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医改中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

时间:2022-07-26 05:23:10

在深化医改中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

2009年,广东中医药系统紧紧围绕深化医改和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五项工作全国领先、五大指标大幅提高、一个合作项目取得突破性成效。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广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实现中医药强省建设“五年大见成效”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中医药在基本卫生制度中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中医药强省建设列入广东“医改十大任务”,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力度全国领先。明确了一系列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创新性政策措施:鼓励中医药简便验廉特色的发挥,降低基层中医医疗机构的起付标准。将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提出建立完善以综合性中医院,县级中医院,乡村、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点为基础,涵盖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养生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县级中医院标准化建设,实现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规范化的中医科、中药房。开展药品零售企业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试点。全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10项以上,村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站4项以上等措施。将普及中医药文化、推广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和技术作为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措施,明确到2015年,在珠三角地区率先建立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和康复网络,2020年覆盖全省。

二是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稳步推进。首先,明确中医治未病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制定治未病价格政策全国领先。在省中医药局的积极协调下,广东出台了《关于中医治未病试点单位试行医疗服务收费的通知》,明确了中医体质辨识、中医健康调养咨询等12项治未病服务新项目的价格政策。其次,“治未病”服务纳入医保门诊报销范围,优惠政策全国领先。《广东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明确指出,城镇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可以用于中医“治未病”。目前,全省9个市22个单位开展治未病试点工作,其中国家试点6个,2个市辖区开展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示范试点,中医治未病理念深入人心。

三是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服务能力不断提高。2009年,全省获国家财政支持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共54个,其中中医院22个,县级中医院占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40.7%,比例全国领先。全省87.9%的乡镇卫生院设有中医科、中药房,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6%,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覆盖率全国领先。所有乡镇卫生院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全省中医医院门急诊量达4353万人次,同比增加13%,中医药服务量大幅提高。91%的县设有中医院,编制床位数14867张,比2005年增长了50%,县级中医医疗机构编制床位数大幅提高。

四是人才队伍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实施“百名中医名医培养计划”和“千名基层中医培养计划”,完成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中期考评,全面启动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和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实施乡村医生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项目。2009年,获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1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24个、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三项指标大幅提高,与“十五”期间相比,分别增长了90%、140%、100%。

五是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深入开展。加强了与美国、澳大利亚、东盟有关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中医药交流。粤港澳台中医药交流合作继续加强。参与制定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粤澳中医药产业合作10个项目稳步推进。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素快速控疟团队在科摩罗的实践取得患者零死亡率的成绩,深受科摩罗大使和科摩罗总统及国民称赞。广东自主创新抗疟药物“粤特快”在非洲的推广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0年是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五年大见成效”的冲刺之年。为实现这一目标,今年广东中医药工作将围绕深化医改的中心任务,在“特”字上做文章,在“干”字上下功夫,把握“八个特点”,推动“十项工作”。

一是把握政策特点,推动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取得新进展。大力抓好中医药各项医改政策的落实,协调有关部门研究体现扶持中医事业发展、有利于中医特色优势发挥的政策措施。二是把握流行特征,推动应对突发公卫事件取得新进展。紧紧围绕保护易感人群、加强社区控制和自我保健等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三是把握内涵特质,推动服务能力提高取得新进展。四是把握特色优势,推动专科专病建设取得新进展。五是把握时代特征,推动治未病健康工程取得新进展。顺应发展潮流,结合疾病谱变化。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领域的优势。六是把握特殊规律,推动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七是把握临床特点,推动中医药创新能力提高取得新进展。抓中医药创新平台建设、重点项目管理、中医药继承创新和现代中药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的实施。八是把握需求特征,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取得新进展。九是拓展合作领域和渠道,推动中医药国际传播。十是谋划长远发展,推动中医药“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落实。

(广东省中医药局供稿)

上一篇:抹不去的身影 下一篇:《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诞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