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博物馆设计探讨

时间:2022-07-25 08:39:46

永川博物馆设计探讨

摘要:博物馆是一个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它应该是非营利的,对公众开放的,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保护;艺术价值;设计

永川博物馆的建设,就是为永川的历史、文化进行保护,并将其展示,发展提供的一个场所。

1、引言

2009年开始收到永川博物馆设计的任务。既然要做博物馆,就必须对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城市建设等有所了解。

永川位于重庆西部,介于成都、重庆两大城市之间,历来是重庆西部和川东面地区重要的商业物资集散地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永川辖区面积1576km2,总人口108万余人,非农业人口25.6万人。自唐代大历11年置县,历经1200个春秋。其中永川恐龙、石松化石闻名世界。另外永川茶文化、石文化、竹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通过某部电影后,永川的茶山、竹海更是成为全国人民熟知的旅游景点。另外永川也是中国国际象棋队、中国跆拳道训练基地。

任务书要求博物馆建筑包含“三馆一院”的功能,即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和棋院。能体现永川千年历史,能容纳恐龙,石松,竹子等等的展示。

2、项目介绍及设计理念

2.1 项目概况

重庆市永川区博物馆片区规划用地位于永川城市中轴线兴龙大道尽端,距成渝高速公路开口仅800m,所在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用地北临茶山竹海旅游景区,西南侧为高等教育用地,东南侧为昌州古城用地,东侧为上茶山竹海景区的旅游接待中心用地。整个用地周边控规定位为“文史博览区”,规划用地面积约3.93hm2。

重庆市永川区博物馆方案设计要求是“三馆一院”,即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和棋院。总规划建筑面积为19943.18m2,其物馆6875.4m2,档案中心4863.1m2,图书中心5917.81m2,棋院750.74m2,共四部分。

永川以其“茶、竹、石、龙”自然资源闻名遐迩,历史文化资源也源远流长。永川古称“昌州”,素有“海棠香国”之美誉。因附城三河汇碧、形如篆文“永字”而得名。自唐代大历11年置县,历经1200个春秋,东汉石天禄、汉代画像、宋代石窟、唐宋汉东城遗址、明代摩岩造像和白莲教残部遗址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并有“九宫十八庙”之称、堪称“祠堂博物馆”的松溉名镇。

2.2 规划设计宗旨

(1)寓教于乐:力求将博物馆片区规划为以博物馆为主体的文化区及市民广场休闲区。

(2)绿色环保:充分利用其珍贵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协调基地及周边环境的内部联系,将馆区与风景区整合为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

(3)承前启后:注重从当地深厚的人文史沉淀中提炼出其精华,将文化、自然的魅力融入到功能的建筑环境中,创造一个再现历史的新的人文景观。

2.3 规划目标

本次规划目标为塑造城市地标,弘扬永川文化。整个区域由四功能块组成,即:博物馆、图书中心、档案中心和棋院。总体建筑以兴龙大道城市轴线且垂直于主干道为中轴布局,形成一组均衡的市级公共文化建筑群。建筑群通过坡顶、材质和色彩等语汇达到整体的和谐统一。最终希望那个博物馆能够拥有以下特点:

(1)透过建筑不仅反映中国建筑的精美,同时也透射出中国文化的璀璨夺目。

(2)透过合院布局反映中华民族和气、和谐、和善的“和”文化。

(3)通过建筑透出一种恢宏大气、博文藏山的精神,透射出宁静致远的书卷气。

(4)通过建筑反映地域建筑特色与文化。

2.4 规划设计要点

总图:整个总图布局以博物馆中轴均衡构架,为减少城市干道对景建筑的正向冲击,城市兴龙大道和博物馆通过馆前城市广场在轴线上做适度转换。

博物馆和档案中心居中为轴,呈三个递进式院落围合布局。图书中心和棋院分列两翼,以中国庭院型式布置,形成一组气势宏大的古建筑群。广场以现代型制布置,广场内按不同功能设置具有永川色彩和历史内涵的休闲绿化空间。

