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并按摩医治胸腔杂症心得

时间:2022-07-25 03:12:50

针刺并按摩医治胸腔杂症心得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在背部直接输注的穴位。脏腑的生理、病理信息在体表相应的背俞穴上均有所反映。针灸背俞穴可以调节脏腑之气,可直接影响脏腑的功能活动,调畅局部气机,为临床最常用的特定穴之一。本人在瑞士工作期间,运用背俞穴诊治了许多胸腔疑难杂症,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临床应用及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凡以胸腔区域为病发部位,经西医相关专科检查而未见器质性病变或已明确诊断的慢性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均可纳入本法治疗范围。如: 不明原因的胸痛、胁痛,呃逆,咳嗽,气喘等。

2 治疗方法

所选病例均采用针刺加按摩背俞穴的方法治疗,根据病变部位选取肺俞、厥阴俞、心俞、肝俞、胃俞等。双侧取穴,常规消毒,选用一寸毫针,以 45°倾角向脊柱方向斜刺,针入 0. 5 ~ 0. 8 寸( 肺气肿、形体消瘦患者,心俞、肺俞等穴不可超过 0. 5 寸,以防发生气胸 ) ,行小幅度提插捻转手法至酸胀麻等“得气”感为宜,留针 30min,期间行针 1 次。取针后,针孔敷贴消毒棉球,双手拇指对称按揉所取背俞穴,每穴按揉 10min,刺激强度以患者感觉酸胀并能耐受为宜。隔日治疗 1次,6 次为 1 个疗程。

3 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

3. 1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 经 3 个疗程内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追访 3 个月内未再复发; 显效: 经 3 个疗程内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工作、生活正常; 有效: 经3 个疗程内治疗后,症状减轻,但仍有反复,工作、生活仍受影响; 无效: 经 3 个疗程内治疗后,症状无改善。

3. 2 结果 共治疗所选病例范围内各类病症 21 例,因大多属于疑难杂症,故未作疗效统计分析。经观察,患者在接受 1 次至 3 个疗程的治疗后,痊愈 8 例,显效7 例,有效 4 例,无效 2 例。

4 病案举例

案 1 王某,男,26 岁。患者长期从事屋顶修缮工作,需长年弓腰屈胸劳作。近 2 年来,经常发作左胸疼痛,发作时伴见胸闷、气急。曾于当地医院行各项检查,未见异常,经多方治疗亦未见好转。来诊时,患者左胸疼痛如针刺,胸闷气急,四肢厥冷。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查验各项专科检查,指标均属正常。中医诊为“胸痹”之气滞血瘀证,选取肺俞、心俞、厥阴俞、肝俞,先行针刺,留针 30min 后,再予穴位按摩,每穴 10min,隔日治疗 1 次。1 次治疗后,诸症明显缓解,二诊后疼痛即止。复予 3 次治疗以固疗效,并嘱勿长时间屈胸工作,追访 3 个月,症状未再发作。

案 2 于某,女,67 岁,家庭主妇。来诊诉: 左侧背痛彻胸、呼吸不畅,上肢及胸部活动后症状加重,阵发性发作已逾 6 个月。无明显诱因,无不良嗜好,经专科检查未见异常。中医诊为“痹证”,选取肺俞、心俞、厥阴俞穴,先行针刺,留针 30min 后,再予穴位按摩,每穴10min,隔日治疗 1 次。3 次治疗后症情明显好转,再行 3 次治疗,疼痛消失,呼吸顺畅,活动自如。追访 3个月,症状未再发作。

案 3 王某,女,52 岁。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20 余年,每于初春、秋冬季节发作,有吸烟、嗜酒史 20 余年。经西医治疗,症情有所缓解,但仍反复发作。来诊时,患者咳嗽不止,胸闷气急,痰吐色白量多,使用西药控制症状。舌淡苔白腻脉细。中医诊为“咳喘”,选取肺俞、心俞、脾俞穴,先行针刺,留针30min 后,再予穴位按摩,每穴 10min,隔日治疗 1 次,10 次为 1 个疗程。并嘱戒烟限酒。经 1 个疗程治疗,哮喘缓解,咳嗽减轻,痰吐减少,呼吸舒畅,停服西药。继治 2 疗程,诸症明显改善,疗效满意,继以每周 1 次治疗巩固疗效。

案 4 高某,男,41 岁。因呃逆不止半年,多方治疗无效而来中医诊所诊治。来诊时,患者喉间呃逆连声不止,胸胁胀满不舒,每于工作紧张、情志不畅时,发作尤为频繁。专科检查未见异常。中医诊为“呃逆”,选取肺俞、心俞、胃俞穴,先行针刺,留针 30min 后,再予穴位按摩,每穴 10min,隔日治疗 1 次。针毕即呃止,但当日夜间呃逆复作。再行 3 次治疗而愈,追访 3个月未再复发。

5 体 会

中医认为,背俞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特定穴位,是调节脏腑功能、振奋正气之要穴。明•张介宾所著《类经》中就有记载: “十二俞皆通于脏气”。从背俞穴的分布规律来看,各脏腑的背俞穴与相应的脏腑位置基本内外对应。《灵枢•背腧》篇指出“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说明脏腑有病不仅可以反应于背部,而刺激背俞穴,还可以治疗相应的内脏疾病。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脏腑有病可在背部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如呼吸系统疾病可在胸椎 3 ~ 5 两侧、消化系统疾病可在胸椎 5 ~12 两侧有所反应。而通过刺激脊柱两侧的俞穴可以调整脏腑的功能,治疗脏腑病变。现代研究也证实,背部俞穴的分布十分邻近脊神经后根,其对应的脏腑与同一神经节段支配区域亦大致吻合,各俞穴的主治证候也大多数与同节段神经支配区域的病变相一致。机体以每一个神经节段为中心,发出躯体神经与内脏神经,使之成为表里相关、内外统一的整体,这与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之生理功能不谋而合。穴位的特异性、内脏生理病理状态在穴位上的反应也被认为是以神经节段作为物质基础的。通过对背俞穴的良性刺激,不仅可以改善穴区局部的组织代谢,还可作用于脊髓相应节段的自由神经中枢,从而对内脏及全身功能进行良性调整。如案 1,患者长期从事屋顶装修工作,顶风冒雪,躬身屈膝,致风寒侵袭背部经络,脏腑气机郁滞而发病。正如《素问•举痛论》所云: “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故取心俞、厥阴俞、肺俞、肝俞等穴,以达到理气通痹,宣发肺气,疏肝解郁的功效。综上所述,通过针刺加按摩背俞穴治疗胸腔杂症,可以直接调整脏腑功能,疏通局部气机,配合穴位按摩,可使针刺效应加强,取得良好疗效。

上一篇:中西联合医治弱视研究 下一篇:头针医治幻听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