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GDP预计增6.7%

时间:2022-07-26 04:11:43

2016年,北京市经济预期平稳增长,前三季度GDP增长6.7%,与上年三季度6.7%和上年全年6.9%的增速基本持平。今年四季度,国家稳增长政策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北京市疏功能、转方式、治环境、补短板、促协同等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举措将持续推进,预计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全年GDP增速为6.7%左右。

2016年,北京市重点产业延续了2012年以来的深度调整趋势,工业、商贸流通、商务服务业率先出现恢复性增长,并呈现明显的“U”型增长轨迹;金融业告别了17个季度的双位数增长,预计全年增加值增速将回落至8%左右;信息、科技产业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长。

内外部需求共同支撑下

总需求稳定增长

“2・26”讲话以来,伴随京津冀协同发展稳步推进以及本市总部经济的持续发展,北京市经济的辐射力得到进一步增强,面向外埠的商品输出和服务输出显著增多,根据支出法GDP核算结果,2014年、2015年货物和服务净流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0.4和0.8个百分点,这与2012-2013年的负向拖累情况形成鲜明对比,预计2016年其拉动作用将上升至1个百分点左右。内部需求中,投资需求保持平稳,消费需求略有回落,内外部需求共同支撑下,总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重大项目将带动投资保持6%左右的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市投资稳步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和重点产业投资增势良好。1-9月,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0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四季度,全市的大项目和硬性建设任务依然较多,预计全年能够实现6%左右的平稳增长。一是将具备更好的重大项目投资落地前期条件,特别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区详细城市设计将于年内完成,专项规划正在抓紧编制过程中;副中心全部供地已经实现,预计新机场、副中心、世园会等重大项目建设将稳步推进,并有力支撑全市投资增长。二是基础设施投资将延续良好增长势头,京张铁路、京沈客专等铁路项目,地铁17号线、19号线、7号线东延等轨道项目,拉动基础设施投资稳步增长。三是PPP等项目建设方式将吸引更多社会资本,缓解资金来源不足问题。截至2016年9月,北京市纳入财政部管理系统的PPP项目达89个,已落地项目投资额占全市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的11.7%。在《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导下,PPP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消费需求放缓的状况有所改观。随着全市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以及优化消费供给结构和促消费各项政策效果的显现,北京市消费需求有望得到进一步恢复,全年社零额有望恢复至6%左右。高品质产品依然是全市消费热点,属于较高层次的智能手机、智能家电以及与信息硬件相关的商品消费呈现出持续的高增长态势,移动电话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均保持着双位数增长。“互联网+零售”的线上新型消费方式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网上零售额1-9月增长12%,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7.2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6.8%。随着《关于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的行动方案》、《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等国家政策和北京市《提升生活业品质促进消费增长措施》的实施,以及一刻钟生活服务圈、促进养老设施建设等,将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消费环境,释放消费需求。

外埠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增强。出口需求降幅收窄,调出需求持续增长,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外埠需求对于经济增长的支撑将进一步增强,预计全年将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今年前9个月北京地区进出口1.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4%,其中,出口2310亿元,同比下降2%,延续了年内降幅逐月收窄的运行态势。四季度,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回暖,量升价跌的态势有所缓解,带动整体进出口降幅进一步收窄。前三季度,京津冀协作与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重大进展,首都经济的辐射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产业的区域协作步伐加快,外埠需求依然强劲。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已经批复,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建设主体确定,北汽集团(华北)微车产业基地开始运营,现代四工厂于10月正式投产,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园签约北京医药企业36家。申冬奥成功一周年以来,冬奥会新建场馆方案设计、PPP融资方案制定等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同时,北京企业对外埠投资保持高速增长,1-9月北京企业在天津新设立企业认缴出资额达到684亿元,同比增长60%;天津新设立企业认缴出资额达到871亿元,同比增长114%。

二三产业“一升一降”

