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26 11:43:39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

天净沙秋思》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古代诗歌四首》中第四首。它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写的一首小令,元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王国维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后人称之为元代散曲之绝唱。这首曲仅用28个字就生动描绘出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秋情怀。作者绘晚秋物象,状写秋光秋色,抒写天涯游子的羁旅之思和“断肠”之情,于生动形象精致深微的写景状物之中,写出了最难着笔墨的微妙而又令人怦然心动的思情。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三首古代诗歌,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对情景交融的写法也有所了解。这首曲言简意赅,并且有生动的景物描写,学生容易读懂和把握,也易产生兴趣。时值秋天,学生对“秋”的感知和体验具体而深刻。

[教学设计重点]

充分调动想象和联想,体验课文情境,体会作者的心境和情思。

揣摩、欣赏精彩词句,感知小令的美妙意境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基本思路]

读出了解(导入)读出韵律(诵读)读出韵味(整体感知)读出意境(分析鉴赏)读出文化(课外拓展、总结归纳、练习巩固)

具体而言:诵读和分析鉴赏是教学重难点,在诵读与鉴赏中体验情感,提升能力。诵读分:听朗读录音、教师范读、学生范读、师生评点,意在正字正音,理清思路,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句意思,疏通大意,把握节奏,体会令人悲伤、哀怨的感情基调;通过朗读、解读、品读,让学生形成一个“感知―探究―领悟”的认知过程,通过让学生反复的诵读,改写等形式来学习课文,让学生在读、写、说中受到熏陶,培养能力。分析鉴赏是重中之重,在诵读中培养鉴赏能力,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层次和认识的逻辑思维,从整体着眼,按性质分类,剖析部分,最后总结归纳。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①有板有眼、有情有味地朗读这首小令。②充分调动想象和联想,体验课文情境,体会作者的心境和情思。③揣摩、欣赏精彩词句,感知小令的美妙意境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思维目标]

语文思维是思维主体在运用汉语进行认识与表达、审美与创造、鉴别与吸收的思维活动中,借助于形象对语文对象展开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过程。因此,在教学中用“补白”和“推敲”启迪学生发散思维,放飞学生想象,发展学生的言语智慧。

[设计特色]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通过朗读、解读、品读,让学生形成一个“感知―探究―领悟”的认知过程。

通过让学生反复的诵读,改写等形式来学习课文,让学生在读、写、说中受到熏陶,培养能力。

[教学重点]

充分调动想象和联想,体验课文情境,体会作者的心境和情思。

[教学难点]

揣摩、欣赏精彩词句,感知小令的美妙意境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研讨法、诗歌迁移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出了解

今天,我们走近一位元代的散曲家――马致远。请同学们阅读明朝贾仲明的词作《凌波仙》,从而增进对马致远的了解。

凌波仙贾仲明

万花丛里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方海内皆谈羡。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

(学生阅读《凌波仙》,结合词作谈对马致远的认识和了解。)

二、读出韵律

1.教师朗读指导:(屏幕显示)

有板有眼,读出韵律有情有味,读出韵味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的启发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再感受一下。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3.学生个读,生生互评,教师做针对性指导。

4.学生齐读。

三、读出韵味

1.(屏幕显示)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2.[入情一问]

马致远孑然一身,漂泊在外。他的内心涌动了怎样的情思,让他诉诸文字?

(屏幕展示写作背景)

马致远少年时曾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在初期执行着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在经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后,他看透了人生的耻辱,遂有退隐林泉的念头,晚年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这首曲就是作者在塞外坝上靠近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蓝旗境内)旅行漂泊的途中所作。

(学生阅读写作背景,透过文字,体会情思。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提升)

教师板书:思乡之痛漂泊之悲

3.重点探究:断肠人在天涯

(1)引导学生对比体会,感受情思。

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在归途

为什么是“天涯”而不是“归途”呢?

明确:处于这种环境中的人是“天涯游子”,他因思乡愁而“断肠”,使景物描写与人的心境完全沟通,充分体现了因情设景、情景交融的创作意图。

(2)选择合适方式朗读:“断肠人在天涯”。

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在/天涯

四、读出意境

1.[教师导学]

对于马致远来说,漂泊就是生活的全部。是什么让以漂泊为生的马致远在此时此地突然触发了这样强烈的情思和感慨?

假如,你是马致远,你在那时那地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进入作者在作品中构建的画面。)

明确:前三句共写了9种景物,即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句,一字一景,凝练而不简陋,再冠以枯、老、昏、小、流、古、西、瘦等鲜明的修饰语,一幅意境苍凉的深秋晚景图就勾勒出来,言简意丰。

师:讲解意象的概念。同学们,以上九种景物都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它们就叫作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通过这些意象可以看出这是一幅悲凉秋景图,人们常说,“所有景语皆情语”。设想一下诗人当时的情景,一生不得志,长久漂泊在外,他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芜,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满目萧然。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树、马、水都是萧条的、凄凉的、无助的,其实是人的落拓与哀愁的写照,这是以景托情,融情于景。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这景与人,境与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和谐的统一于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游子羁旅之悲。请大家齐声诵读,让我们将景语化为情语,体验游子的悲苦与心酸。(朗读)

问题:请同学们根据这些意象用自己的话对这样的景色进行描述。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缓缓前行。只见,缠满枯藤的老树上,几只归巢的乌鸦在盘旋;潺潺流动的小溪上,一座小桥通向不远处的人家;苍凉的古道上,那孤独的游子将要飘到何方?太阳就要落山了,想着那遥远的征途,浪迹天涯的游子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2.重点探究:

教师改写作品,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作者用语(设景)的用心,进而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天净沙・秋思

黄藤高树群鸦,小桥流水残花,古道西风白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比较”,揣摩作者用意。教师点评,归纳)

3.学生在更深一层理解的基础上,齐读作品。

五、读出文化

1.让学生回顾之前所学写“秋思”的诗词,课堂交流。

2.屏幕展示《秋思》两首,学生阅读。

秋思

[唐]李白

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秋思

[唐]白居易

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寂寞余雨晴,萧条早寒至。

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何况镜中年,又过三十二。

3.[教师导学]这些诗歌都是写“秋思”,你从中有何发现?

(学生谈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屏幕显示]

宋玉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秋瑾说:“秋风秋雨愁煞人。”

[归纳提升]

秋天似乎是属于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的,这个季节代表了他们的苦痛,也代表了他们真实的追求和真实的无奈,他们都在继承着“悲秋”的情怀。

4.[教师导学]

请学生闭上眼睛,在头脑中再现这幅具有文化印记的秋景图,最后让画面定格在那个旅人的身上。

学生齐诵作品。

[课下作业]

背诵课堂上老师提供的三首课外诗歌。

[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思乡之痛漂泊之悲

[备教手记]

语文学科的思维场是以文字、文章和文化为主要物质对象的一种特殊的思维空间。因此在教学中首先“以文解文”,让学生透过文字来感受意境和情思,进而上升到对“悲秋”文化的触知。用“还原”和“比较”来解读作品,让学生在既定的情境中感受文本的内涵,将无形的情感在有形的言语环境中变得更加清晰和具体。(作者单位:1.曲阜师范大学;2.济南市稼轩学校;3.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中心中学)

上一篇: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分析 下一篇:我国中小学体育风险识别与应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