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高压杀虫灯

时间:2022-07-26 03:27:10

太阳能高压杀虫灯

太阳能的利用已经从光热走向光伏,但是还有利用光伏来发展农用、渔用电子产品的空间。仅仅以某些昆虫(或鱼类)对光刺激产生定向运动的行为习性为例,就可以大有作为。趋向光源的为正趋光性,背离光源的为负趋光性。夜行性昆虫的趋光性多数非常明显,如夜蛾、金龟子。其中“飞蛾扑火”最为人们熟知。

趋光性就是生物对光刺激的趋向性。在植物界,于具有叶绿体的游走性植物中常可发现,诸如游走性绿藻、各种藻类的游走子,鞭毛藻、双鞭藻和红色细菌等都是明显的例子。在没有鞭毛依靠滑行运动的蓝藻、硅藻和鼓藻甚至连细胞性粘菌的移动体也具有这种性质。虽然眼虫等是用眼点感光,但其缺少眼点的突变体和本来就没有眼点的双鞭藻仍具有趋光性。动物界也有趋光性,在没有感受器分化的动物如草履虫身上有所表现,但是多数动物是通过眼来感光的,这已成为动物行动的主要因素。有两种光刺激,一种是由光源散射的光刺激,另一种是有不同照度梯度的漫散光刺激,而趋光反应的机制也很不一样,从不定向趋性到定向趋性等种种形式。在趋光反应的研究中,人们已经获得几种不同的作用光谱,并发现有些次要刺激因素如温度、亮度和化学物质对很多趋光性有一定影响;另外,有许多动物对光刺激表现特有的趋性形态,如目标趋性,保留趋性、光背反应和光腹反应等等。有些动物(蜗牛、鼠、马陆、赤杨毛虫等)还有趋暗性,即是对光呈反向趋性(负趋光性)。

趋光性昆虫的视网膜上有一种色素,它能够吸收某一特殊波长的光,并引起光反应,刺激视觉神经,通过神经系统指挥运动器官,从而引起昆虫翅和足的运动,趋向光源。由于昆虫的可见光区要比人类的可见光区(3900~7700nm)更偏向于短波段光。大多数趋光性昆虫喜好3300~4000nm的紫外光波和紫光波,特别是鳞翅目和鞘翅目昆虫对这一波段更敏感。够放射光波3600n m的黑光灯,以便能对大多数害虫进行测报和诱杀。

黑光灯的诱虫原理是因为昆虫的复眼对波长365nm的紫外线辐射非常敏感,尤其是飞翔的昆虫,昆虫对辐射的视觉光谱灵敏度曲线。昆虫视觉的光谱灵敏区为300~400紫外线。人眼看不见的紫外线,对昆虫就是可见的。昆虫的向光性使得夜间野外的黑光灯具有强烈的诱虫作用。相对光谱能量分布曲线正好和昆虫视觉光谱灵敏度曲线的视觉光谱灵敏度曲线相一致。这样就能用光谱将棉花、水稻的害虫诱来,再用高压触杀。上世纪70年代,我们用变压器、黑光灯制作高压触杀杀虫灯效果很好,但苦于农村没有供电,难于推广。现在的太阳能光伏技术与蓄电池、电子线路、灯管技术等等,完全可以做出做好灯光诱捕、高压触杀的产品了,希望大力推广,使农民兄弟得益!

具体的数据与装置如下:

太阳能式电压DCl2V;灯管功率10W,节能型;绝缘电阻≥2.5MQ;光控雨控;竖式不锈钢高压网,网丝直径2mm,网丝间距10mm,高压电网释放直流电~,4000N4500V,高压网截面积0.2m。实现整灯直接采用直流供电技术。摒弃逆变器,充分体现节能、安全的特点。设置欠压保护;设置太阳能电池板纬度调节器;灯体设双柱四合金镀铜紧固吊环悬挂、灯体支架材料为镀锌管,管材直径10mm;平行抽斗式接虫盒,长135mm、宽140mm、高220mm;设计寿命:>5年;控害面积:30~60亩;太阳能电池板30W,24Ah免维护蓄电池,充满一次电可连续工作20h。

上一篇:果园施用沼肥既增产又绿色 下一篇:“三沼”在温室大棚蔬菜上的综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