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时间:2022-07-26 08:26:41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很多学校和教师都积极投身到变革学习方式的浪潮中,但是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我发现理念与实践之间似乎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很多老师因为害怕驾驭不了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而依旧沿用固有的教学方式,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究其原因,有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有的是对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信心不足,更多的是没有切实可行的对策。笔者经过实践研究发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能够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改变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的课堂教学现状

1.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小组合作学习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教师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维交流中,教师垄断了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使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

2.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新课程改革10多年过去了,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笔者从同事及自己的课堂上依旧感到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在课堂上大多数学生习惯于做听众,没有探索未知的欲望,没有质疑的意识,不愿意思考,遇到问题就等老师告诉他们怎样解答。如五年级的学生连生字词都不愿意自己查工具书解决。长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而且负担很重,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笔者因此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在实践中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力求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很多学生就不得不进行自主学习,并随着自主学习的深入发现了学习的乐趣,发现了自身的潜质。有一个一年级的孩子,上一学期都没有站起来发过言,而仅仅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一周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每堂课都积极举手发言,而且声音响亮,充满自信。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所以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有利于突破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的局面,使学习方式的变革产生实质性的进展。

二、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已是素质教育中一个核心的内容,但是从我们的课堂上不难看出,一节课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的学生达不到100%,能够真正动脑思考的学生不到一半,能得到机会得以锻炼并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不到三分之一,很多学生对学习感到无所谓,觉得学习很没意思,很辛苦。许多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着学习结果。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三、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实践证明,孩子长期被动的接受性学习,对将来的学习、思维方式等都会产生巨大影响,甚至阻碍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鼓励学生独立而富有个性地学习,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亲历并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空间是广阔的,教育的内涵是丰富的。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不仅对学生的现在负责,更要让学生在学校期间获得自己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笔者很赞同大连一中校长石杰的这一观点。

“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必须关注学生地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初尝小组合作学习给课堂带来的变化,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更加坚信为了面向全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积极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不仅从理念上,更要从实际行动上努力推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帮助每一个学生高效地学习,得到充分的发展。

(作者单位 江苏省新沂市城关小学)

上一篇:你是快乐的,我就是幸福的 下一篇:新课程下小学生识字教学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