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荐书

时间:2022-07-26 12:37:29

夏日炎炎,一册在手,心中自有清凉世界。暑假即将来临,忙碌了一个学期的老师们,不妨也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泡一盏香茗,捧一卷书香。

《红学泰斗周汝昌传》

梁归智著

漓江出版社

本书以周先生的《红楼梦》研究为主线,记述传主生活行迹,研究著述、过从交游等重大事件。作者以一个红学专家的视角,勾勒周先生八十余载的人生风雨,折射出了一代学人的命运,展示了近百年来红学研究的风云激荡。本书着力最多处,在于揭示周先生内在的一种文化精神,一种熔铸传统诗词、文论、书法、禅宗、戏曲、民俗,以彰显中华文化为终生之志的大家风范。

此外,本书还对周先生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以及之后从外语系学生转向红学研究者的过程都作了详细的记载,写下了周先生研究《红楼梦》的经历,他与胡适、俞平伯等多位学者的交流,以及他在学术上的一些争论,读来令人倍感新奇。对于这些争论,作者并没有完全采取“客观”的视角来写,而是对其中的观点加注了自己的观点和理解,我觉得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通读全书,我感到作者写作本书,不是想单纯地为一个红学家作传,而是想通过周汝昌这位文化大家,勾勒出百年红学研究的历史,以及一代学者的经历。作者并没有因为周汝昌的红学大师身份,而去刻意粉饰、拔高他的形象,而是将周先生还原为一个普通人,试图以客观的态度将先生的一生真实地再现出来,就连他身上的诸如气量狭窄等人性缺点也没有回避。作者这样的描写,使我们对周先生有了一个更加深刻而又清晰的印象。(荆墨推荐)

《格蕾丝——一个美国女人在中国(1934-1974)》

[美]爱丽诺·麦考利·库珀刘/著

傅志爱/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为个人传记,《格蕾丝——一个美国女人在中国》以家信体,记录了格蕾丝·狄凡,一位异域爱情迷——30年代,她追随中国留学生刘弗祺,从美国辗转到天津的故事。像所有的跨国热恋一样,有冲破世俗偏见和社会阻力的经历,抱住“浪漫”不放松,终于见证了爱情的真谛。与众不同的是,1934-1974的中国,日本侵华战争、国共内战、新中国、抗美援朝、和,一系列非常历史事件,还给了格蕾丝连绵不绝的意外和政治凶险。本书最耐人寻味之处,也就在于格蕾丝所面对的来自外部政治及自己内心世界理智、情感的冲撞和痛苦。

所以《格蕾丝——个美国女人在中国》,不仅是一部“个人爱情史”,还是部个体的社会史,区别于惯有的男人写“史”,它来自女性视角和体验,来自异域者的心灵。点点滴滴的中国往事,构成一只巨大而细微的时间的沙漏,使我们有幸窥见到几经变迁的时代对生活的双重纠缠:如何在爱中更好地生活,如何规避政治对爱的破坏力。个体所承受的政治之重,彰显了它的“史料”价值,而个体的不可承受,又引发人们几多唏嘘。

实际上,在评价这本书的时候,许多人忽略了它所潜藏的社会生活学的民间意义,而它至关重要。动荡的国度,异国普通女性的命运,那灰色夹缝中的执著、追求真理和爱、敢于直面艰难、困惑和失望的勇气,以及在“下”的姿态,毫无疑问,都将使读者获取一面反观生命良知的镜子。(黄亚明推荐)

《探究式教学实践指导》

(美)温鲍姆著郑丹丹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本书以美国纽约市教育发展学会、基础学校联盟和零点项目的实验研究为基础,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合作探究进行了深入具体的分析。全书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侧重理论探讨,对合作探究的基本问题进行阐释;第二部分提供了四个校本研究的案例,介绍和分析不同情境下不同的探究方式;第三部分概括了合作探究过程中的关键要点,提出如何形成学校探究文化。需要指出的是,除了这三个研究组成的六位作者之外,为反映各个校本研究的真实情况,第二部分四个案例分别由直接参与研究的人员撰写。

本书不仅有理论方面的精辟论述,还提供了生动的校本研究案例,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合作探究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希望通过阅读本书,对读者开展教学实践中的合作探究有所启发和帮助。

本书所提供的是一种有效的、参与式的研究方式,其目的是促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作者以美国三个主要教育组织的实验研究为基础,详细讨论了探究活动中的经验、教训及问题,为合作探究提供了基于实践研究的有价值的指导。

《如何教育叛逆学生——教师与家长的指导手册》

(美)菲利普S.霍尔南希D.霍尔著

林玲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本书正是针对这部分学生而写的。作者正视了这部分学生的存在以及他们的受教育权利。作者指出,叛逆学生的挑衅行为是先天性情或在压力作用的结果,是他们无法自我控制的,而目前教育界的一些做法加剧了这种挑衅行为。作者进而宣称,这些学生是可教的,能否使这些学生改变正是取决于教师们(包括家长)的努力。在作者看来,教育好叛逆儿童不仅能使学生受益、家庭受益,而且能使教师受益。教育好叛逆儿童的教师是一个真正成熟的教师。

两位作者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一位从事了多年的儿童行为矫正工作,一位是资深的教育工作者,因此本书是一本具有很强实践性的指导手册。

