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激起课堂的浪花

时间:2022-07-25 06:27:42

追问,激起课堂的浪花

追问是教师对学生答问结果中表现出来的问题的一种有效处理方式,是对学生回答的进一步提问。

追问有两种重要的价值取向:一是指向学生的思维深度,要求不仅知其一,又要能知其二;二是指向学生的思维过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追问运用得当,对于学生明确自己的想法,提高自己思维活动的完整性、准确度,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具有独特的价值。

一、在意外生成处追问——生成精彩

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教师预设之外的生成,如果教师能够借机发挥,把握住意外生成中的教学契机,发现生成与教学预设间的联系,进行追问、引导,课堂定会因为意外而精彩。

如一位教师执教《百分数的意义》一课,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汇报交流课前收集的百分数,并尝试说一说这个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课上,一个男孩出示了他在网上收集到的资料:姚明2007年投球的命中率为50.7%。

教师第一次追问:这个50.7%表示什么意思?孩子回答:50.7%表示姚明投了100个球,进了(稍微停顿了一下)50.7个球。教室里一片哗然。教师笑了笑,没有评价,而是把目光投向学生。有学生马上站起来说:怎么能有0.7个球,应该表示姚明大约进了50个球。又有小手高高地举起:用四舍五入法,姚明投了100个球,大约进了51个球……学生面面相觑,一时陷入困惑。

教师第二次追问:姚明是不是只投了100个球?有孩子好像悟到了什么:50.7%表示姚明如果投了1000个球,进了507个球。孩子们似乎觉得解决了0.7个球的问题。

就在孩子们有些得意之时,教师第三次追问:刚才那个孩子用了一个词“如果”,用得非常好,大家想一想2007年姚明是不是只投了100个或1000个球?学生毫不犹豫地说:肯定不是!

教师第四次追问:那么命中率50.7%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片刻的思考后,学生豁然开朗,纷纷举起了手。教师叫起了那个提供材料的男孩。这次,男孩充满自信地说:命中率50.7%是姚明2007年中球的个数除以投球的总数得到的,不表示具体的量,所以不能说投中了50.7个球。

对学生收集到的姚明2007年投球的命中率这条信息,教师事先并不知道。当学生说出“姚明进了50.7个球”时,学生的表现反映了他们当前的认知状态和思维方式。教师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课堂生成资源,并没有轻易评价和随意处理,而是沉住气及时调整了教学预设,将这个有价值的信息纳入教学环节。随即,教师放慢教学速度,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不断的追问,引导学生去争论,把课堂上生成的信息加工成阶梯式攀升的问题,学生通过讨论、争辩,产生自悟,最终达成共识——50.7%只表示中球的个数和投球的个数的比较关系,不表示具体数量。在教师的追问下,质疑和解疑自然舒缓、水融,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在出现错误处追问——巧妙纠正

“理想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中出错时不应以一个“错”字堵学生的嘴巴或亲自把正确答案双手奉上,而应解读错误,帮助学生弄清产生错误的原因。很多时候可将否定隐藏在巧妙的追问中,通过追问的语气、追问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认识并纠正错误。

例如有这样一个教学相遇问题:“甲、乙两地相距26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另一辆每小时行70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教师要求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学生列出了两种不同的解法:(1)260÷(60+70)(2)260÷60+260÷70针对这两种情况,追问:“这两种解法到底哪个正确呢?”有学生认为都正确。于是就请他们把这两种解法的答案求出来,一会儿,很多学生发现答案不相同。这时再追问:“答案怎么会不相同呢?找找原因,是不是计算错了?”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发现计算没有错误,260÷60+260÷70是错误的。因为除法没有分配律,260÷(60+70)不可以转化为260÷60+260÷70的,这样转化,会改变计算结果的。如果一开始就对“260÷60+260÷70”这个算式置之不理,就不会形成“百家争鸣”的场面,学生的灵性也会被我们悄悄地扼杀。正是这适时的“追问”坦然公开了学生的错误过程,在这错误的经历中,学生对自身错误理解就会更深刻、记忆就会更牢固。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在学生的错误之处适时地追问,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阐述自己的想法,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掌握正确的纠错方法,从而使教学更有效。

三、在缺乏深度处追问——水到渠成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或多或少地会通过预习或耳濡目染无意识地记住某些内容,造成“我已经会了”的假象。而事实上,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只是流于表面而没有真正理解。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操作体验活动让学生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如教学《长方体的体积》一课,教师在出示课题后,学生一下炸开了锅。“太简单了,我早知道了!”“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诸如此类的声音此起彼伏。面对此情景,教师马上追问:“很好,长方体的体积的确是这样计算的。那么你能说说为什么长、宽、高相乘的数就是它的体积吗”?热闹的场面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接着,教师就引导学生进入操作探究阶段,在一系列的操作、验证和交流过程中,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了长、宽、高在公式中的意义。上述教学过程虽出乎预设思路,但合乎教学流程,学生既然自发地吹起“东风”,教师不妨来个“顺水推舟”,抓住切入点进行重点追问,用学生的所想、所做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数学。

四、在课堂探究处追问——生出精彩

探究是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生探究过程中适时追问可以促进探究的深入。那何时进行追问,追问什么才是有效的呢?下面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为例,展示在探究中追问的精彩。

片段一:

(例题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子和1个大杯子,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积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积各是多少?)

上一篇:日本新订高中理科课程标准的特点及启示 下一篇:从“校本课程”到“本校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