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应用题教学看防止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化的策略

时间:2022-07-26 12:49:41

从应用题教学看防止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化的策略

摘 要: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以及数学理论经过相应的概括之后所产生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对其本质的认识。应用题的教学应与实际相结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化;策略

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理念离不开应用数学的能力,学生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以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所以说,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应当注重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以下从应用题的教学以及如何防止数学分化方面进行分析。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探析

1.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具体的题目做具体的分析,重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重点在于对题目的结构进行细致的分析,比如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对题目的隐形条件分析上就与成绩较好的学生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用一些可以观测的教学方法使所教授的内容更加形象和生动。

2.留给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学习来说,教师的帮助与引导固然重要,但是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也很重要。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给学生留出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对问题进行思考。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在课堂上不停地灌输知识,学生很少或者几乎没有自己的思考空间和时间。

所以说,新课改的背景之下,数学教师应当尽力改变这种教学局面,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以及积极探索的能力和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进而使学生更加主动和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所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学生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尊重学生,爱护学生。

3.加强策略训练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教学来说,一般有以下两种教学策略:一种是灌输型,就是教师将数学知识或者是解题的方式灌输、传输给学生,这种方式一般会在短时间内对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有所提升。另一种就是渗透型,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不断地渗透解题的模式和解题的思路,在这种训练方式之下,学生往往会举一反三,自己掌握住其他更多解题的策略。

二、防止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化策略

1.贴近生活,将数学生活化

小学生通过对数学的学习,要对基本生活知识、基础性的数学思维方法有所掌握,并通过这些方法来观察社会以及分析社会现象,进而对数学的本质以及真正的价值做到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是能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以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是新课改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教材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数学学习方式。

2.鼓舞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应当以学生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将学生作为可以进行自主学习的个体,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激励,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努力将日常生活内容与教学活动紧密相连,不但要注重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应当注重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并运用数学问题对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进行解决,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对于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只有不断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对生活进行思考和认识,才会使学生的整体数学素质得到不断的发展。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地对学生自觉阅读的能力进行培养,将数学与阅读真正结合起来,由于阅读可以将无意的注意转化为有意的注意,所以也就能将乐趣转化为志趣,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对学生养成认知能力、提升应用题解题能力和运用应用题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总的来说,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应当更多地关注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的生活实践中去,对问题进行发现和思考,只有这样才会真正树立起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意识,真正做到防治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分化,进而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

参考文献:

邢宇.谈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7(5).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繁荣小学)

上一篇:谈形体训练和大专生素质教育 下一篇:改变世界,从每一次与小女孩的谈话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