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垄断造就消费社会顽疾

时间:2022-07-26 08:18:25

技术垄断造就消费社会顽疾

(辽宁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消费社会以各种形式正蔓延到世界的角角落落,同时,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地变化。然而,在消费社会让人类享受丰厚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对其消极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消费社会;技术;大众传媒

中图分类号:C91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283-01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消费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人类的生存状态。但起初人们仅将其作为一个经济范畴的现象加以理解却忽视了其社会意义。

一、消费社会的顽疾

20世纪的西方社会,消费取代生产成为生活的主题,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以消费为主导的时期。但对于商品的过度追求却无限的扩大了人们的欲望,将人们推向物欲横流的深渊。然而,与物质生活的丰富相对的却是精神生活的空虚,人们将自身沉溺于物质享受中,人被异化为片面的“符号人”。

(一)富余是把双刃剑

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的生活被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丰盛”现象所包围。但是这种消费的神奇诱惑及危害,以及被“不断增长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合法性神话所掩盖的恶性循环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1、破坏与浪费

在消费社会里,人们在满足自身生存需求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对享受的追求。因此,炫耀性消费、浪费型消费和奢侈型消费等现象大量产生,对自然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2、增长的恶性循环

国民生产总值的神话,是现代社会最不寻常的集体性欺骗,是“数字”上的“神术般的”操作。人们计算的只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要素,而其他的并未算进去。在这里,任何生产出来的东西,都因“存在”而变得神圣了。

(二)从商品拜物到符号拜物

技术的无限扩张下,大众传媒和新的文化传媒人通过意义联想与时尚制造,引领生活风尚。因此,消费社会的控制形式已由生产控制变成符号控制,由于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被赋予了某种文化符号的意义,从而使消费与商品的使用价值相脱离,商品的符号意义就成为身份与社会地位的象征,消费社会由商品拜物教转变为符号拜物教。

(三)精神世界的空虚

在消费社会里,抽象的幸福以对丰盛商品的拥有呈现出来。广告在反复地暗示人们,要想获得幸福,必须购买商品。然而这样得到的只不过是幸福的泡沫,而不是幸福的真实体验。就这样,消费以其完美的形式给我们塑造了幸福的幻觉,遮蔽了社会的真实状况。

二、技术垄断为消费社会的兴盛摇旗呐喊

工业革命后,科技获得极大发展,人类社会由技术统治文化阶段进入技术垄断阶段。也正是技术垄断的出现,才为消费社会的成型以及人类观念与意识的符号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各种先进技术的助推下,大众传媒通过制造人间奇景对消费者展开了狂轰滥炸。

(一)大众传播技术制造审美时尚

大众传媒制造了文化消费与媚俗的审美时尚,也成为权力话语的工具,在多重传播与接收过程中,将不同人的不同思想、价值认同都整合为统一的观念模式和价值认同。波德里亚指出,传媒中的事件是打上了权力话语烙印的。媒体让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以牺牲现实世界的丰富性为代价的,并使我们看到和想到的只是它们要我们看到和想到的东西。“电视传媒通过其技术组织所承载的,是一个可以任意显像、任意剪辑并可用画面解读的世界的思想(意识形态)。它承载着的意识形态是,那个对已变成符号系统的世界进行解读的系统是万能的。电视只是希望能成为一个缺席世界的元语言”。

(二)大众传播技术创造神话

在技术垄断阶段,上帝已死亡,大众传媒通过现代先进技术掌握了统一的神话语法,成为造神造梦机器。它不仅可在每个细小的题材上大做文章或做大文章,还能在短短的言说中,迅速编制和演绎神话。例如,在两个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内,现代灰姑娘的神话、百万富翁的神话便在影院和电视机屏幕前完成,媒介文化的声情并茂和灿烂斑驳使得现代神话分外饱满和光彩夺目。它并不需要观众在走出影院或离开屏幕后仍相信神话,而只需在当时吸引住观众,这便是成功。

三、结语

消费主义以“美好的”或“有品位的”生活为诱饵,将人的消费欲望引向无底的深渊,再加上各种新兴技术的发明和使用,尤其是网络等传播媒介的力量,使得人们的消费方式及消费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追逐物的符号意义成为众人推崇的对象。无论中国是已进入还是正进入消费社会,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社会现实及其所形成的消费文化已开始影响到中国,对此我们必须采取辩证的态度来对待。

参考文献:

[1][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探讨 下一篇:论旅游规划设计中创意与文脉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