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车司机犯罪调查

时间:2022-07-26 04:03:19

黑车司机犯罪调查

明知对方是黑车仍搭乘,途中车辆出现故障停车修理,关闭车门时致乘客李某左肱骨骨折。9月1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坐黑车引发的纠纷案。法院最终认为,黑车司机存在致李某受伤的事实,应当承担相关医疗费用的赔偿,但李某明知是黑车仍旧选乘,双方都应承担责任。

搭乘黑车意外受伤,这在国内已不是新鲜事。在中国,那些没有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办理任何相关手续、没有领取营运牌证而以有偿服务实施非法运营的车辆都被称为黑车。在很多城市,黑车因方便公共交通出行备受青睐,黑车数量甚至超过登记在册的出租车数量。以北京为例,根据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2014年3月公布一份统计数据,北京的黑车数量将近10万,大大超出了在册登记的出租车数量。这个巨大数字背后,除了反映公共交通不完善外,还意味着因黑车引发的事件不仅仅是意外。

近年来,因搭乘黑车引发的事件正在升级,从“天价黑车宰客案”,到不断有女大学生惨遭黑车司机杀害案,“黑车”已然成为目前受关注度极高的一个群体。尽管屡遭禁止,但似乎打击不尽,黑车市场从未消失。

黑车“扎堆”分布

今年六月份,一个美国人来中国出差,在首都机场打了一辆以为是出租车的黑车去天津塘沽,不到200公里的距离,被黑车司机收了2700元。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在当时引起不小的风波。

一直以来,黑车就被贴有“宰客”的标签。“被宰”是常态,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并适应着各种防“被宰”招数。

《方圆》记者发现,黑车也分好多种,不同蹲点处的黑车针对的客户群不一样,赚钱方式也有区别。那些位于火车站、机场等附近的黑车司机“宰客”的较多。但也有一些黑车司机,出价公道,十分受青睐。这类黑车主要盘踞在各大小区和地铁口、超市入口。

适逢下班高峰时段,北京地铁八通线管庄站一趟列车到站后,通往地铁一出口的地下通道很快涌出了几十名乘客,地铁站外早已看到列车到站的十几辆摩的纷纷启动轰响了油门。不到三分钟的时间里,十几辆摩的便搭载着乘客四散而去。几分钟之后,这些摩的再度聚拢在地铁站口外,等待着下一拨儿乘客。

小刘是这些黑摩的司机中的一员。他是地铁附近一小区物业修理工人,为了贴补家用,除了平日正常工作,他利用早晚上下班高峰的几个小时跑活,每个月可以多挣6000块钱。小刘介绍说,附近一些大型小区距离地铁走路二三十分钟,没有公交车接驳地铁站,一些上班族便选择黑摩的这种“10块钱送到地铁口”并且“不会堵车”的快捷交通工具,上下班高峰时,活总不断。

在石景山区聚兴园小区蹲点拉活已经6个年头的河南小伙大力,有时候也爱到附近的永辉超市门口蹲点,客户多是附近小区居民,虽然离家不远,但购物多了人们都喜欢打车,一两分钟到达,不进小区10块钱, 进小区15块。有些人也喜欢跟大力讨价还价,他从不松口,他知道大多数时候客户因为不想负重走路而妥协。大力告诉记者,除了拉活,他没有其他工作,抛开油钱、损耗,一个月能赚三四千块钱。“虽然不多,但总归是自由。”

记者了解到,像大力这样的黑车司机,拉的都是小区住户,都是短途乘车,或去超市,或去地铁,价格一般固定,很少宰客。不少小区居民表示,这类黑车确实方便了生活。

“克隆”出租车“以假乱真”

2013年9月,北京市民王砚辉花2.65万元在北京市朝阳区买了一辆停止运营的出租车,又购买了车牌、营运证、服务监督卡等证件,开始私自拉活。十多天后,王砚辉被查获。经检察机关,王砚辉被法院以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判处拘役五个月。

在我国,从事出租汽车经营服务,应当先取得出租汽车车辆经营权,签订经营协议,并具备相应的驾驶人员、管理制度、经营场所和停车场地等条件。投入运营的出租汽车车辆,应当符合相应的车辆技术条件,配发《道路运输证》。

《方圆》记者了解到,按照出租车运营及汽车排放等相关规定,出租车使用到一定年限后,需办理“出租转非”,即出租车转为私用车辆。但是此类“退役”的出租车,由于具有车身标识、用于运营的计价器、顶灯等,极易回流,成为“黑车”一族。

与普通的黑车相比,“克隆”出租车外观与正规出租车类似,难以辨识,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正规出租车。实际上,这类车跟普通黑车一样,没有运营载客的资质。

