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网 第11期

时间:2022-07-25 04:47:10

万维网之前

在万维网出现之前,人们是怎么在网络上查询资料的呢?目前,世界上还存在着为数不多的为公众提供服务的Telnet服务器,大家可以试着使用Telnet客户端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一般会自带),体验一下原始的“网络冲浪”。例如,用Telnet登录服务器,查看全球主要城市的天气实况(如图1)。

实际上,若不使用浏览器,也可以直接用Telnet客户端访问到网络上的Web资源。

1.启动Telnet,以Windows XP操作系统为例,在开始菜单里点击“运行”,输入“cmd”,开启命令行终端,输入命令:telnet 80 (表示登入万维网联盟的网站“”服务器)。

2.输入命令:GET/HTTP/1.0 (表示获取根目录的默认文档),然后连续点击两次回车,就能获得网站上的文档资料了,其实就是网站首页面的HTML代码。

这个例子所模拟的,是利用HTTP1.0协议获得网站资料的过程(如要通过HTTP1.1协议获得网站资料,过程更复杂一些,这里就不展开叙述了)。通过以上实验,大家可以反观浏览器的便捷之处——它不仅仅登入服务器获得文档,而且还通过解析文档中的特殊标记,将该文档以对人类更友好的方式呈现出来。

古董浏览器

世界上的第一个浏览器的名称就叫做“万维网(World Wide Web)”,在今天看来,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迷惑。这个浏览器运行在操作系统NeXTSTEP之上,虽然现在几乎没有用户还在使用这个叫“万维网”的浏览器上网,但它却仍然是计算机专家们的研究对象。

大家能够在线体验的另一个古董浏览器的名字叫“Line-mode”,访问浏览器模拟器网页“/emulator.htm”,然后就可以看见“Line-mode browser”的链接,点击进去,就会打开“Line-mode”浏览器,当然这只是一个用以体验的模拟器。

另外一个古董级的浏览器lynx可以很方便地安装在Windows或linux系统上,lynx是为非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设计的,下面就是用这个在线浏览器访问“”网站所得到的结果(如图2),虽然不能观看到图片,但可以很清楚地留意到“(NORMAL LINK) Use right-arrow or to activate.”这行信息,由此可见,超链接是一个HTML文档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有趣的是,“/yis/tools/lynx/lynx_viewer.php”这个网页里提供了一个在线的lynx浏览器,大家可尝试用它做一个有点诡异的实验,用自己平时使用的浏览器来打开这个在线lynx浏览器,然后通过lynx浏览器来打开某个网站。

在体验了使用telnet以及用古董级的浏览器上网的经历后,不妨天马行空地做一些面向未来的想象,人类梦想中的浏览器会是怎么样的呢?或者说,是否终有一天,浏览器将被更为便捷的工具所替代呢?

上一篇:记两个国培班的多元培训实践 下一篇:巧用“陀螺旋”动画制作数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