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学习的氛围,创造交流的空间

时间:2022-07-25 04:20:46

营造学习的氛围,创造交流的空间

摘要:校园绿地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情操陶冶,良好的校园环境也是展现学校自身实力和吸纳良好生源得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生态型学校和谐文化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项目概况:

校园绿地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情操陶冶,增强环保意识,增加对植物得认识,从学校形象出发,良好的校园环境也是展现学校自身实力和吸纳良好生源得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校园绿化也是城市总体绿化构架的一个组成因素,对城市形象及品质得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闲林镇第一中学位于闲林镇联荣村。周边环山,自然环境非常优越。学校占地面积40690m2。绿化面积13096m2。绿地率达32.2%。

设计理念

本着营造生态型学校,促进师生共同成功的办学理念。此方案以生态为目标,以人文师生为主题,自始至终贯彻人与自然共存的理念。宏观上把握绿化的整体效果,合理布置,充分发挥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微观上突出主体,强调学校的文化气息和绿化的生态功能,在全面绿化的前提下,为师生创造一个怡人的学习环境。

指导思想

1.贯彻“以师生为本,人与自然共存”的理念,形成较为完整的校园绿化环境体系。

2.合理进行景观功能分区,突出各区功能主体。

3.运用园林环境艺术设计手法,以自然式布置为主,通过植物造景与其它景观元素想结合营造景观。

4.营造和谐学校。

设计内容

学校主要设计以植物造景为主,其中集中绿地景观主要有三大块:主入口区块、和谐园(综合楼与2#教学楼)、三到园(2#教学楼与1#教学楼之间)。

1.主入口区块:学校入口区是学校的门户和标志,是设计的重点,既要突出学校特色,有标志性作用;又要反应一个学校的文化内涵。从以上两点设计理念出发,该入口采用书本造型的台阶花坛与喷泉相结合的方式,喷泉与低矮灌木相互衬托,层层递进,突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主题,花坛最高处处放置一主体雕塑 。整体布局规则而开朗,以突出校园得宁静、美丽、庄重、大方得气氛。同时以”闲林山水“相互应。花坛侧面雕刻上学校的学生守则等内容,增加墙体文化内涵,打破墙体的生硬感。

2.和谐园:该区块主要功能为师生间的一个休憩交流空间,突出和谐的主体。整设计采用抽象变形太极图案,表示万物的相互转化、相互渗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结合,相生相克,即现代哲学中矛盾对立统一得表示法。线条以方和圆为主,拟用中国古代思想界关于天地形状最为盛行的“天圆地方”说法,又有“圆方者,天地之形,阴阳之数 ”一说。以突出师生间的和谐,校园与老师、校园与学生间等各方面的和谐关系,在和谐社会中营造和谐校园。同时采用用景观小品布置,以丰富空间。节点点缀景石,刻上励志名人名言。铺装上放置桌椅凳,同时构建简易木构架(桃李架)以寓意师生的简单和谐关系,也为师生提供一个促膝长谈的空间。该园植物配置与建筑协调一致,靠墙基种些不高得花灌木,常绿乔木布置于两个窗户之间的墙前,总体营造自然和谐轻松的环境。

3.三到园: “三到”之出处即取自朱熹的“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 该园位于2#教学楼与1#教学楼之间,为学校的中庭,主要功能为学生提供休憩场所,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与大自然接触的学习场所。该园为2#教学楼的主入口,所以必须先满足师生上课人流量通行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设置一定面积的铺装,铺装上布置“三到亭”与“读书廊”。亭与廊柱子上可挂上励志名言。让学生能在浓郁文化氛围的自然环境中休息,课外复习,朗读语文、外语的需要。该园的植物配置采用翘、灌、草相结合的多层结构,在保证教室内采光的同时还要隔离教室之间得相互干扰,创造幽静的学习环境。在读书小空间旁根据地形因地制宜,三面采用灌木相围,以落叶乔木遮荫。以免相互干扰,供学生坐歇。

种植设计

植物景观设计在整个环境中处于及其重要的地位,是整个景观环境设计的重点。学校绿化的主要目的是为师生们创造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安静的学习环境。所以在树种上选择上,以适地适树为原则,选择高大挺拔,生长健壮,树龄长,观赏价值较高,病虫害少,易管理的乔灌木。不宜种植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有刺的植物。上层以落叶阔叶大乔木为主,以保证夏季的浓郁和冬季的充足阳光,中层以常绿阔叶树为主。结合配置观花、观叶及芳香树种,下层采用耐荫的低矮灌木、地被为主,整个植物配置师法自然、季相突出、层次分明,形成春有海棠红媚、花浪风斜;夏有乔木浓郁,群葩敛实;秋有枫叶如丹;冬有寒梅傲雪,枝干虬劲的四季校园景观。

竖向地形

在尽量满足土方平衡的前提下做微地形塑造。 营造错落有致,地形起伏的空间,使竖向上丰富多彩,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同时地形的改造有利于绿地的自然排水。

照明规划:

照明规划总体原则是在满足照明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景观的要求,反映各景点的特色,达到功能、景观、经济三者和谐统一。主要采用庭院灯、草坪灯、投光灯、地灯几种形式。沿主干道或主园路每隔20-25M设置庭院灯。次园路主要采用草坪灯,每隔10-15M设置一个。主入口广场和主要和主要硬地采用庭院灯、草坪灯、地灯、报光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照明设计。喷泉采用水下灯。最后在主干道上设置音响装置以便学生下课后可以听着音乐回家,从而消除一天的紧张状态,以便下一天更好的学习。

排水设计:

给水管从主干道的给水管网中引入,满足园林水景自身给水得需要。排水采用自然排水和人工排水相结合得原则。主要的硬地设置雨水口,排水沟收集的雨水接入主干道雨水网中,绿地主要采用自然排水。排入园路中收集后,再排入主干道雨水口和集水井中。

章梨梨女 1981 年生,2003年毕业于浙江林学院,工作单位:浙江元成园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一篇:高层建筑中央空调电气自动化的调控技术研究 下一篇:“模度”在柯布西耶小住宅作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