在火车站、地铁站、交通枢纽周边经常盘踞着这种“克隆”出租车。10月10日,一位在北京西站北广场揽客的司机向《方圆》记者询问,面对记者“正规出租车吗”的提问,司机回应“是正规出租车,不打表,你去哪?”记者拒绝之后,到北京西站出租车等候点,揽上了一辆行驶过来的一辆正规出租车。问及“为什么有的‘正规’出租车师傅不打表”,该司机周师傅透露说,有的车虽然也是黄蓝色出租车式样,驾驶员服务监督卡、营运证及出租车牌照、出租车计价器和顶灯等一应俱全,但其实不是真正的出租车,而是“克隆”出租车,“证件都是伪造的”。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类出租车大量存在,极不易被发现,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不打表”。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3年三年时间里,该院共办理了24起涉及“黑车”的买卖国家机关证件案,嫌疑人均是通过旧车交易市场或二手车交易网站等购买报废出租车、二手车,再购买伪造的服务监督卡、运营证、车牌等证件后,即冒充正规出租车非法运营。

黑车司机成刑事犯罪高发群体

与正规出租车相比,黑车除了没有经营资质外,还存在多种风险,比如,黑车一般未进行安全合格检测,车况差安全难以保障;黑车驾驶员没有经过正规的营运培训,技术不过关。更重要的是,遇到意外事故难索赔。据了解,黑车大多未按规定投意外伤害险等保险,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无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近来频发的多起黑车命案,更让很多人“谈黑车色变”,特别是重庆女大学生被黑车司机杀害事件之后。

2014年8月9日下午,重庆邮电大学20岁的爱心志愿者高渝从铜梁老家搭乘一辆黑色私车回渝中区后,与家人失去联系,音讯全无。在高渝失踪的第11天后,重庆市铜梁区公安局证实,高渝已确认遇害,而犯罪嫌疑人正是车主蒲正富。当天,高渝在搭车途中与车主发生争执,车主将其杀害后潜逃。

在高渝被杀后不到半个月内,一名女大学生在山东济南火车站误上一辆黑车,被黑车司机绑架、囚禁4天,多次遭到殴打、和。8月25日,女大学生趁犯罪嫌疑人做早饭不备,偷偷使用手机发出求救短信。警方接警后2小时将嫌疑人抓获,救出受害人。

“黑车极易引发刑事犯罪,滋生的一些犯罪已经威胁到了人们的安全。”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检察官张蕾告诉《方圆》记者,2013年至今,仅西城区检察院办理的涉及黑车的案件就达到了9件10人,涉及的罪名包括、盗窃、交通肇事、故意伤害、妨碍公务等多个罪名,其中有4名乘客受到伤害,有一起案件是犯罪嫌疑人利用假出租载客的机会了两名女乘客。

记者分析多起涉黑车案件发现,绝大多数涉案黑车司机为低学历,且处于无业状态,以开黑车作为生活来源。在物质利益的刺激下,有的黑车司机不会认真辨析他人的用车目的,在法律意识淡薄的前提下,甚至明知对方从事非法活动,也铤而走险。例如,2013年3月,黑车司机贾某在拉黑活时,认识了蔡某和冉某,二人索要了贾某的电话,并表示自己用车的时候会跟贾某联系。从此以后,蔡某基本每天凌晨12点左右都会给贾某打电话,让贾某拉着她们两个出去。后来,贾某发现原来她们是在偷车,但即便如此,贾某依旧为两人开车。最终,贾某以涉嫌盗窃罪被警方抓获。

罪占黑车司机犯罪比例居高

记者调查发现,涉黑车案件的比例较高。

2012年11月,姑娘小周从西单打了一辆“出租车”去赵公口,然而车行至马家堡时,小周发现路线不对,就提醒了司机,司机说自己也迷路了,后来车开到了一片树林,小周发现情况不对,连忙拉车门,却发现车门被锁住了。这时司机从驾驶座跨到后面,持刀相威胁,强行与小周发生关系。以同样的方式,司机张某另一女子小张。经查,张某驾驶车辆为伪造出租车。目前,该案正由西城检察院进行审查。

据了解,包括小周在内,多数涉黑案件都发生在夜间。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的一项调研显示,2011年至2013年底,47起55人涉黑车案件中,被害人均是夜间乘车的单身女性,并易伴生等行为。

交通高峰期、人群聚集的著名景点、火车站等地点及深夜,是黑出租赚钱的好时机。记者发现,由于“黑车”没有明确的计价标准,在这种情况下,黑出租司机会直接给出价格,且价格会比较高,在特殊情况下甚至是正常价格的3到5倍。这种狮子大开口的状况,容易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极易诱发争执,以致发生殴斗事件。

2013年5月30日凌晨,刘某和女友宋某等人从荷花市场出来准备回家。但当时路边并没有正规出租车,停的都是黑车,并时不时传来讨价还价的声音。正在发愁时,王某主动上前打招呼,宋某直接坐上车并询问价格,“500元”。正常打表不足百元的路程居然被要价500元,宋某觉得贵得离谱就下了车。这时,黑车司机王某开始破口大骂。刘某和王某为此起了争执,撕扯中,王某将刘某打致轻伤,王某也因此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

另外,根据检察院的罪名来看,涉黑车案件还涉及妨害公务案件、交通肇事案件、招摇撞骗案件、抢劫案件等。

黑车为何屡禁不止

为了减少涉黑车犯罪,打击黑车势在必行。来自北京市公安局治安总队联合治理黑车办公室的数据显示,2014年初至8月份,全市共查处非法运营等各类黑车2.2万余辆,其中机动车4140余辆、摩的1.1万余辆、人力三轮车5950余辆。

