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之初探

时间:2022-07-25 12:36:05

新课标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之初探

随着新课标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已是所有高中数学教师迫在眉睫的事情。怎么实施?怎么解决?怎么提高?这是每个老师必须解决的问题。数学是人类文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教学中应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实效性,这就必须找到突破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方法和途径,以提高教学效率。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做的,供大家参考。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必须着重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尤其在讲解新知识时,要循序渐进,严格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照顾到学生认知水平的个性差异,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创设学生主动学数学的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与此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产生数学思维的激情和兴奋,也就能更大程度地预防学生思维障碍的滋生。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绪,明确学习目的,针对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分别给他们提出更新、更高的目标。应在新课程引入时,注意把知识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精心设计,巧妙提问。一方面是学生关心的话题,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学生迫切想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新课程教材增加了不少与现实联系十分紧密的内容,为数学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知识平台,为新课引入设问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趣味性总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趣味性的问题总能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和深层次的思考。同时,加强对学生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数学文化的滋润,让学生在东西方数学文化对比中,感受到数学理性精神的魅力和对人类进步的伟大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达到学习数学的最佳效果。

二、主动参与,提高效率

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知道做什么以及怎么做,至于做好做坏纯属技能问题,有时一些技能问题不是学生不懂,而是不知怎么做才更合理。为此,只有教师知道怎么做才行。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得到教师的引入和指点,学生才会做得更好。新知识的学习,都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在新知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去,精心的设问是核心,教学的所有方法都是探索法。在数学学习中,具体的解题方法特别多,各种方法都有其适用性和局限性。数学的解题方法,我们如果将其分为“原始方法”和“成品方法”,那么传统教学则常常注重于易于操作的“成品方法”,而忽视了探究性更强的“原始方法”。这样会使学生遇到新问题,不敢去探索和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在数学的探究过程中,以各种形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各种活动,自然就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精心设问,倡导自主

教学中,教师可以谈心的方法,可以用精心设问的教学模式,事先了解学生可能产生的错误想法,要求使学生透过范例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并使学生在学习中将生活态度、科学系统性与学生的自主性和谐地统一起来。示范的本身也是数学素养的范畴,范例教学更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范例教学中,注重设问,挖掘问题的本质,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实现理解、创造和应用,在学习中学会数学学习,以此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成果。

在课堂上,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一方面让学生把所掌握的知识融会贯通,并进一步理解知识及内在联系;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根据问题的特点,从多个角度去思考、联想,寻求各种思路,有助于培育思维的广阔性和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增强自主性,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是突破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注重方法,主动探究

课堂教学中,课堂小结往往起到提纲挈领和画龙点睛的作用,它通常是本节课的基础和思想方法。如果教师直接小结,哪怕是妙语连珠,其结果往往也是平淡无奇。因此,小结时教师要精心设问,有助于学生主动认清所学知识的本质,理清所学知识的脉络,使知识系统化,并且有助于学生课后的温习新知和主动学习,有助于学生课后主动地探讨。有时前后两节知识内容联系紧密,为了下节课的教学,注重数学方法,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知识点或者问题,而这些问题能让学生一方面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另一方面能让学生感到是熟悉的,可以解决的,但又不清晰,况且不能立即加以解决,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另外也可以在小结时,将问题引向更深入的境地,有助于优生课后的自主学习。还有传统教学的课堂小结,由教师当堂完成的唯一办法,也应该有其他方法补充。比如:我们可以考虑让一部分课堂或教师不作小结,由学生来完成小结的全过程,然后其他同学补充,最后由老师点评,甚至还可以让部分课堂根本就不要小结,而将小结这项工作当成学生的课后作业,让学生们各自完成课外小结后,由老师集中整理,留待后面的课堂中完成。因此,数学问题包含数学习题,但数学问题绝不等于数学习题。

总之,在教学中还应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独立思考的方法,学生思维习惯的养成以及激发求知的热忱,培养学习的兴趣,精心设问,注重方法,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为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作出每个高中数学教师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第二高级中学)

上一篇:新课标下数学教师的教育哲学思想的构建 下一篇:中学数学课前预习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