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之我见

时间:2022-07-26 05:29:28

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之我见

摘 要 教师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融入课堂才能活跃起来,学习才会事半功倍。教师只是一堂课的首脑,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者。学生的参与程度决定学生是否真正学到知识,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是活泼的、积极的、好学的。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应该在平时多学习,多阅读,积极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上好每一堂课。只有热爱数学的老师,才会培养热爱数学的学生。

关键词 课改 数学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3.069

Develop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Mathematics

BAI Lili, DENG Xin

(Fuyuan No.1 Middle School, Jiamusi, Heilongjiang 156500)

Abstract Only teachers make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 in teaching, active integration into the classroom in order to perk up, learning will be more effective. Teacher summit just a lesson, the student is the real learners. Student participation decide whether students really learn the knowledge, whether actively involved. Student in the classroom should be a lively, active, studious. As a math teacher, you should learn in peacetime, more reading, and actively thinking about how to develop students' enthusiasm, how to teach each lesson. Only love math teacher, will train students to love mathematics.

Key words curriculum reform; mathematics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体会与感受,只有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融入课堂才能活跃起来,学习才会事半功倍。教师只是一堂课的首脑,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者。学生的参与程度决定学生是否真正学到知识,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是活泼的、积极的、好学的。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应该在平时多学习,多阅读,积极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上好每一堂课。只有热爱数学的老师,才会培养热爱数学的学生。

1 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有了兴趣,才会乐在其中,才可能把事情做好。数学学习相对其他学科比较枯燥,学生在课堂上非常容易昏昏欲睡,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神清气爽,思维活跃,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在导入时就吸引学生的眼球,长此下去学生觉得数学课有意思,激起了他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于学生投入了自己的情感,增强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丰富了学生的人格内涵,使学生由普遍的被动灌输式学习自主地转化为主动吸纳式的学习。这种教师远比学识渊博,但不和学生交流且满堂灌的教师在教学上取得成功的案例来的多得多。

班里有一名学生特别好动,课堂上注意力总是不能集中。但是有一次上课,讲到正弦函数图像形成过程时,运用了课件展示形成过程。他马上眼睛亮了起来,高高的举起了手,我马上问他有什么问题,他说圆上取得点,画完怎么会是这样的波浪线。我抓住这个机会对他说只要你认真观察还会发现更多的性质。果然他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整堂课听得都很认真。这让我感觉到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 通过这节课,这位学生找到了学习的乐趣,也让我认识到教学要多变才会吸引学生。

2 课堂多关注学生

因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教学内容也必须完成。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要只关注于教,更要关注学生学得怎样。在课堂上肯定不能解决全部学生的问题,对一些学困生要特别关注,发现他们没听懂要及时沟通,避免出现“积压”知识现象,做到当堂学当堂吸收。尤其要关注上课爱搞小动作或昏昏欲睡的学生,发现他们的状况后,采取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比如,某位同学打瞌睡可以叫他起来回答问题,答不上来的同学要表演一个节目,这样把他们引入课堂活动中来。在讲课时也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口诀,在讲解三角函数各象限的正负时给学生总结“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这样的口诀,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记得非常快。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记忆起来效果就很好。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有的学生从小就不爱学习,有的学生不喜欢学数学,有的学生课堂上爱说话,有的学生上课在下面偷摸玩手机,等等,针对不同的学生老师要选取恰当的方式方法,逐步引导学生使他们乐于学习,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多关注学生,掌握每位同学的情况,利用课堂上或课下时间跟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使他们爱老师,爱学数学。

3 课后多关注学生

并不是教师在讲完课后就没事了,高中的内容是很多的,教师必须对学困生进行辅导。帮助他们掌握新课内容,同时尽可能的帮助他们复习巩固从前的知识。我们都了解现在的数学教材涉及面很广,如果学生一旦落下了就很难赶上,教师一定要有责任心,帮助那些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多安排内容给学优生,鼓励他们课后积极深入学习,教师课后布置任务给这样的学生。无论是在课本学习还是在课后巩固,我们都会体会到知识的增长。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知识的相互联系,尽量使学生多积累多学习。同时也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各个方面都可看一些,这样对数学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即使是一个微小的表情,一句无意的话都会给学生带来影响。所以教师要使自己养成在课堂上经常说鼓励性语言的习惯。每当学生圆满的回答了教师的一个提问一定要及时、恰当地给予鼓励。这样会很好促使学生跟上教师的节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知识的传授不是单方面的,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课堂接受情况,如果学生在理解中出现了问题教师一定及时帮助解决,以便使学生顺利继续下去。学习的过程也是交流的过程,教师一定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现在的学生大多爱动,乐于被老师关注。教师应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课堂气氛会很活跃。

