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动 9期

时间:2022-07-25 04:37:41

精神障碍重患将获免费基本公卫服务

作为我国首部精神卫生领域法律,《精神卫生法》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方针原则和管理机制,心理健康促进,精神障碍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精神卫生工作的保障措施,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的维护等做了规定。

《精神卫生法》要求,国家实行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制度。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可以依法免费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贫困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由政府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并可以得到优先医疗救助:符合条件者可获得最低生活保障。

国家向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评估和定期随访、必要的药物剂量调整和对症处理、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训练等康复指导、心理支持以及每年1次的健康体检。

公告特别强调,对流浪乞讨人员中有危害他人生命安全或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精神障碍患者,应实施救治。

持续治疗和康复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的重要措施,《精神卫生法》规定应建立向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康复服务的社区康复机构。

卫生计生委对此表示,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对患者负有照料和监护责任,不仅不应该嫌弃、遗弃患者,还要积极帮助患者接受治疗、进行康复训练,担负起照料和监护责任。社区康复机构应当为需要康复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场所和条件,对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医疗机构应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精神卫生法》中提及了心理咨询人员的责任和义务。除了法律规定外,在卫生计生委的公告中,对心理咨询做出了更加明确的限定。心理咨询可在用人单位、学校、医院、监狱等场所,以及社区或福利、慈善等机构开展:心理治疗则需在医疗机构内开展。此外,综合医院应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开设精神科门诊或心理治疗门诊,为患者服务。

(曹政)

半月

状元塑像,教育怪象

湖北未凤县某高中竖了一块雕像,雕像的原型是该校2012年高考中,以668分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杨某。学校称他开创了来凤教育的新篇章,书写了平民教育的神话。

在我们的价值体系中,竖碑立传塑雕像,是一种极高的荣誉。而考上清华,做了一回“状元”,是否就等于劳苦功高?而问题的要害更在于,为高考状元雕像,是对高考状元登峰造极的炒作,与倡导素质教育的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

虽然高考分数是高校招生的主要标准,但考分并不是评价的唯一尺度。考量一个学生的标准,理所当然要包括了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本领和综合能力等。然而因为炒作高考状元,人才评价的标准被模糊了,素质教育的呼声被淹没了。社会的“考分情结”也在这炒作氛围中被强化,导致学校为培养“状元”而片面追求书本知识,家长为培养“状元”而鼓励孩子死读书、读死书。

我不相信来凤县这个高中不懂这样的道理。接近事实的原因,显然是这个高中在“挂羊头,卖狗肉”,借状元塑像为自己贴金。这些年一些地方的高中,高考发榜后都会立马在校门口拉出“祝贺我校××同学被××大学录取”,“祝贺我校××名考生上本一线”等横幅,甚至还在媒体上做类似的祝贺广告。这些横幅或广告看似祝贺学生,其实自吹自擂。而这种“王婆式”的横幅或广告也有缺陷,就是只能应时而挂。现在未凤县这个高中为状元立雕像,无疑是将横幅或广告“雕像化”,或曰永久化。

来凤县这个高中校园中的状元雕像,与上了雕像的学生并没多少关系,与平民教育更是风马牛不相干,而只与“教育GDP”有因果关系,是“畸形政绩观”孵出的一个怪胎。

(奚旭初)

上一篇:会心一笑 幽默与笑话 下一篇:国产奶粉“最好” 为啥消费者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