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变过程舌象特征调查

时间:2022-07-25 11:14:52

摘要:目的:调查鼻咽癌癌变过程舌象特征。方法:在鼻咽癌高发区广东中山,对201例慢性鼻咽炎、61例鼻咽癌前病变、107例初诊鼻咽癌患者进行舌象观察。调查结果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淡白舌以鼻咽癌前病变者及鼻咽炎患者为多见,分别占55.7%及44.8%,初诊鼻咽癌患者只占26.1%;红舌者以初诊鼻咽癌为多见,约占21.5%,而鼻咽癌前病变者及鼻咽炎患者较少见,分别仅占1.6%及9.5%,P0.05。黄苔、腻苔及少苔等病理性舌苔在三类痰病中差异元显著性。结论:鼻咽癌变过程存在一定的舌象变化特征。

关键词:鼻咽癌;癌前病变;调查;淡白舌;红舌;舌象

中图分类号:R766.3;R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12-2475-02

舌诊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为中医诊病的重要特色之一。现代研究认为,癌症发生的一般规律是经由癌前病变再发展为癌症的。那么,在鼻咽癌癌变过程中其舌象有何特征性变化?是否有特征性演变规律?这些问题值得研究。因此笔者在鼻咽癌高发区广东中山进行调查研究,历时5年余,现将资料整理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病例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山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均为病理确诊患者,时间从2002年7月2007年6月。慢性鼻咽炎患者201例编为第1组,其中男122例,女79例,年龄(37.28±12.34)岁;鼻咽癌前病变者61例编为第2组,其中男29例,女32例,年龄(38.97±13.76)岁;初诊鼻咽癌患者107例编为第3组,其中男89例,女20例,年龄(47.02±11.11)岁,包括未分化癌10例,分化型非角化癌68例,分化型角化癌29例。

1.2诊断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常规石腊包埋切片法进行病理诊断,鼻咽癌的分类参照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上呼吸道和耳肿瘤组织学分类”标准,即分化性角化性癌、分化性非角化性癌、未分化癌。鼻咽癌前病变诊断标准参照广东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等制定的标准,凡鼻咽上皮出现异型鳞状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分级标准达到Ⅱ及以上即为癌前病变。异型细胞判断标准为:基底细胞层数明显增多,细胞大小不一,分化不良,核大异型,核仁明显,核分裂像易见,细胞核浆比例增大,排列极性混乱或消失。病理分级标准为:鼻咽异型增生细胞占上皮全层的1/3以下为轻度不典型增生(Ⅰ),占上皮全层的1/3~2/3为中度不典型增生(Ⅱ),异型细胞占上皮全层的2/3以上为重度不典型增生(Ⅲ)。

1.3舌象观察内容 舌象主要观察舌质及舌苔,舌质主要观察舌色,分4类,即淡白色,淡红色(正常)、红色、青紫色。舌苔主要观察舌苔之厚薄、苔色及腐腻等。观察舌象的方法采用研究组人员分别观察再集体确定的方法。

1.4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凡行鼻咽活检并愿意接受舌象调查者即纳入研究对象。凡年龄小于20岁或大于70岁者、合并全身慢性疾病或恶性肿瘤者为排除对象。

1.5统计方法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0.O版进行统计分析。先行相关分析(correlate-bivariate),找出舌象与年龄、性别的关系;由于年龄在3组资料中存在统计学差异,因此为排除年龄对舌象的影响采用(General Linear Models-Multivariate)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Analyze-Nonpara-metric Tests-K Independent Samples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鼻咽炎 鼻咽癌前病变及鼻咽癌患者舌色特征淡白舌以鼻咽癌前病变者及鼻咽炎患者为多见,分别占55.7%及44.8%,鼻咽癌初诊患者只占26.1%;红舌者以初诊鼻咽癌为多见,约占21.5%,而鼻咽癌前病变者及鼻咽炎患者较少见,分别仅占1.6%及9.5%,3组经非参数统计分析,显示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见表1。

由表1可知,在3类鼻咽疾病中,鼻咽癌前病变者以淡白舌为多见,而红舌少见;鼻咽炎患者淡自舌、淡红舌、红色及青紫舌均占一定的比例,分布较均匀,但以淡白色多见;而初诊鼻咽癌患者红舌相对增多,淡白舌相对减少。

2.2鼻咽炎 鼻咽癌前病变及鼻咽癌患者舌苔特征 3类鼻咽疾病病理性舌苔情况见表2。鼻咽炎患者可见黄苔及腻苔,而鼻咽癌前病变者黄苔相对少见,初诊鼻咽癌患者则以黄苔及腻苔相对多见,但经非参数统计学分析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3.1舌诊及临床意义 舌诊对于中医具有特殊意义。早在《黄帝内经》及《伤寒论》等古籍中就有关于望舌诊病的记载,到14世纪就有舌诊的专著出现(《敖氏伤寒金镜录》)。由于古代中医一直奉行“司外揣内”的诊病模式,“病之经络、脏腑、营卫、气血、表理、阴阳、寒热、虚实,毕形于舌”(《伤寒指掌・察色辨证法》),人体各部通过经络运行的营卫气血而联系成一整体,故望舌就成为洞察“内脏”的重要窗口,舌象也就成为中医辨证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客观依据之一,而且对指导处方用药也有重要的作用,在今天加强对舌诊的研究,则另有对中医现代化、客观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2鼻咽癌交过程中舌象特征及意义 鼻咽癌为好发于广东、广西为代表的岭南地区常见恶性肿瘤,又称广东瘤。鼻咽癌发生的一般规律是经由癌前病变逐渐发展为癌症的。笔者在鼻咽癌高发区,选择鼻咽炎、癌前病变及鼻咽癌进行舌象研究,结果显示,在鼻咽癌前病变阶段,淡白舌相对较多,而初诊鼻咽癌患者红舌相对增多。鼻咽炎及鼻咽癌前病变阶段淡白舌多见,这与既往研究“岭南地区人群多气阴两虚体质”相符合。而当鼻咽细胞癌变后则又相对表现为热象,这与现今中医临床治疗鼻咽癌相符合,即采用清热解毒法治疗鼻咽癌。

病理性舌苔在3类鼻咽疾病中并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但发现鼻咽癌变时黄苔、腻苔均增多。一般地说,黄苔多主邪热熏灼,而腻苔多主湿浊,《察色辨症新法・厚腐与厚腻不同辨》曰“(厚腻),为阳气被阴邪所抑,必有湿浊、痰饮、食积、瘀血、顽痰为病”。

鼻咽癌变过程中舌象变化特征提示我们,在防治鼻咽癌时应区别对待,预防鼻咽癌强调以补益法为主,而治疗鼻咽癌则强调以清热解毒法为主。

上一篇:桂枝甘草汤治疗月经期心动过缓 下一篇:中药不良反应寻因与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