7月16日晚,北京西站地区专项整治联勤执法队在北京西站南广场检查非法运营车辆工作中,43岁的河北籍黑车司机陈某拒不配合工作,驾驶蓝色桑塔纳轿车强行冲卡,撞击执法车辆后逃逸。7月24日,藏匿在丰台看丹附近的陈某被当场抓获,并起获肇事车辆。到案后,陈某承认在西站南广场招揽生意,并为了逃避检查,冲撞执法车辆。目前,陈某因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已被刑事拘留。

“火车站这样的地方,活我们可不敢做,风险太大。”在石景山区聚兴园小区蹲点拉活已经6个年头的河南小伙大力说。记者了解到,随着有关部门对黑车的打击,像北京西站这样重点打击的交通要塞,黑车减少,但黑车数量并未大幅减少,而是分散在地铁、门口、各大小区、超市、学校等门口。

“能把钱先给我吗,一会下车的地方有查车的。”这是记者打黑车时常听到的一句话。大力抱怨说,近来各部门查车力度加大,很多黑车司机放弃了一些距离较远的活,尽量不在车站、景点等地过多停留,“说不定哪个角落就有便衣查车的”。

大力告诉记者,他算是黑车行业的老前辈了。出来“混”得久了,都会知道如何逃避检查。河北籍大叔谢亮在石景山鲁谷一带开黑车8年,他熟悉每个候车点查车的规律,知道哪里有摄像头。每次承载客人到莲花桥下的大十字路口处,遇到红灯,多数时候他不会等候,直接行使。谢亮得意的告诉记者,他知道哪个方向有摄像头,他会避开。

谢亮告诉记者,要想不被查处,就得做黑车里的“专业户”,了解各种常识。“除了熟悉路线,摄像头安置在哪,还要避开交警、城管、运管、公安等多方势力。”谢亮介绍说,一般违规交警罚200元,城管罚3000元,让运管抓住被罚8000元到2万元不等,而公安查车则有被拘留的危险。

“现在查车是严了,可有关部门还是在火车站这样的大地方联合执法,像小区门口一类,极少有人查。”谢亮说。

记者了解到,黑车这种“生财有道”的现实给查处带来了现实难题。另一方面,对职能部门来说,查处难,还存在责权不清、依据不明的问题。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侦监处副处长刘天翔认为,由于法律依据不明,嫌疑人被采取行政、刑事处罚时没有对其行为的统一定性,比如,有的按照伪造车辆号牌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嫌疑人予以行政拘留并查扣车辆,有的由属地公安机关按照诈骗、买卖国家机关证件或者非法经营罪予以行政或刑事拘留。

记者还了解到,由于涉黑车案件涉及多个行业、多个部门,监管难度大。公安、城管、工商看似都有监管的权力和责任,但实践中除非案发,否则监管很难落实到位,导致黑车有恃无恐。

遏制犯罪应从改变行业垄断入手

要想遏制涉黑车犯罪案件,就要从根本上治理黑车。在我国,治理黑车并不缺乏法规依据。

根据国务院《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第64条规定,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停止经营;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2万元的,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原建设部《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第33条规定,对未经批准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由城市客运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备受诟病的是,近十年来,有关部门对治理黑车做了各种努力,但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有人抱怨,法律都成了摆设。即便在北京警方大力打击黑车、黑摩的背景下,地铁口等人流涌动的地方,他们依旧存在。“没有我们,公交车那么蹩脚,那些白领怎么上下班?”小刘得意地说。

“令行不止,显然不是法律法规制定不够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执法方式跟不上,且缺乏针对性。”暨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朱义坤建议,打击黑的,可以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监控全覆盖。即便不能实现全覆盖,也应当在关键地点进行技术监控。并且,要改变以前那种群众举报黑的才出警的执法方式,变事后打击为事先预防,主动投入警力,在重要地段巡逻,加强监管。

“加大对黑的的打击力度,改善执法方式很重要。”北方工业大学法学院荣国权副教授说,“但这只是治标,黑的泛滥的根源是出租车行业垄断,一些地方政府管理者与运营公司人为控制出租车辆供应,人为造成出租车供给不足,无法与消费者需求相匹配,以致黑的市场有了发展空间”。

“法律规定政府监管出租车市场,保证出租车的安全与驾驶员资格,以为消费者提供合格的服务。政府是一个监管服务者,不管就会乱套。但现在一些地方政府监管者却变成了既得利益者。”荣国权建议,一是取消地方对个人运营出租车的某些行业限制,允许个人和公司同时经营,形成竞争。同时,变行政许可为注册登记制,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就可登记。二是设立投诉服务中心,对违法经营者进行处罚。三是改革出租车管理体制,改为靠市场机制来平衡出租车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利用市场机制对资源进行配置,这样就可以理顺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地方政府退出了利益享受者范畴,也会充分发挥其公共监管者职能。

上一篇:浅析矿山机械液压系统的维护 下一篇:小学语文读赏式教学的实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