4 多表扬,少批评

这里我们来看一下这样一则案例:

有个妈妈在厨房里打扫卫生,小男孩在院子里蹦蹦跳跳的玩耍,妈妈对他喊道:“你在干嘛?”小男孩回答说:“我要跳到月球上去!”妈妈幽默地说:“好,但不要忘记回来喔!”

这是一则很成功的育儿心经。母亲明知自己的孩子的想法不切合实际,但她并没有浇灭娘子的幻想,反而以积极的态度,从关心的角度出发,让孩子放手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去。这个小孩后来成为第一位登陆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

如果母亲当初给孩子泼冷水,说出诸如:“小孩子不要胡说”、“赶快进来洗干净”、“你疯了”等话语,那么我们进入太空的时代或许又会在时间在年轮上往后挪几年。

由此可见,在学生回答问题有错误时,不要轻易的批评学生,应先对学生积极思考进行肯定,再鼓励他,引导他向正确的方向思考问题,这样学生找到自己错误的原因,遇到类似问题就会避免错误,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也保留了他的面子,下次他才敢于回答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劲头。

5 分割总体目标,逐个击破

很多学生在学期初都会制订一份学期总体学习计划或目标,但在实际中真正能执行到底的人少之又少,究其根源,在于学生只注重宏观地对自己提出要求,而忽视了从微观上辅以合理的细节方案,结果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严格遵照计划上的要求加以履行,另一方面又每天对自己取得的微不足道的成绩而感到无比苦恼。这时的计划不但不能很好地引领学生走向预定的目标反而成为学生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那么,我们在强调计划性重要的同时,又该如何有效地履行它呢?让我们先看一下下面的一则案例:

两个人竞赛长跑,路程很长,需要走几天才能走完。待两人都走到终点时,两个人面部流露出来的表情却是大相径庭的:一个是面露微笑的,另一个人却显得疲惫不堪。有人提出疑问时,快乐的人说,他把这段路分成了若干段,在行进第一段时,他盯住了前方不远处的灯塔,并且很快地走完了这一段路,之后他又向前方的一款新型的跑车、雄伟的高楼、美丽的女士、宽阔的河流奔去。在到达终点的同时,也领略到了沿途的美景,虽然走得累了些,但收获不小。另外一个人回答是时刻不忘、不敢懈怠地往目的奔去。

且不论这两个人到达目的地的先后顺序如何,在看了上面的故事以后,大家一定和我一样有所感悟:快乐寓于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难想象那个快乐走完全程的人每次看到美景时的喜悦之情,欣赏他的快乐风格。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也要给学生制定一个小目标,这周掌握哪些知识,这月掌握哪些知识,学期末掌握哪些知识,逐节,逐章,逐册的学习,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同时和学生一起,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以修改,并让学生在执行整体计划的同时准备一份便于携带的小笔记本,在前一天晚上将第二天的工作做一下具体安排(当然,安排的学习工作除了教师布置的作业以外,同时也要给自己施加一定的学习压力,做到“跳一跳,才能够得到”),使学生能每天看到自己的进步。教师在此期间也要不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加以适当的引导和鼓励,增强了学生向最终目标发出攻击的坚定的决心。

一般认为,初中阶段的数学主要是以计算以主,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基本功;而高中阶段的数学则侧重于理论研究和知识的运用,是更高层面的知识运用,注重学生理性思维的拓展。对于初入高中的学生而言,在数学学习的思想上有一个磨合期,而这个时期教师的引领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人格修养、人文关怀、知识涵养都是学生产生亲师性的关键因素,而亲师性的养成,又重在对学生品格形成过程中的赏识。

以上是我长期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一些浅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仍会思考怎样上数学课,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辜负一名教师的职责,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张奠宙,过伯祥.数学方法论稿.

[2] 郭思乐,喻伟.数学思维教育论.

[3] 过伯祥.怎样学好数学.

上一篇:连锁药店一线员工SDS测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提高日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