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马铃薯地下害虫技术

时间:2022-07-25 10:06:40

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马铃薯地下害虫技术

摘要:马铃薯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严重影响产量及质量。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土栖性及钻蛀性害虫有特殊防效。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人工大量培养的泰山1号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蛆和马铃薯蛴螬效果达90%以上。对人畜安全, 不污染环境,亦不会产生抗性。使用方便, 杀虫速度快,并能与化学杀虫剂、杀菌剂、肥料混用。

关键词:马铃薯;地下害虫;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技术

马铃薯是一种“多功能”作物,不仅可以粮、菜兼用,又是食品、医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为种植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由于生产区连续种植,导致地下害虫发生危害日益严重,害虫咬断薯芽或取食薯肉,致使出苗不齐和薯块残缺,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同时,地下害虫制造的伤口为病菌侵入创造了有利条件,进一步加重病害发生程度,增加了马铃薯贮藏期的损失率。因此,有效防治马铃薯地下害虫,对于提高马铃薯产量、促进马铃薯产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马铃薯主要地下害虫及防治现状

1.1 蝼蛄

其成虫和幼虫都会危害马铃薯,主要用口器和前足把马铃薯的地下茎或根撕成乱丝状,使地上部萎蔫或死亡。有时也咬食芽块使其形成孔洞,易感染病菌而腐烂。

1.2 蛴螬

蛴螬又叫地蚕,是金龟子幼虫的总称。主要以幼虫咬食和钻蛀地下嫩根和块茎,导致地上营养和水分断流而枯死。块茎被钻蛀后,导致生长不良和品质变劣,或引起腐烂。

1.3 金针虫

又叫铁丝虫,是叩头甲的幼虫。幼虫长期生活在土壤中,春季食芽块、根和地下茎,受害苗生长不良或枯萎死亡。秋季幼虫还可钻蛀块茎内,进入内部取食,块茎表面有小圆孔,易被病菌感染而腐烂。

1.4 地老虎

又叫土蚕、切根虫。以幼虫为害马铃薯幼苗,在贴近地面的地方把幼苗咬断,使整棵苗子死掉,并常把咬断的苗子拖进虫洞。

目前,生产上利用高毒化学药剂防治地下害虫效果显著,然而农药残留超标及其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危机感。使用无害的生物杀虫剂成为必然选择。

2 昆虫病原线虫的特点

昆虫病原线虫是一类专门寄生昆虫的线虫。它属于生物杀虫剂,可用于防治多种农林害虫,对土栖性及钻蛀性害虫有特殊防效。 对人畜安全, 不污染环境,亦不会产生抗,且使用方便, 杀虫速度快,并能与化学杀虫剂、杀菌剂、肥料混用,在许多发达国家已被广泛应用于防治蛴螬、地老虎、根蛆等。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一直致力于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果树、蔬菜害虫的应用技术研究,并能人工大量培养昆虫病原线虫。经在肥城市乡乐园有机蔬菜基地试验,发现泰山1号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蛆和马铃薯蛴螬效果达90%以上。

3 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马铃薯地下害虫的方法

3.1 播种期

马铃薯播种前可随浇水把昆虫病原线虫施入播种沟,然后进行正常播种与埋土。此时,可以防治土壤中存活的金针虫、蛴螬,并能在死亡的虫尸上繁殖,继续扩散控制马铃薯生长期的地老虎、蛴螬等。线虫施用量为每667 m2用1.5亿~2亿条。

3.2 苗期

结合田间浇水,把昆虫病原线虫放在入水口处,让线虫随水流入马铃薯根部,以防治蛴螬、金针虫和地老虎。线虫施用量为每667 m2用1.5亿~2亿条。通过上两次使用线虫,可以基本替代化学农药防治马铃薯地下害虫。

3.3 注意事项

线虫液应随配随用,长时间存放会降低其存活率。

上一篇:与上师饮茶:不再抑郁 下一篇:建德市草莓育苗产业现状及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