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关注过程

时间:2022-07-26 11:57:23

联系生活关注过程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76-01

案例背景: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求平均数作为一种统计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应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因此,应该让学生首先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求平均数的方法也就在学生理解意义的过程中发现并学会。新课改强调: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此,我选取了学生生活中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进行了如下导入教学。

案例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体育运动?

生1:我喜欢踢足球。

生2:我喜欢打篮球。

生3:我喜欢踢毽子。

……

师: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在这里进行一次踢毽子比赛,你们看怎么样?

生:好。

师:那我们以这里为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那边算一队。第一件事,先给自己的队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然后派一个代表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第二件事,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同学参加比赛怎么个比法,你们得想想招儿。听懂了吗?

(学生七嘴八舌商量开了,一分钟后,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了“英雄队”。另一对也写了“老师队”)

师:老师队是什么意思?

生:因为您的课讲得特别好,我们用老师命名,一定能赢。

师:行,队名产生了,那我们怎么比呢?

生:选出每个队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

师:那你们选吧,再挑一个裁判,每队再请一个同学记录。

预备,开始!20秒后,我喊停,然后统计:“老师队”:20,“英雄队”:18。

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胜利者为“老师队”。“英雄队”服不服气?

“英雄队”:不服气!

师:为什么?

生: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应该每队再选几个。

师:我建议每队再选三个人,好吗?

(每队三人继续比赛,老师把每个人的踢毽子数写在黑板上。)

师:下面用最快的速度算出“英雄队”和“老师队”的总数各是多少,报数。

生:72,78。

师:现在胜利者是“老师队”,可以吗?

生:不可以。

(这时,我走到英雄队同学面前。)

师:别急,虽然现在咱们落后,但王老师决定加入“英雄队”,欢迎吗?

英雄队:欢迎!

师:现在把老师踢的22个加进来,算一算一共多少个?

生:94个。

师:下面我宣布,今天的胜利者是“英雄队”。

生:不同意!

师:为什么?

生:英雄队有5次踢毽子的机会,我们只有4次,不公平。

师:哦,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还用总数这个统计量来比较,显然不公平,那么,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比出两个队总体的踢毽子水平呢?(学生开始思考,相互交流。)

(一个胖胖的小女孩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把这几个数匀乎匀乎,看看得几,就能比较出来了。”)

(“求平均数!”几个学生脱口喊了出来。)

师:怎样求平均数呀?

生:就是用踢毽子的总数,除以踢毽子的人数。

案例评析:

这是“平均数”一课的教学,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踢毽子是孩子喜欢的体育运动,我把这一体育运动引进课堂的时候,在许多环节上都进行了改造:让学生自拟队名、自定比赛规则,是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是为了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教师选择加入,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体会,从而激发学生对平均数知识学习的需要。本节课的导入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为此,教师要构建生活课堂,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主题活动中去“实践”数学,在实践中探索发现,感受数学的魅力。本节课中用“比较两队同学踢毽子的水平”这一内容导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节课的设计着眼于让学生经历、体验、感受平均数的产生,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意义,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解题的策略。本节课开始,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踢毽子比赛入手,使他们亲身感受到人数不相等时,比踢毽子总数不公平,在双方矛盾激化的情况下,提出”怎样比较才公平呢?“使学生产生困惑,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从而掀起学生积极思维的高潮。在一次又一次的矛盾激化中,在现实生活的需要中,学生请出了“平均数”。使学生深刻感悟到当两队踢毽子人数相等时,可以比总数或平均数,但当踢毽子人数不等时,只有比较平均数才公平,突出了平均数的比较功能,进一步深化了平均数的意义。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节课的教学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做数学”,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讨论合作、独立探索、实践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们在“做中学”。课堂上不只是师生互动,更有生生互动,老师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引发学生思维矛盾,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思维自由发展,不仅学会了知识,形成了能力,同时学会了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教育家指出:一个教师之所以专业,就在于他既深知教学的活力来自于充满火热生命气息的生活世界,但同时善于改造生活原生态为我所用,使生活情境具备清晰而丰富的教育意义。我的这节《平均数》的导入设计,实际上,几乎每个环节都自然的指向对平均数的理解。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感觉到了生活的气息,同时,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又分得很清楚,学生会有这样的感受:数学离我们并不远,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生活在数学之中。一个原生态的生活情境,是难以有如此明显而丰富的教学意义指向的。

上一篇:巧用变式,追求高效数学课堂 下一篇:写生遇到的几个问题所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