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联想 丰富写作内容

时间:2022-07-25 02:40:11

运用联想 丰富写作内容

我们来听讲:

同学们,大凡触景生情的文章都是由联想产生的。那么,什么是联想呢?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叶圣陶、夏丐尊合著的《文心》一书,把联想称为“触发”。指出:“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

写作中运用联想有什么好处呢?

在写作中运用联想,能扩大选用材料的范围。我们根据中心的需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广泛地择取材料,灵活地进行构思,使文章内容丰富,达到形散而神聚的效果。在写作中运用联想,有利于抒感。自然万物,不仅孕育了我们的生命,而且给予我们许许多多的启迪。我们在与比较熟悉的事物进行对话时,能够解读出它的良好品质,并由此及彼,领悟与高扬人生所要追求的崇高与美德。

那么如何培养自己的联想能力呢?

一要向书本学习,积累丰富的知识。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教科书下册第一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运用联想手法咏物抒怀的美文。我们首先要通过认真研读,掌握文章的巧妙构思,领会语言的创意表达。在此基础上,课外多读一些运用联想手法写就的优美散文,并写一些感悟、赏析的文字,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为写好运用联想手法、丰富写作内容的文章打下基础。

二要向生活学习,储备形象的画面。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那么生机勃发,都是那么鲜活灵动,我们应该注意观察它们的改变过程,记录下它们的外在形象以及与众不同的外表特征,将其生动的形象画面通过日记形式丰富到自己的作文素材库里。

三要勤思精想,活跃思维。要对自然界中的万物有更丰富的解读,有更真挚的情感抒发,必须要养成勤思精想的思维习惯。杨柳是一种常见的树木,在常人的眼中,它有“知春”、“报春”的特点,因而它便成了春景的一种点缀,成为秀丽的象征。可是,作家丰子恺以独特的眼光,从杨柳“下垂”的特点发出联想,认为它不一味求高,永不忘根本。这种独具慧眼的联想,来自于丰子恺平时对事物的细心观察,对事物的奇思妙想。这对我们写作有很好的启迪。

我们来体验:

从以下三项活动中,任选一项,要认真观察,真切体验。

一、走进家乡的美景

我们对家乡的美景一定有一份浓浓的向往、依恋之情。请你走进家乡某一自然美景,感受大自然对心灵的呼唤,追寻心中的自然之梦。

二、选择家乡的事物

请你像《白杨礼赞》《石榴》《紫藤萝瀑布》的作者那样,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家乡事物,对其进行观察,了解与之有关的环境,以及它的外形特点,并进一步进行思考,挖掘它的内在美,由此触发,借物抒情。

三、感受家乡的泥土

泥土不仅孕育万物、繁衍人类,而且是我们的立足之本,生命之源。请你亲近家乡的泥土,感受家乡泥土的芬芳,感受泥土赋予万物的生机,感受泥土平凡而朴实、博大而厚重、默默奉献而不期回报的精神……

我们来交流:

嵇亚静(学生):一天,我看见小桃树开花了,地上零星地落着桃花,仔细看落花,发现旁边也冒出一个个绿色的小脑袋。哦,是小草,它们想围着桃花仙子跳舞呢。过了两三天,我看到好多的小草已经长出来了,嫩嫩的,绿绿的,它们是那样的神气活现。此时我爱桃花更爱小草的情愫涌上心头。请珍爱它们吧!――走路当心,脚下留情。

陈园园(学生):我在这片土地上长大,对它的感情也不浅。儿时,小伙伴们在一起,想要玩的游戏就是“过家家”。我们一起用泥土做起锅、碗、盆,还用泥土包饺子、包子。这听起来可能很好笑,可是我要说的并不是我们玩了什么,而是泥土给予了我快乐,让我拥有了一个快乐的童年。

