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增加课堂动手实践机会

时间:2022-07-26 03:35:03

为学生增加课堂动手实践机会

【摘要】学生实践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方法,是小学、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法,同时学生实践时间、效果也是考察课堂的依据。但是高中美术因教材内容以欣赏为主,使课堂模式单一,气氛沉闷,学生参与性不高,往往使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如何调动高中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习美术知识的积极性就成为高中美术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所以笔者将探索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增加动手实践机会,以达到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提高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的一点尝试与大家交流。

【关键词】高中美术 课堂教学 动手实践 实效性 创造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421

高中美术因教材内容以欣赏为主,使课堂模式单一,气氛沉闷,学生参与性不高,往往使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如何调动高中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习美术知识的积极性就成为高中美术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我尝试在利用教材内容,合理为学生穿插动手实践练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动手实践机会,丰富美术课堂,促进了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1、课堂动手实践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创造性思维;

通常在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主导课堂,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受到一定的抑制的,也使学生的思维开发受制于教师的教学的方法,如果教师方法单一,那么课堂必将沉闷乏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通过在课堂练习中增加动手实践练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获得了自由思考的权力,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强,创造性思维也更强,如果教师引导有效,学生将会获得更多的思考和体验的时间。

2、课堂动手实践使学生对理解认识美术作品有着积极作用;

美术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以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作品寓意内涵、作品的创作形式、作品地位和影响等为线索向学生介绍作品。但对作品运用的技法的讲解,却会因学生缺乏对创作过程、绘画工具、材料的了解而。如在欣赏中国画时,通过尝试让学生在生宣、熟宣上用毛笔进行泼墨、泼彩、运笔、造型的动手实践对比,使学生对精细工笔和洒脱写意的笔情墨趣、作者心境和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理解的更加直观,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3、增加课堂动手实践练习的教学使美术教学的专业性特点更加明显;

美术之所以区别于其它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是因为它不但具有其它科学的属性,它还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它的特点在于能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模仿、提炼和升华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美术教学专业之所以区别于其它学科教学,是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通过模仿自然达到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建构。同时也使美术学科教学始终走在专业的道路,最大限度的避免非专业教师取代美术教师的现象。

二、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合理、有效的动手实践课堂环节

1、了解传统绘画的基本技法和材料的应用

对于普通学校的条件而言,传统技法的练习很难在中小学铺开,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学校课时的安排不适应传统技法的练习;二是专业教室的配备情况不甚乐观;三是班级人数和师资配备不适合开展传统技法练习。

相对于西画,中国绘画具有准备工具材料方便的特点,因此更适合于在课堂上开展练习。但是对于普通中学的学生来说,要完成一幅作品是不可能的,我们开展练习的目的是希望学生了解工具和材料的性能和特点。因此我们让学生欣赏一些意象的和抽象的作品,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譬如康定斯基的作品、吴冠中的作品、中国的书法,引导学生理解线条和色彩能够表达情绪,而不一定依靠具象的图形。用十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在生宣上用点、线、面的形式表达情绪。

通过这样的练习,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工具和材料,使他们在欣赏传统中国绘画的时候能够有更深入的了解。令一方面,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对意象作品甚至是抽象作品是通过怎样的形式传达思想和感情。同时这样的练习由于工具材料准备简单,在课堂上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又由于这样的练习不着重具体的形象,既利于大部分学生参与,又对开发学生的思维具有积极的意义。

2、设计精简的课堂练习,开发学生创造思维

相对低年级学生而言,高中学生的思维更具有广度和深度,所以我们的练习主要强调思维的过程,尽量多的产生各种可能性,而不是在课堂上完成一个很复杂的东西。我们参照“头脑风暴”的做法设计了一堂标志练习课,整个练习的时间可以控制在二十分钟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产生了大量的想法。例如:运用以下操作方法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为学生准备工具和材料:剪刀,即时贴基本型(剪成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学生分组,每组一种基本型,通过将基本形一刀剪、二刀剪、三刀剪、四刀剪(以此类推,但剪的刀数不宜多)的方式,把基本型任意剪开,再通过错位、旋转、翻转等变动,基本形便产生大量不同的图形;作为标志设计,它通过简洁的设计语言,使学生在短时间动手实践,体会创作,同时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这样的动手实践练习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和创造力,还可以活跃思维,作业不成熟但不失生动,突出体现了学生动脑的过程而不是精细的作业。

综上所述,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性的设计动手实践练习对提高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因课堂特点和条件的制约,合理结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方式,设计课堂动手实践练习以突出学生创造性思维开发为目的,而非如何完成作品。同时合理控制动手实践时间,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达到思维高度活跃,产生大量的想法和创造思维。

总之,美术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过程,美术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应该相辅相成,自然流畅。课堂练习环节的设计和其它教学环节是一个整体,不能孤立存在。因此,教师在完成此环节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每个环节,合理、有效的设计课堂动手实践练习,只有教师对课程内容有了整体的理解和把握,有了开放、创新性思维,才能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改革与探索》尹少淳(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解读/走进新课程丛书) 江苏教育出版社ISBN-753435485

2、《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 杨九俊 吴永军 江苏教育出版社ISBN -7534354412

3、《美术教育展望》 钟启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20-06-44

上一篇:关于城乡边缘带土地利用研究 下一篇:浅析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工程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