本书顺应了时代的需求:对学校和教师而言,一方面,在如火如荼的课改中,尊重学生、尊重差异已成为教师的行为守则,教师必须关注不同学生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多元化的社会中,社会规范逐渐模糊不定,学生无所适从,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行为失范,例如校园暴力、未成年人犯罪等比率都在不断升高。

《没有爱到不了的地方》

陈志宏著

天津教育出版社

“作为一个教师、一个家长、一个作家,我歌唱爱心和责任、善良与智慧、执著与坚强,为每一个孩子送去一缕清新的教师之风,为每一个家长献上纯朴的教子之道,向每一个读者吐露心灵之语……”这是该书封面的压题短语,从这里让我了解到,作者的这本新书是他从教师、家长、作家的多重角度展开的爱心之旅,拟题涉及莘莘学子,涉及祖国的花朵和未来,笔触直抵生命感悟和心灵建设……

爱心的缔造和传递,或许是人类最重要的命题之一,所有的教师,所有的家长都有推脱不掉的责任和道义,而作为教师、作为作家的陈志宏,他没有忘记灵魂工程师的使命,他的笔端常见这种撒播爱心的笔墨雨露。

爱是心灵的蓓蕾,没有爱到不了的地方,没有爱办不成的事情,没有爱造就不了的人间乐土。真想像作家陈志宏一样,在爱心里生活,在爱心里教学,在爱心里写作,在爱心里雕塑自己的人生理想。

(纪广洋推荐)

《十年光阴——梦想带我去飞翔》

阿南著

东方出版社

《十年光阴》记录了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生,面对着初入社会的事业迷茫和感情磨砺,从城市的最低层起步,追逐着年少青春的梦想和不屈,成长为外企金领的真实故事。

作者阿南的真诚贯穿始终。地球上从不缺乏故事,每一个人生都会是一个故事。只是阿南在用真诚的心向我们讲述着。无论是感情还是事业,他以细腻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真实的他。这个他,没有摆出以往励志书籍常出现的让人仰望的姿态。他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他曾为生活所迫,饱经冷暖;他也曾为爱所困,为情所伤。他又不单单是他,因为他是阿南,他有着不灭的梦想,有着超越现状的勇气,和追求自己想要生活的坚定信念。这个历时十年的故事,不是阿南为了商业利益刻意营造出来的,也并非想凭借这个故事来出名。它是对过往岁月积淀的自然记录,更可以说是一种分享。仅仅是这一点,就足以让这些文字得到足够的尊重。

现在社会充斥着一种浮躁,一种功利。与阿南的真实故事相比,一些所谓励志的说教、理论,都显出纸上谈兵的苍白、无力。《十年光阴》以其浮躁社会中少有的执着精神,激发读者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奋斗激情,对一个不甘于平庸,有些迷茫,有些困惑的普通年轻人来说,这本书带来的是真正的参照、反省和深入骨髓的感动和力量。(朱兵推荐)

《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

易中天著

东方出版社

山河表里,铁马云雕共绝尘;漫嗟荣辱,酒酣犹诵大风歌。去年4月,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汉代风云人物”,他妙语连珠、充满活力的说史风格,迷倒了无数“意粉”,掀起民间“汉风”热潮。本书是CCTV《百家讲坛》超人气节目——易中天教授主讲《汉代风云人物》的全文字增补典藏版。

西汉前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些英雄人物或开天辟地,或建功立业,造就了辉煌盛世,同时也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谜团。应该说,“工于谋国,拙于谋身”是众多人物个性悲剧的通因。那个时代纵横捭阖、波澜壮阔的大历史风貌让人在无限向往的同时又无限惆怅。易教授娓娓讲述了晁错、袁盎、窦婴等功臣之死与时局;韩信的崛起、功过及成败;汉代的开国皇帝高祖刘邦,其崛起、胜利、成功及其对手的传奇,呈现出纵横捭阖的大历史风貌。于是,历史活了!而易教授也由此树立了一个标范:历史是可以这样解读的,历史是可以这样亲近的……(晓轩推荐)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张宏杰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叙写了荒谬的时代里荒诞的人性。决定明朝命运的七个人物,朱元璋:历史的惯性;朱棣:权力的奥秘;海瑞:偏执症患者;魏忠贤:一个开得过分的玩笑;张献忠:在劫难逃;吴三桂:无处收留;郑成功:血液里的海水。七个角色生命历程背后鲜为人知的艰辛,焦灼,无奈,扭曲和心力憔悴,每一个人都走得不容易,每一个人都不清楚为何自己的命运竟是如此多舛,每一个人都有一股“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孤独感。

细细打量这七张面孔,是那么的熟悉,但他们真实的人性却被历史的云烟湮没,张宏杰为我们一一起死回生,细细道来。他们身上罪恶与无知,良心与道义,纠葛在一起,像一道缺少答案的选择题,飘荡在大明帝国编织的严密罗网中。最后沦为大明社会的一声无奈,一声叹息,这是荒谬时代的必然,也是封建王朝迷梦必然的倾圮,是早已经写好的历史。

荒悖的时代,制度荒悖、生活荒悖、思想荒悖,一个王朝的整体腐化,活于其中的行政官员不由不变得荒诞,在荒谬时代的挤压下不得不人格分裂。通过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张宏杰为我们放大了那个时代人性的尴尬,还有难以计数的叹息和荒谬。

上一篇:微笑着迎接学生 下一篇:数学课多点人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