华鹏程(学生):一阵雨后,我来到足球操场上,感到无拘无束:没有学习的烦恼,家长的唠叨。球场上的泥土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仿佛洁净着我的身体。我知道,那是泥土对我的欢迎。我脚踩着长着柔软小草的泥土,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那是大自然的声音吗?也许是吧!突然,我产生了一种想躺在泥土上的冲动,那感觉好像被母亲拥抱似的,眼前,似乎又出现我一脚踢球破门一瞬间的精彩。

我们来写作:

试以家乡的某一事物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我们来修改:

草 赞①(①题目改为“小草礼赞”)

陈 雪

草,恐怕是自然界最柔弱最渺小的生物了②(②这句改为:小草,在自然界看得见的植物中,恐怕没有比它更柔弱渺小的了),任何不经意的踩踏都能使它们香消玉殒,几千几万颗小草才能显现出一小片绿。但是,我却要赞美这柔弱的、渺小的草。

每年早春,最先出来报春的总是那不起眼的小草,一星点儿绿,一星点儿绿,告诉人们春天到了③(③将“一星点儿绿……到了”改为“一星点儿,一星点儿淡淡的绿,让人们得知春天来临了”)。它们那渺小的绿总是被忽视,于是它们更加努力生长,汇成一大片绿,一大片绿,来告诉人们春天真正到了④(④“汇成一大片绿……到了”改为“汇成一大片,一大片鲜嫩的绿,来告诉人们春天真正到了”)。草是春的使者,所以我赞美它。

草的生命力顽强到了让人惊叹的地步,一小块土,一个石缝乃至荒漠总有这小家伙的痕迹,它们在顽强地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直到那些坏家伙屈服,它们才高兴地把头探出来,望着这个耀眼的世界⑤(⑤“耀眼”改为“明媚”)。但是有些小草来到这世界一眨眼的工夫便又被无情地摧毁⑥(⑥“但是”改为“尽管”,“摧毁”改为“践踏”),但它们不泻气⑦(⑦“泻”改为“泄”),因为根还在,大不了重头再来,于是又重新开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赞美它顽强的生命力⑧(⑧“我赞美……力”改为“小草拥有让人敬畏的顽强的生命力,所以我赞美它”)。

草是一种美食――对于那些食草的动物来说。于是那些动物便撕咬着草的茎,残忍地把草吃进肚子里。草是吸尘器――对于我们来说。于是我们便不停地让草吸进那些有害的灰尘……但草丝毫没有怨言,我赞美草无私奉献的精神⑨(⑨“我赞美……精神”改为“小草无私地奉献,所以我赞美它”)。

……⑩(⑩这段内容为:小草不计较人们对于它们的评价是好是坏,它们都一笑置之,从不因为别人的偏见而去改变什么,从不因为别人的夸奖而洋洋自得,它们只专心做自己的事……为世界贡献绿色和一些生机,哪怕只有一点点,一点点就够了……小草拥有一颗可敬的平常心,所以我赞美它)

其实仔细想一想,在这个社会,还有多少人能像小草一样呢?他们总是为了一些小利争得面红耳赤,信奉“各家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只因一次挫折便自暴自弃,终日颓废。如果命运可以选择,我愿做一棵草,一棵坚强不屈无私奉献的春的使者――草!一棵平凡的草!(最后一节改为: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少数人总是为了一些小利争得面红耳赤,从不为他人着想,奉行“各家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生信条;或只因为一次的失败便自暴自弃,终日颓废;或只为了那一点荣誉,便弄虚作假,不择手段……他们与小草比不感到汗颜吗?我想:只要我们可以像小草一样,相信世界会大不一样的。如果命运可以选择,我愿做一棵小草,哪怕只有1分钟的生命,我也无悔,只因为我向往自己是一棵小草……)

家乡的泥土

彭珍欣

种子应该落入泥土,树根应该深扎在泥土之中,泥土虽平凡却在生活中必不可少①(①“泥土…不可少”改为“万物皆靠泥土孕育。家乡的泥土啊,我们繁衍栖息之地,我们的生存之本”)。

人们对于家乡的泥土一向看得十分重要。音乐家肖邦在即将踏入他国之路时,老师送他的是平凡的泥土②。(②加一句:古代重耳出亡,途中饥饿了,老农送他的是泥土)生自己、养自己的那一方泥土是多么重要啊!