全市经济保持平稳

2016年,北京市经济结构调整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高。前三季度,全市比重最高的两个产业――金融业大幅减速,工业探底回升,而批零、信息、科技等一些调整比较早的产业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工业探底回升。前三季度,北京市工业呈现探底回升的运行态势。工业经历了2013-2014年的高增长、2015年的零增长以及年初的负增长后,1-8月已恢复至2.9%,8月当月更是高达8.4%,是2014年3月以来的最高增速。今年四季度,工业增加值将延续快速恢复运行态势,预计全年增加值增速将达到4%以上。

一是汽车制造业将延续高速增长态势。目前,北京市汽车产业生产的车型受到市场热捧,新能源汽车、SUV、MPV在1-9月份分别实现了1.7倍、96.8%和56.9%的增长,并且宝沃汽车等新增汽车制造企业入驻北京,有利于汽车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

二是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将略有回升,小米、乐视等信息制造企业新上市的小米5和5Plus、乐视PRO3等新产品受到消费者热捧,集成电路重点企业中芯北方项目获得国家6.36亿美元的产业投资基金支持,28nm生产线建设将取得更大进展,京东方等液晶制造企业仍将保持满产满销的态势。

三是装备制造业降幅将继续收窄。《关于共同推进建设北京市人工智能与智能硬件创业创新平台的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中关村智造大街的开街,市属国企智能化转型升级,将有利于聚集智能制造产业高端要素。

四是医药制造业将延续乏力增长的态势。医药企业获取药品生产批文难、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使用的管理加码,以及北京用地、用工成本逐年上升的长期因素共同作用下,医药制造业预计仍将保持低速增长。

服务业稳中微落。今年四季度,服务业六大支柱产业将呈现“二降、二平、二升”的运行态势,即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保持平稳运行态势;金融业、房地产业增速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批发零售业、商务服务业将出现恢复性增长。总体来看,金融业减速影响下服务业将出现小幅回落,预计全年增长7.2%。

一是传统金融拖累下金融业出现减速。目前北京市传统金融业盈利能力正在下降,部分银行出现裁员现象。从最新公布的三季度上市企业财报看,北京市金融业上市企业盈利能力普降趋势未有改观,除华夏、北京、中信银行外,其余金融业上市企业营收增速均在10%以下,东兴证券、新华保险、农业银行均出现了5%-50%不同程度的降幅。但新兴领域包括要素市场保持较快发展,新三板挂牌公司总数突破8000家,是沪深上市公司的2.77倍。

二是房地产业增速逐步回调。受政策收紧预期加强、预期提前透支等因素影响,房地产交易量在今年已经出现了回调,1-9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3.8%,与30.3%的年内高点相比,增幅回落了16.5个百分点。四季度,北京市将严控商住市场、遏制商改住项目,预计商住市场成交规模将出现快速回落,对北京市房地产市场带来一定冲击,预计2016年房地产将出现零增长。

三是信息服务业与科技服务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势头。近年来北京市信息服务业与科技服务业均保持着12%左右的增长,随着信息覆盖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快推广,全市信息服务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科技服务业在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程中也将延续稳定增长。

四是商务服务业将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随着“一带一路”战略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总部企业的管理业务等将快速增长,带动商务服务业增长。

五是商贸流通业将延续恢复性增长势头。在优化首都功能背景下,北京市不断加大商贸流通业结构调整升级力度,疏解与首都功能定位不符的市场,1-9月,已疏解的55家市场合计减少建筑面积93.6万平方米,疏解商户2.24万户,疏解从业人员1.4万人。从疏解对产业增长的影响来看,被疏解的55家市场实现的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和消费品零售额仅占全市的0.2%和1.1%,对全市商贸流通业影响不大。初步判断,商贸流通产业将延续恢复性增长的势头。

(作者单位: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经济研究部)

上一篇:王志安的刀笔情怀 下一篇:课外阅读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