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肉搜索问题研究

时间:2022-07-26 12:27:47

关于人肉搜索问题研究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网络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着,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由此产生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作为网络时展的产物――人肉搜索,这个敏感的字眼,所带来的问题不得不引人关注,人肉搜索是否合法,其性质究竟是什么,是否有入刑的必要性和实际可行性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以期在理论上对人肉搜索有所裨益。

[关键词] 人肉搜索;合法化;隐私权;公共道德

【中图分类号】 D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079-1

当今社会是网络发达的时代,我们不得不承认网络带给我们的是信息的广泛传播和资源的充分共享,但是在互联网高度流通的今天,我们是否会因此对个人信息的泄露而担忧呢?一个公众人物的出现,将会带来一系列的人肉搜索问题,那么人肉搜索的性质究竟是什么,它是否合法呢?是一个值得搜索的问题。

一、人肉搜索的基本释义及社会效应

人肉搜索是中国社会中的热点现象,也是目前网络上争议比较大的纠纷,广义上,人肉搜索是指由征集者向发问者提供被征集者的信息的方式,狭义上仅指通过人机结合的搜索方式,逐渐获取特定的信息,然后加以整理,分析,最后找出并确认结论。在有些人看来,也许人肉搜索带给我们的只有弊而没有利,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人肉搜索在一定程度上有它的正面效应:(1)舆论监督,通过人肉搜索的具体应用,对社会上的一些违道德的行为进行披露,起到了以儆效尤的作用。(2)作为社会进步的驱动器,人们在利用人肉搜索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也对一些社会的主流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与自我分析,使团结互助的美好品德发扬光大,弘扬了正气,促进了和谐。(3)可以发泄不良情绪,人们可以利用人肉搜索发泄不良情绪和释放生活压力,可以减少社会矛盾的激增。

在认识人肉搜索的正面效应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其负面影响,也正是这些负面影响产生了人肉搜索是否合法化的问题,具体有一下几个方面。(1)侵犯隐私权,人肉搜索产生的背景,多是社会上一些比较有争议的案件引出了一些有争议的人物,而将这些人物的一些个人资料放在公众都轻而易举得到的地方,让大家去浏览,去谴责,这无疑是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的;(2)容易产生道德泛化,当一个案件发生时,有些人可能有着与公众不一样的看法,但是在大家都一味的谴责当事人的时候,这些原本可能站在正义立场上的人们或许就动摇了;(3)降低了网络的公信力,当一个人的个人信息在网上被公开之后,人们就不再相信网络了,会产生一种戒备心理。

二、人肉搜索到底是言论自由还是网络暴力

2007年底,姜某因丈夫有了第三者想与其离婚,选择了从24楼跳下自杀身亡,然而她在生前写下了后来为人所知的“死亡博客”,将其自杀的原因都归咎于丈夫的不忠,并在博客上公布了大量的丈夫与第三者的照片,这些信息公布后,引起了网民的大量搜索,一时间,丈夫王某的个人信息广泛流传,人们在网上骂声一片,更严重的是,就连王某的父母也难逃厄运,屡屡受到匿名信甚至是恐吓信,整日生活在恐惧中,给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由此可见,人肉搜索真的可以是网民对某些事件进行个人肆意评论的工具吗?对于他人的隐私,真的就可以这么肆无忌道的公开吗?在现在看来有两种主张,赞成说认为,人肉搜索就是公民的言论自由,既然这些案例被在网络上,人们就有权利去评论,甚至是批判,他们认为这样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可以对大众的道德进行监督,防止道德滑坡,规范人们的行为,而反对说则认为,人肉搜索就是一种网络暴力,将人们的私人信息未经他人同意公布在网络上,还加以渲染,供人们浏览,这本身就是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表现,他们认为这无疑是一种网络暴力,是对人身的一种攻击。

三、通过立法规范进行言论自由和人肉搜索的平衡

隐私权是一项重要而基本的人身权利,我国宪法早已经对隐私权加以保护,我国法律不并是完全限制公民的言论自由,我们公民恰恰拥有较大程度的言论自由权,公民可以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的言论,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这种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而应该是建立在必要的法律限度内,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权是,应该注意到是否侵害到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没有侵犯到他人合法权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四、人肉搜索的入罪化问题

第一,从性质上看,人肉搜索具有危害后果严重,侵害方式便捷,行为手段隐蔽等基本特征,这符合了行为入罪的一项基本特征,就是违法行为。它是确定人肉搜索作为犯罪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其特点是违法性。

第二,从对法益的侵害上来看,公开在网络上披露他人信息的人在掌握他人的个人隐私后,采用公开曝光,辱骂,肆意评论等形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导致他人的隐私权等合法权益遭到侵害。这是确定人肉搜索是否构成犯罪的基础,只有具有了法益的侵害性,才能进行入罪化研究。

但也有人认为,人肉搜索就不应该进行入罪化处理,因为人肉搜索充其量只是公民超出法定范围内行驶言论自由权的行为,不应该用严厉的刑法加以控制,加以劝解和引导即可。

五、结语

人肉搜索给了我们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当某个社会事件涉及两个共同体之间的原则分歧时,价值冲突面临选择时,无论选择哪一方,都面临着另一方正当性与合法性的质疑。但同时也会在另一方面促进侵权法的发展,值得我们去深入的探讨与挖掘,同时人肉搜索的案例也提醒我们,互联网这样的高科技产品,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给我们带来了沟通上的便利,但另一方面,它又在不经意间侵害了我们的权益,关键是,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利用它。本文的结论虽然不能解决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但希望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一面,以期在不就得将来使这些问题得以解决。

作者简介:王一然(1990-),女,汉族,辽宁朝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学。

上一篇:企业控制成本的方法与途径 下一篇:河北形象的影像建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