风格:博物馆整体实际上是一个共建筑群,根据其重要性我们将博物馆居中靠前布置,档案中心布置在博物馆北端,建筑群层层叠檐升起的动感,具有一种气势,体现了层层绚丽的历史波澜;又意喻重重叠叠涌向新高度的波澜壮阔新的辉煌未来。也希望立面上采用全古建筑风格把参观者带入到消失的历史长河中。

3、项目情况介绍

由于博物馆由“三馆一院组成下面就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棋院的设计分别进行分析。

3.1 博物馆

3.1.1 建筑造型

博物馆,建筑以远山为背景,溪流水体为前景,配合66大顺汉白玉石柱,透射出独特的博览建筑气质。俯瞰博物馆,三个合院层层递进,一座错落有致、翘角飞檐、古色古香的建筑呈现在眼前。

3.1.2 功能布局

建筑共二层。一层为自然博物展厅,含恐龙展、竹展厅、石松展厅、茶展厅等;二层为人文历史博物展厅,含前言区、远古区、古代区、现代区、当代区等展厅。

3.1.3 参观流线和空间组织

游客从广场通过地面镶嵌永川书法石刻及摩崖石刻的林荫大道进入博物馆大厅,往左进入自然博物展区。自然博物展区围绕两层高的恐龙厅展开,四周布展石松、茶、竹展厅。通过自动扶梯进入二楼人文展区,人文展区围绕中央庭院依次展开,最后可通过自动扶梯回到大厅结束参观。

3.1.4 材质与色彩

建筑外立面主要采用石材、木材、青砖、深灰色筒瓦材质,色彩稳重大气,力求体现博物馆气质,同时与周边自然环境协调。

3.2 档案中心

3.2.1 建筑造型

在设计中,为在有限用地范围内集约用地,同时为形成一个气势雄浑的建筑群体,将档案中心和博物馆整合为一个共同的建筑群,档案中心布置在博物馆北端,建筑群层层叠檐升起的动感,具有一种气势,体现了层层绚丽的历史波澜;又意喻重重叠叠涌向新高度的波澜壮阔新的辉煌未来。

3.2.2 功能布局

档案中心建筑共3层。负一层为档案库和辅助用房等;一层为档案库技术用房,二层为档案阅览室。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简洁。

3.3 图书中馆

3.3.1 设计构思

康熙58年,任知县创办桂花山书院,后改名为锦云书院,今重建锦云书院以永川传统合院为创作的原型,通过院落空间组织建筑形态和功能流线,通过空间的叠加与交错形成了丰富的平面形态与空间感受,营造出图书中心所特有的古韵、典雅的艺术氛围。

3.3.2 功能布局

建筑共四层。负一层为书库和辅助用房;一、二层为大厅、报告厅及各分类阅览区等;三层为特藏书库及公共阅览区和办公区。

3.4 棋院

3.4.1 设计构思

对弈者,下棋也,故又名日弈云棋院。采用传统永川民居的院落围合空间,使棋室与比赛厅在空间商上既相互分离,又通过院落半围合的空间联系,动静自然分区。

建筑造型一采用巴蜀传统民居的坡屋顶,大小组合,高低错落。

3.4.2 功能布局

棋院一层为比赛大厅和对外棋室,二层为对内训练棋室和办公用房。

4、结语

向博物馆这类的公共建筑,其设计过程是相当漫长的。首先,我们要找寻纪念建筑所纪念东西的价值所在。每个城市,每个地域,每个方向都有不同的文化内涵。甚至我们所理解到的文化和历史是否能真实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这都需要不断的探索。只有当我们充分的融入到了当地的文化和历史当中,我们才具备创造这类纪念建筑的基础。永川博物馆在不断的摸索,尝试,沟通后最终得以设计完善。博物馆现在还在建设当中,希望博物馆的建成能真正实现我们建设它的初衷。

上一篇:企业新员工培训中存在的误区与改进措施 下一篇:坚持保教结合原则做好保教配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