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25 01:55:40

干扰素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a-2b干扰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7例,被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3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静脉应用地塞米松、病毒唑、吸氧、止咳化痰、退热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干扰素和布地奈德。结果:治疗组在咳嗽、喘憋、肺部哮鸣音消失的时间,胸部x线等恢复时间快于对照组。结论:a-2b干扰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效。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a-2b干扰素布地奈德 吸入治疗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6年11月~2006年2月住院的87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第6版《实用儿科学》所订标准)。发病时间均在3天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3例,其中男20例,女23例,年龄3~20个月;对照组44例,其中男22例,女22例,年龄3~19个月。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静脉应用地塞米松、病毒唑、吸氧、止咳化痰、退热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a-2b干扰素和布地奈德。干扰素用量:<6个月者5×105IU,>6个月者10×105IU,吸入,qd;布地奈德用量:<6个月者0.5ml,>6个月1ml,吸入,qd,疗程5~7d。

临床密切观察发热、咳嗽、喘憋、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胸部x线等恢复情况。

实验检查:两组患儿均采用药物及用药5~7天后做血气分析,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尿分析,血总IgE检查。 统计学处理:主要症状、体征恢复天数及血气分析以X±S表示,其均数用t检验,肺部X线片恢复,计算相对百分比,其比较用X2检验。

结果 见表1。

治疗前两组患儿所测的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平均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5天后,治疗组血氧分压为9.0±1.2kPa,显著高于对照组(8.7±1.2kPa),t=2.10,P<0.05,治疗组血氧饱和度(0.93±0.031)显著高于对照组(0.89b±0.051),t=2.30,P<0.05。

X线胸片显示肺气肿、肺纹理增强及点片状阴影,治疗前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治疗5~7天x线点片状阴影治疗组恢复例数比例为80.37%(38/43),显著高于对照组70.45%(31/44),差异有显著性(X24.88,P<0.05)。肺气肿征象恢复治疗组为83.7%(36/43),显著高于对照组61.3%(27/44),差异具有显著性(X20.21,P<0.05)。

血清IgE、外周血白细胞及尿分析,两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

治疗组经5天治疗后,尿分析、血白细胞计数均在正常范围,治疗组病例未见局部刺激、口腔霉菌斑、皮疹等。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为病毒感染性疾病,多年来对本病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通过观察,干扰素雾化吸入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干扰素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调节蛋白,本身不杀病毒,可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通过一系列的中间代谢,抑制病毒RNA复制,从而干扰病毒核酸及蛋白的合成。还可引起宿主细胞产生持续数天的临床抗病毒状态,同时干扰素还可以调节免疫应答,具有调节免疫及抗病毒的双重效应。目前干扰素主要经肌注给药,通过全身循环到达病灶,使病灶浓度低,且造成一定痛苦,不易被患儿接受。干扰素雾化吸入通过气道直接进入病灶区,增加了局部浓度,阻止了合胞病毒的扩散,增强了疗效,缩短了病程,且易被患儿接受。

我们应用氧驱动雾化吸入干扰素和布地奈德,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具有使用方法简便,易接受,经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上一篇:细菌性肠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上) 下一篇:中药制剂药品说明书必须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