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房发生差错事故原因及对策

时间:2022-07-25 06:21:02

医院药房发生差错事故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 药房;差错事故;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a)-094-02

医院药房是医院为病人服务的一个重要部门,其担负着药品的请领、调配、发放、保管及药物咨询服务,负有监督和指导病人安全、有效、合理使用药品的责任,是药师和病人面对面进行交流的主要场所。药师自身素养、业务水平、工作责任心及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利益和用药安全,同时也代表医院的形象和声誉。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药房的工作职能正由原来的“药品供应型”向“药学服务型”转变,在药物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门诊药房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1发生差错事故的常见类型

Lilley LL[1]把用药差错常见类型归纳为以下10个方面。①医生处方不当,包括药名、剂量、剂型、浓度、途径、次数、用法等项错误;②算错剂量,未按医嘱剂量给药,而将药物剂量增加或减少;③随意给药,所用药物未经医生允许;④给药途径或次数错误,未遵循医嘱;⑤用药剂型错误;⑥给药时间错误;⑦备药方法错误;⑧药物服用方法错误;⑨使用变质的药物;⑩其他用药错误。

2发生差错事故的常见原因

2.1业务技术不熟

当前,我国的医药工业高速发展,新药层出不穷,药品知识不断更新。而与之对应的情况是,药师们被大量、繁重、琐碎的日常药品配发工作消耗掉大部分精力,而单位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活动,又不足以满足新形式、新变化的需要,对药师们的专业水平提高不大。知识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专业知识薄弱。求学阶段没有认真学习,对各种药品的名称、药性、作用甚至外包装等了解不多,对同药异名、异药同名、一药多名等掌握不深,以致在给病人配发药物时发生错误,甚至误导用药。

2.2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工作制度

没有明确的交接班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核对制度、药品质量检查制度有章不循或无章可循。没有上岗的准入制度,刚毕业的学生工作业务不熟练就上岗发药;实习生也发药,见到取药人多时就手忙脚乱,导致发错药、拿错药。不执行查对制度,分装药品时,不核对原装瓶与分装容器的药名、规格、数量。发药时不对姓名、床号,或者发药时,只对姓,不对名等。

2.3责任心不强

药剂人员不严于职守,马虎从事:不坚持制剂配方复核规定,质量检查不严格。不遵守医疗规范、错误识别病人身份、剂量算错并遗漏核对、输液泵故障、缺乏监测、药物储存不当、配制错误、流程标准化不够等等。

2.4 医生处方错误

处方书写潦草,书写内容模糊不清, 拉丁文或英文药名书写错误或不规范等[2]。药物剂型不写明。处方中仅写明某种药物的化学名或商品名、通用名, 但不写清楚所用剂型。抗生素的滥用、用法模糊、重复用药等。

3药房发生差错事故的几个特点

3.1时间特点

在交接班、节假日、午休、大小夜班发生差错的比率占总差错的40%[3],是发生差错的高峰期。

3.2人员特点

非专业人员、进修人员、刚参加工作、不安心于药剂工作者发生差错率较高。韦润莲等[3]报告,处方调配发生差错与职称有关,初级职称19次(63.4%) ,中级职称11次(36. 6%) ,高级职称为0。说明了业务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处方调配差错的因素之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提高药师业务水平可降低差错的发生率。

4防范药房发生差错事故的对策

4.1提高思想觉悟,端正工作态度

药学服务的对象是人,各项工作都直接或间接与病人健康状况,甚至与其生命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每位药学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严肃认真,细致谨慎,一丝不苟,准确无误、严格地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任何不负责任、马虎敷衍,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对病人造成损害。要做到对工作,对事业极端负责,对病人极端热情,首先要有高尚的药学道德情操,对生活充满信心,对人民健康充满责任心和同情心。极端负责的精神是药学人员与病人建立高度信任,与同事之间精诚团结,紧密协作的主要因素。只有这样,在药学的实践中,才能杜绝、避免因责任心不强所致差错的出现。

4.2加强管理

对药剂人员要实行定岗、定人、定职、定责。认真制定、推动、执行操作规范条例,做到“三查五对”,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巩固双复核制度的基础上,查处方、标签、剂量;核对药品数量、有效期限等。工作中,要做到“唱收唱付”,精力高度集中,避免差错的产生。加强药品有效期和质量的管理。定期做好药品的质量检查,对近效期药品、易变质药品,应着重做好登记工作,以确保所调配的药品安全有效。对于外包装相同、品名相同而剂量不同的药品,应当分开放置,并做好标识。

4.3 组织药学人员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药学知识和药物品种日新月异,而不少药学人员知识缺乏、经验不足,因此,要求药学人员努力学习和工作,扩大知识面,掌握更多更新的药学技术和相关学科知识,提高优质的药学服务。门诊药师的工作量较大,涉及的药品数量繁多,必须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丰富的药品知识、充沛的精力与体力等个人条件并与科学的管理制度、方法相结合,方能胜任。定期开展医药基础知识、新药知识、临床医药学信息等方面的培训、通报活动,拓宽知识面,促进知识的更新,有步骤地提高门诊药品调剂人员的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Lilley LL,Guanci R.Getting back to basics[J].Am J Nurs,1994,94(9):15-16.

[2]常明.用药差错防范[J].继续医学教育,2007,20(28):44-47.

[3]韦润莲,钟小斌,杨玉芳.门诊处方调配差错情况分析与防范[J].广西医学,2007,29(7):1062-1064.

(收稿日期:2008-03-31)

上一篇:惠城区2005~乳腺保健门诊监测情况分析 下一篇:试卷分析是题库建设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