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 树立科学的学生观

时间:2022-07-25 05:29:36

以生为本 树立科学的学生观

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倡导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创新能力的提高,倡导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所以,在教育领域,以人为本就是要以生为本,并把以生为本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这是科学发展观对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那么,如何做到“以生为本”,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呢?

1.以生为本,就要把学生当成完整的人。

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但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长期的学校教育工作中,有些老师重智育轻德育,重做事轻做人,重理论轻实践。在这些教师头脑中,学生并非完整的个体,而只是片面的学习机器,以这种观念和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无疑会有很大的缺陷。

回过头来检视一下我们的基础教育,是把学生当做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的吗?我们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评判学生的标准却常常只有一个,那就是智,是学习成绩。这种学生观,自然培养不出健康的公民。去年10月,中央电视台《看见》栏目播出了对16岁博士张炘炀的专访《长大要成人》。在专访中,张炘炀发出疑问:“我博士出来,我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博士毕业有用吗?博士后毕业有用吗?”他表示,如果父母不给他全款在北京买房,他就不参加论文答辩,也不考博士了。这样的学生智育超群,一定是我们很多老师、学校的骄傲,但很显然这只是畸形教育的结果。如果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注重以学生的全部为本,又怎么会出现这样畸形发展的学生呢?从挥刀对准寝室同学的马加爵,到开车肇事之后杀人的药家鑫,这样的教训还少吗?

2.以生为本,就要承认学生是不完善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但同时也是不完善的人。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不完善是必然的。对此,教师要平心静气的接受。有人曾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一个不完善的人,带着一群不完善的人逐步走向完善的过程。老师也是不完善的,更何况作为未成年人的学生呢?学生的不完善正好说明学生是个发展的人,是个有潜力的人,是个需要我们去呵护、去宽容对待的人。教师应该学会以发展的动态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着信心,不能以学生目前的表现而断言其将来的发展,更不能因学生发展的一时停滞甚至倒退而对学生另眼相待,或失去信心。我们要时刻牢记陶行知的告诫:“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3.以生为本,就要认可学生是有个性的人。

以生为本,承认学生的不完善,就要接受学生的差异性,认可学生是有个性的人,并去尊重学生的个性。有的教师总是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要求学生服从自己;有的老师动辄训斥学生、惩罚学生;有的老师采取高压政策,认为这样就可以管住学生。有个比喻是用来赞美教师的,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可是我们印象中的园丁是怎样的呢?是不是常常拿着一把大剪刀,看到花木有旁逸斜出的就一剪子下去,努力让所有花木按一个标准生长?我们有些教师,也是如此,看不得学生与众不同,特立独行。

不久前,我看到一则新闻,浙江永康一所中学,有位高三女生想向同学们介绍有关汉服的知识,就穿着古代宽大的汉服进入校园,结果被学校以禁止穿奇装异服为由强制要求该女生换装。看完这则新闻,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教育本该是包容的,说了这么多年“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怎么会被一件小小的汉服、一个文弱的女生吓坏了呢?我们的教育培养出了众多的乖乖仔,却扼杀了更多有个性有棱角的人才奇才天才。以致有人说,中国的教育像复印机,一批一批一代一代地复印人才,每个时代可能用的纸张不同,但是本质上没有不同。

我们的教育应当是“创造一种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克服按统一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学生。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成为不同领域内学有专长、有所成就的人。

4.以生为本,就要突出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尊重学生个性,就要把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孩子。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教师只要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的学生观,就会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扮演着不可替代的、绝对权威的角色。在学生眼里,教师几乎有着绝对的权威,他们不敢、不能、甚至没想过“违抗”。在我国古代,著名的儒学大师韩愈曾给教师下过一个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定义将教师置于主体中心的位置,却是与新时期教育理念所不同的。最高境界的教育不是传授,而是唤醒。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个著名的石匠师傅。在苏格拉底很小的时候,有一次,他的父亲正在雕刻一只石狮子,小苏格拉底观察了好一阵子,问父亲:“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塑师?”父亲说,“以这只石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这只狮子,我只是在唤醒它!”我们的教师,就应该像苏格拉底的父亲那样,将学生心中沉睡的主观能动性唤醒,将学生从教师权威的误区之中解放出来,让学生自己去求知,去获取。只有这样,学生将来即使是离开了老师,也能照样获取知识、提升能力。而这正是终身教育观的体现。以学生的一生作为教育的目标,不正是以生为本的体现吗?

总之,教育要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必须以创新的观念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在教育领域里创先争优,就应该在更高层次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牢固树立起以生为本的科学的学生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富有创造个性的学生去塑造完善的自我、成功的自我,推动科学发展观在学校的深入贯彻落实,推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长沙市周南中学)

上一篇:那山,那树,那学校 下一篇:新西兰中学注册教师专业标准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