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围手术期护理

时间:2022-07-26 01:57:42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5-0181-01

【关键词】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围术期 护理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由于幽门环肌增生、肥厚,使幽门管腔狭窄而引起的机械性幽门梗阻。我院自2008年06月―2010年3月对25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实施幽门环肌切开术,对此类患儿在围手术期我们采取了有效的护理对策,减少和预防了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儿术后康复,提高了患儿生存质量。对本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5例患者,男17例,女8例,年龄11-82d,平均34d,22例入院时体重低于正常同龄儿,其中17例有较明显的营养不良,喷射性呕吐最多见,共24例,见胃型与胃肠蠕动波者分别为19例与17例,脱水18例,贫血13例,超声检查均发现幽门管狭窄、管壁增厚、钡餐造影检查均发现幽门区呈鸟嘴样改变及幽门梗阻。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远期效果较好。

2 术前护理

2.1 一般护理 围手术期患儿生理状态不稳定,对某些剧烈的变化如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是致命的。因此,本组患儿除详细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同时加强对、呕吐物的观察与护理,尤其对呕吐频繁的患儿,宜严格注意的摆放,并及时吸出口鼻腔分泌物及呕吐物,防止误吸或窒息。对呕吐较轻的患儿,可给与少量喂奶,但由于新生儿胃呈水平位,且韧带松弛、贲门括约肌发育不良,加之幽门不同程度梗阻,更容易溢奶和呕吐,因此喂奶时要抱起头高位,喂奶后给予轻拍背部至胃中气体溢出方可侧卧,以减少呕吐、防止误吸。新生儿体温调节机制发育不健全,常以环境温度维持体温[1],故室温应保持24~26℃,湿度55%~65%,月龄较小患儿宜放在暖箱内或远红外线辐射台上。

2.2 营养支持 由于患儿不同程度地高位消化道梗阻,常出现反复呕吐、消瘦、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加之小儿期肾功能不如成人健全,其体液调节功能极易受疾病和体外环境的影响而失调[2]。因此术前应准确评估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失液量,严格选择液体成份,积极矫正患儿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静脉给予足够的热量、水分,维持正常血糖,必要时输血浆、白蛋白、氨基酸、脂肪乳剂等,积极改善患儿全身情况。

2.3 胃肠准备 由于患儿不同程度的幽门梗阻,常有胃潴留,故术前一天或手术当日进行胃肠减压或温水洗胃,以减少胃内压,减轻或清除胃粘膜水肿,恢复胃壁正常弹性。术前4h停止喂奶和给水,并留置胃管,动作宜轻柔。

2.4 给予患儿家属心理支持 患儿家属对医院的特殊环境及对此疾病缺乏认识。从而对手术易产生恐惧、紧张心理,因此对患儿应温柔、体贴,对其家属要耐心和蔼,做好术前解释工作,讲解手术的必要性,以取得家属的积极配合。

3 术后护理

3.1 保持呼吸道通畅 由于新生儿气管和支气管狭窄,黏膜脆弱的生理解剖特点,加之术前频繁呕吐,术中气管插管对呼吸道的刺激等因素,术后患儿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因此,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症是保持手术疗效的重要环节。术后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根据血氧饱和度监测确定是否间断给氧;定时翻身拍背,尽早抱起患儿活动,适当刺激患儿哭闹;术中及术后早期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3.2 生命体征的监测 患儿经麻醉或手术刺激,极易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有时会血压下降,心率增快或减慢。故回病房后即刻给予心电监护,密切注意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动脉血气各项指标的变化,每15~30分钟记录一次,24~48小时平稳后可逐渐停止。

3.3 保暖,加强基础护理预防感染 由于小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对低温和高温的耐受性很差,麻醉或手术期间经常会出现体温变化,体温过低时影响患儿代谢及血液循环,甚至发生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3],影响机体恢复及伤口愈合。因此,低体温时及时保暖,体温过高及时采取降温措施。月龄较小患儿术后应置远红外辐射暖箱,保持环境温度的恒定。严格无菌操作,各项护理操作前后均需认真洗手后,防止交叉感染。加强口腔护理,每日口腔护理2次,预防鹅口疮的发生;加强皮肤护理,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每次大小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红臀处应用护臀膏,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加强肺部护理,,采取合适的,防止呕吐物误吸或食物反流,加强翻身,轻拍、轻叩、轻按摩,防止肺不张或肺炎的发生。

3.4 饮食的护理 术后持续胃肠减压12~24h,有黏膜损伤者术后胃肠压时间应延长。一般病例术后第一天喝糖水,每2h一次,每次10~20mL,喂2~3次无呕吐后试喂半奶量,于3~5天内加至正常日需量。对术后仍有呕吐的患儿,应适当推迟进食时间,在试喂期间切勿过急过快,以免诱发呕吐。

3.5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继续纠正营养不良,促进切口愈合 患儿术后禁食或少量进奶期间,应按照正常日需量补充液体和电解质,由于术后切口裂开与患儿本身的营养不良或贫血等有关,术后应继续补给适量全血或血浆,也可输入白蛋白,以求进一步改善全身情况,促进切口早日愈合,巩固手术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 田玉科.麻醉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26

[2] 沈晓明.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6-37

[3] 李占魁,徐尔迪,吴培云.早产儿胃肠功能与合理喂养[J].陕西医学杂志,2003,32(4):328-329

作者单位: 317000 浙江省台州医院临海院区小儿外科

上一篇:对能自行翻身的卧床病人发生压疮的原因分析和... 下一篇:甲地孕酮在晚期肿瘤患者化疗中作用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