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千校万师”同行

时间:2022-07-26 03:39:21

“千校万师”培训工程从2010年9月13日正式启动至今,已经培训了我省16000多名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覆盖了我省近10000所中小学。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我与我的同事们一道,为“千校万师”培训服务,亲眼目睹、见证、参与了“千校万师”培训工作的点点滴滴。“千校万师”,它不仅仅感动着参训学员,它也感动着我!

30年的教书生涯,知天命的年纪,照说该歇歇了。可我还是主动申请参加了“千校万师”培训工程。原因有三:一是这项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想做;二是黄文校长那种“拼命三郎”、“要做就做最好”的精神感动了我,我愿做;三是自认为能做。虽说从没搞过宣传,也不懂网络,但我坚信,凭着领导信任,借着一帮同仁支持,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我们会做出成绩!

天时地利人和,三年多来我们在团校网站上开设“千校万师”专栏。设计的栏目有:“中央精神”、“培训动态”、“简报”、“每期培训工作总结”、“精彩瞬间”等。2012年,在原有基础上又增设新栏目“心灵的感悟――培训学员精彩感言”、“回访调研”。 今年,我们又增设“‘千校万师’培训资料相片下载”。共编撰电子简报243期。新闻报道,共676篇。还组织编撰《心灵的感悟》(1――22期感言集)系列报道。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学习内容,了解我们团队,我们的报道有很多。如:《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吴祖平为“千校万师”第五期培训班作专题讲座》、《风来了,雨来了教师捧着一颗心来了------访高校管理心理学专家谢萍教授》、《走进团校励志课堂》、《真的“汗子”――记陶家瑞和他的后勤服务团队》、《一支课程设置精当、效能高、管理严的教师管理团队》、《报到处门前的一道亮丽风景――记团校值班员王大芬》、《“大内总管”何凯 ――平凡人的不平凡事》、《细节决定成败――记团校潮人李勇》。

我们还定期对学员进行专访、报道:如:《平凡的老师,不平凡的精神 ――访带病参训的第5期“千校万师”培训班学员刘元红》、《用心感受变化,用体验感受发展》、《风雪之路绝不畏惧 坚强意志诠释师魂---记第14期“千校万师”培训班学员不畏严寒,按时报到》、《父子学员 ――记第30期学员龙春海携子参加第31期“千校万师”培训班 》《心之感动 ――访“千校万师”第45期学员龙俊寰》、《访石阡县长寿长乐希望小学校长王海》(第83期)我们还为媒体提供大量信息。贵州电视台、《贵州日报》、《当代贵州》所用资料大多出自宣传组。

我们还做了大量宣传栏,宣传“千校万师”。有学员说“团校的墙壁会说话!”为此,我们深感欣慰!

一路走来,我们团队留给了我太多的感动、感悟!我们组的成员多数是教师,其中有副教授,有讲师,但都没搞过服务工作,对此,我们首先要求每个人放下“架子”,树立服务理念,服务“千校万师”,把参训学员,当做自己的兄弟姐妹对待!其次,根据付红玲副校长的“科学管理”理念,将工作“程序化,时间化,责任化”。对宣传报道,做到真实快捷,24小时之内必须挂网。我们事多,人少。就拿制作“精彩回眸”来说吧,虽然播放的时间仅仅只有几分钟,但它所花费的时间、精力是难以想象的。从报到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对参训学员进行全程跟踪,不管是学员公寓、食堂、操场,还是课堂、讨论、经验交流、晚会、参观,学员在哪里,我们就会跟到哪里。用镜头全方位多角度真实记录参训学员的生活、学习的精彩瞬间。

三年多来,更让我感动的是来自全省德育第一线的参训学员们。54期六盘水市盘县四格乡大寨小学自己出资送老师来培训的吴兴攀;(他自己出三分之一,学校出三分之一,参训老师出三分之一。目前已送来17人。现在,吴老师由于工作出色,已走上了校领导岗位。)45期与妻子借资创办小学的铜仁市松桃县黄板乡黄板中心完小教务副主任龙俊寰老师;带着15岁儿子参加“千校万师”培训的31期黔东南州锦屏县钟灵小学副校长龙春海;15期毕节地区毕节市何官屯中心校身怀六甲却毅然放弃了临产期的休息,义务返顾地到省团校参加培训班学习的李丽莎老师;冒着寒风肆虐的凝冻天气参加培训的第14期学员;还有石阡县长寿长乐希望小学校长王海……太多太多。一幕幕,早已定格在我们的记忆里……“千校万师” 让我们相互感动着,相互成长着……

上一篇:廉价代工走到尽头 下一篇: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详解基础教育改革部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