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07-26 03:13:14

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摘 要: 路线设计是公路工程设计的基础和灵魂。对于山区高速公路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而言,路线设计对工程造价更是有着决定因素,凸显重要。本文结合漳龙、邵三、龙长高速公路的设计实践,提出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之浅见。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 路线设计 总体设计 

1 前言

随着高速公路逐渐向山区延伸,其所在区域复杂的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导致了山区高速公路的路线设计、总体设计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且明显地区别于平原区高速公路;山区高速公路的工程规模大、路基宽度宽、服务设施齐全,亦远非以往的山区低等级公路所能比拟。因此,如何准确地把握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难点,合理地掌握技术标准,灵活地布设线位,不仅关系到公路的使用功能、服务水平,也是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营成本的关键,迫切需要加以认真研究和探讨。本文结合漳龙、邵三、龙长高速公路的路线设计实践,谈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一些体会。

2 更新设计理念,把握路线设计的关键

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要求我们在继承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设计理念要有所提升,设计思路要有所创新。

2.1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理念

(1)把握总体设计的理念,达到辩证的统一。

不管是我们的习惯做法,还是有关规范标准的条文规定,高速公路的路线是"纲",桥、隧、交叉附从于路线。所有这些,并不是说构造物位置选择的合理性、设置的经济与否等属于次要的地位而不去充分地研究;而是将这些问题或矛盾"拜托"给了路线组。在进行线位的布设过程中,需要充分研究诸如路基横断面的位置及形式的选择,桥梁轴线的选择,隧道的形式、轴线位置及洞门位置的选择,交叉的位置及形式的考虑,对环境的破坏程度等等,并且将所有这些问题(或称之为"矛盾")作为各控制因素,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条件进行综合地、全面地分析,筛选出哪些是主要的、要充分考虑的因素,哪些是次要的因素,然后抓住"主要矛盾"、兼顾(有时或是"牺牲")"次要矛盾",最终布设出总体上经济、安全、合理的线位。

(2)尽可能避免高填深挖、缩短隧道长度。

高填深挖段落多、边坡高、桥隧占路线里程的比重大,是山区高速公路给人们最直观、最深刻的印象,也是直接导致造价高昂的重要因素。

高填深挖路基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的破坏,而且其安全性、耐久性也令人忧虑不安;而隧道不仅造价高,而且隧道尤其是长隧道的通风、照明、消防等增加了运营养护费用。因此,"以桥梁取代高路堤,以隧道取代深路堑,以隧道群取代特长隧道,在可能的情况下调整线位以桥换隧"的思路(如图2所示)应贯穿平、纵面布设的始终,反复优化线位,以降低工程造价、更好地保护环境。

 2.1.3 合理掌握线形指标,忌"左"防"右"。

由于公路发展的进程是从等级公路(含山区等级公路)发展到高速公路,而高速公路又从平原区延伸至山岭区,如此的发展进程难免会干扰我们对山区高速公路线形指标的掌握。其表现为,一是习惯于平原区高速公路的"大手笔",追求高指标,结果造成工程量大、造价高、与地形及自然景观不协调;二是受缚于山区低等级公路的思维定势,"畏手畏脚",不敢合理地设置隧道、高架桥,极限指标、低指标采用过多,造成工程数量节省有限而公路的使用功能、服务水平却大大降低。为此,山区高速公路线形指标的掌握要谨防这两种思想导向,积极把握地形、地质特点,综合选用能保证服务水平且均衡、连续、适应地形的技术指标。综合几条山区高速公路的实践,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 当出现较高和较低指标时,要分别通过降低指标和改善指标验证其适应性、合理性;    ② 一般情况下,采用超高值为2%~4%的平曲线半径。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方可采用极限值;    ③ 连续上下坡的缓和坡度应控制在2.5%以内;    ④前后段落的指标要均衡、连续;    ⑤ 平曲线占路线总长控制在60%以上,竖曲线占路线总长控制在40%以上。

2.2 山区高速公路设计的关键

2.2.1合理安排纵坡越岭

山区高速公路往往需要在集镇附近设置互通,而这些集镇往往都是四周群山环绕,集镇间关山阻隔。以龙长高速公路龙门至涂坊段为例,段落内的龙门、古田、蛟洋、新泉、涂坊互通均处在高程较低的山谷之中,两互通间为博平岭玳瑁山脉南端的群峰所分隔。因此,克服高差是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要点,如何合理地安排纵坡越岭、并据此选择合适的平面位置是节省工程造价的关键。

2.2.2安排纵坡越岭、选择平面位置的方法及步骤

安排纵坡越岭、确定平面位置的方法可以借鉴以往山区等级公路"放坡定线"的做法。具体步骤为:

(1)按2%~3.7%的平均纵坡,找出大段落的控制高程。确定长大隧道的位置、进出口标高,确定互通的跨越形式、标高;

(2)根椐地形情况,逐段放坡,计算出一定间距(或50m,或100m)的控制高程;

(3)根椐逐点的控制高程,结合横断面的布置,得出一系列平面控制点;

(4)采用"曲线法"定线,使得平面线位尽量多地穿过或靠近这些平面控制点。当然,对于一些过于离散的、或突变的点可以舍去,也就是说,这些区段是需要设桥梁跨越或隧道穿过的;

(5)进行纵断面设计,对不理想的段落再重复第(2)~(5)点的工作,如此反复直到得出较为经济合理的平纵面。

3.1 拓展路基设计的空间,根据地形灵活地布线

平、纵、横组合是路线设计的最基本原则,针对山区高速公路地形差异大的特点,应该拓展路基设计的空间、较准确地把握新技术,以合理的路基断面形式来验证线位的合理性、经济性,避免由此引起对线位的把握不定或舍去合理的路线方案。以下是几种对线位布设影响较大的路基形式。

3.1.1 高路堤、填石路堤

一方面,山区高速公路布线难以避免地出现高填方路堤;另一方面,大量的路基开挖土石方及隧道洞渣又需要在高填路堤利用、消耗。因此对于一些山凹、窄口的山谷,在采取稳定(包括沉降)及环保措施的基础上,允许科学的、合理的、经济的高填方路堤、填石路堤的存在。如在龙长高速公路选择了14个地处山凹窄谷有填方条件的工点(其中心填高为26~36m),经与桥梁方案比较,节约造价约90~1150万元。

3.1.2 陡坡路堤

当路基填方范围受到限制,或路基大量借方,而段落前后或为避免隧道、或为避免深挖路堑等因素而不允许压低设计标高时,可考虑采用加筋陡坡路堤,以达到路基稳定,适应狭窄地形,减少路基借方的目的。漳龙高速公路龙岩段三期工程的陈坑尾、湖洋、新祠段在紧临319国道的狭窄地形内,以提高设计标高设置3段加筋陡坡路堤,换取1座325m的隧道、3座计697m的大桥,节省造价近3000万元。

 4 结束语

其实路线设计没有一个绝对的、固定的模式和方法可遵循。笔者认为,本质上说,路线设计是综合多种影响因素基础之上的矛盾妥协,也就是说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或牺牲次要的矛盾以达到辩证的统一。

上一篇:浅谈电力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技术 下一篇:利用VBA实现Excel与CAD相结合自动绘制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