用“爱”让学生亲其师

时间:2022-07-26 03:08:57

用“爱”让学生亲其师

摘 要:近些年,由于教师的不当言行导致学生身心受到伤害的事情不断见诸于新闻媒体,给教育工作者们敲响了警钟。不少老师感叹:现在学生难管,教师难当啊!你想严格要求学生,可是有些学生和家长不理解你的苦心,你的好心有时得不到好报。听到这些,感慨之余,引起我的深思:为什么有些学生和家长不能理解老师?为什么我们严教自己的孩子往往有效果,而严教自己的学生却可能有后果呢?

关键词:爱;学生;博爱心;宽容心

我们不能强求别人,却能反省自己。作为父母,我们对自己孩子的爱是真挚深切的,懂事的孩子看在眼里,感受在心中,自然也会对父母产生敬爱,因而当他们犯了错误,遭到父母责罚时一般很少产生逆反心理。如果我们能将这份爱子之心推而广之成为爱生之心,师生之间是不是就会少了不少误解,多了许多理解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爱自己的孩子易,爱别人的孩子难,能用真心去关爱别人的孩子更难,这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和博大的师爱。

爱学生,要修炼一颗博爱心。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应当把爱心分给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与苦恼。”教师要一视同仁,不仅要爱聪明活泼的好学生,还要爱表现平平的中等生,更要爱一直落后的学困生。“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教育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最渴望的是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心,哪怕一句简单的表扬,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声亲切的问候,都会使他们如沐春风,心生感动。我们要善于捕捉每个学生身上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个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让他们增强自信,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对于毛病较多的学生,我们更要关注他们,了解他们,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特长,正面诱导,激发他们的上进心,鼓励并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满足。这样,他们才会把老师当成良师益友,愿意接受我们的教育和指导。相反,我们如果只是看到学生身上的问题,一味地批评指责,学生就会自暴自弃,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师生心中都会留下挫败的阴影。

爱学生,还要修炼一颗宽容心。青少年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都不成熟,还不能充分把握自己,常常是“学坏容易学好难”,因此,我们要“以爱促其行,以严规其行”,但严要有度,严要有格,严要有方,严中要有宽,严中要有爱。当学生让我们生气时,要学会换位思考,想想“如果我是孩子”“如果是我的孩子”,就会对学生少一份埋怨,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体谅。如果对学生只严不爱,往往会出现偏激,一旦情绪失控,过激的语言,过分的措施,过头的行为就会随之产生,对师生的身心都会造成伤害。当教师用爱和宽容与教学艺术赢得威信后,学生就会产生“向师性”,认为老师对他的严格要求都是为他着想为他好,从而按老师的要求调节自己的言行,课堂上就会出现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带来的良性循环。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感受的是学生的理解、尊重和敬爱,收获的是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带来的巨大成功,那样的话,还会感叹教师难当,学生难管吗?

教师这份职业,光荣而艰巨,任重而道远。愿我们以博大的师爱,赢得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爱其师,乐其道,让我们师生在教育的百花园中都能幸福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黄忠礼.如何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08):25.

作者简介:陈敏,女,就职于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第三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上一篇:默默谱写桃李情 下一篇:小学美术欣赏课有效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