我的家乡是鱼米之乡,那黑黝黝的泛黄的泥土总是透着一股淳朴勤劳的气息③(③“淳朴勤劳”改为“生命”)。烟花三月,它赋予小草生机④(④“它……生机”改为“广阔的田野,肥沃的泥土,赋予麦苗勃勃生机”);激情六月,它让人们取下盛夏的果实⑤(⑤“它……果实”改为“太阳炙烤大地,泥土上的庄稼几乎变成金黄,热风吹拂,吹送着已熟透了的丰收的果实的香味”);寒冷冬日,它又被白雪覆盖,从而使其散发出浪漫的气息⑥(⑥“它……气息”改为“泥土又被白雪覆盖着,在积累着植物生长的力量”);最值得期待的是金色之秋,它让人们欢欣鼓舞,激情澎湃。人们在泥土中收获颗粒饱满,收获硕果累累⑦(⑦“颗粒饱满”改为“饱满稻谷”,“硕果累累”改为“盈枝硕果”)。是啊,泥土弥足珍贵,成为我们的衣食父母。泥土仿佛把心给了秋天的枫叶,枫叶变得火红;泥土似乎把情给了松柏,松柏变得挺拔。是啊,泥土自始至终默默奉献而不期回报,堪称功高盖世。

家乡的泥土满腔热情,造就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景。因为万物都是泥土孕育的,要知道风雨中的玫瑰是要扎根在泥土,才能绽放⑧(⑧“因为…绽放”改为:“万亩碧波荡漾的横桥荷花荡,天然氧吧唐港嵇圩林场,烟波浩渺的宝应湖、白马湖、高邮湖。是啊,生命万物怎能忘记泥土的孕育”)。

家乡的泥土的内心是充实的生命,它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空虚。家乡的泥土的内心是博大而厚重的,它不是以时间来衡量自身的价值,而是以它所做的、所奉献的来证明自身的生命意义。这样的生命才是最长久的,最美好的,最幸福的,从而也是最快乐的⑨。(⑨加一句:家乡的泥土犹如平凡朴实的家人,他们坚守在家乡的湖泊堤岸,金湖入江水道的两旁,用它们勤劳的双手描绘家乡的一切)

家乡的泥土是可敬的,是可爱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愿泥土使万物永远散发芬芳,使人民永远幸福安康。

我们来反思

小作者陈雪的反思:《小草礼赞》(原题《草赞》)是我在课堂内一气呵成的。老师看过后,认为写得不错,要我再作修改,并指出了修改意见。我想重点赞美小草的柔弱、渺小,春的使者,顽强的生命力,无私奉献以及拥有一颗可敬的平常心,并且表达做一棵小草的愿望。这种思考源于对家乡小草的观察,是发自内心的感受。受《白杨礼赞》的启发,题目定为“小草礼赞”,每节末有一句点明中心的句子。修改后,自认为文章比较好了,但还有几处“把柄”被老师和同学们抓住了,经大家再次修改,文章确实好多了。我感触很深,好文章确实是改出来的。

小作者彭珍欣的反思:以“泥土”为话题写作文,选材可广了。到底写什么呢?因为我是农村孩子,对“泥土”感情深着呢,便不由得提笔描绘起家乡的泥土给家乡带来的新景象,进而赞美家乡的人。作文初稿完成,总觉得描写得比较空洞,不具体,就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与充实,较具体地描写了家乡的自然美景。平时,爱看一些书,借用了名人的语句,着意运用了一些排比句,有些议论的句子,是自己主观的感受,可能有不当之处,我想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以了。

上一篇:忧虑·深思 下一篇: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