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户型住宅设计的思考

时间:2022-07-25 01:52:12

对小户型住宅设计的思考

【摘 要】当前,小户型建筑逐渐受到大部分工薪阶层和年轻人的热捧。但是由于小户型建筑自身空间的限制,如果设计不当就容易造成居住的压抑性,影响人们的居住质量。为此,本文针对这一特点,对市面上的小户型设计普遍存在的不足与误区现象进行调查,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小户型建筑;住宅设计;建筑空间

前言

自古以来人们都是不断的追求空间的最大化,但是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以及一般的工薪阶层,高价位、大空间的住房似乎不切实际,为此,小户型住宅就成为他们的首要选择。虽然人们减小了居住空间,但是对于居住的舒适度以及住房的使用率和性价比却丝毫没有降低,这就为户型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合理、精彩的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要,同时要将原本使人感到紧张、局促的小空间变得大气、通透,有种宽敞、自由的感觉。

1 小户型住宅的具体概念

以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许多发展或者发达地区仍然处于人口密集状态,但是随着经济增长和人们对住宅质量要求的增高,小户型住宅悄然走俏,越来越多的创业一族和工薪阶层人士都选择了这一户型。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户型中的功能、结构设计以及周边环境条件设施也都需要一应俱全,不能因为户型面积小而降低了设计标准。同时,为了提高小户型居住品质以及资源的有效利用效率,一般采用一梯多户或适当增加住宅层数,减少独立楼幢,以此来增加建筑的容积率,降低住户的公摊面积,而且这样还可以将居住庭院集中化,增大小区绿化用地。此外,对于小户型建筑的设计还有一种方式是发掘东西朝向的潜力,单体设计的这些变化将直接影响室内设计的基本条件。

2 如何合理进行小户型建筑的设计

2.1 秉承简洁实用理念

对于小户型的设计,由于空间的局限性,每一方空间都非常珍贵,如何合理的利用空间,将其实用价值最大化,就是设计的首要目标,也就是说在设计的时候首先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简洁实用、不浪费面积”。对于小户型设计,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将住宅需要的厨房、卫生间、卧室以及客厅、餐厅等多种功能区域进行合理划分,确保每一寸空间都能得到合理利用。然而,功能区各自的空间容易控制,但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将他们有效而又不失美观的连接在一起却不是易事,这也正式设计师们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小户型住宅的设计过程中,要尽量缩短走道和入户线路的长度,并尽量结合餐厅与客厅灯公共部位的走道设计,保证采光及视野的开阔。九十平米的小户型一般采用三房两厅一卫,卧室、客厅的入门位置以及开窗位置由于直接与室内家具的布置有直接关系,为此一定要进行精心设计,保证设计的合理性。

2.2 不舍弃使用空间,保证住宅的功能齐全性

小户型建筑的最大问题就在于空间的局限性,而这也正是他独有的特点,不过当前有一些设计师仅仅因为建筑面积的限制,而舍弃了一些住宅应有的功能区域。譬如,一居室设计舍弃了厨房,仅预留了开敞的操作台;两居室设计舍弃了起居室;而三居室则舍弃了诸如洗衣间等更多功能空间,这就为人们的日常起居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市面上现在盛行的solo、零居室等户型由于面积的狭小而舍弃了诸多的功能区,而这种住房形式在真正意义上根本不能称之为住宅套型。真正的住宅套型不能因为面积的问题而舍弃应有的功能区域,这也是往后小户型住宅的主要发展方向。

2.3 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间,做好户型的精心设计

钟爱小户型住宅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新婚夫妇或者是独立生活的老年夫妇,而年轻人和新婚夫妇一类,多为居住年限较短、流动性较大,但是对于居住功能要求较高,多喜欢多位一体的建筑类型。对老年住户及小家庭单元来说,则相对稳定、活动较为单一,多为静态休闲活动,对居住功能多为常规情况,对储物空间要求较大。

好的前期建筑设计对日后的装修和居住都能减少很多麻烦,并减少资金的投入。在对建筑户型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户型本身的建筑面积,结合户型功能需求以及人文观念合理设计空间结构,精心设计并利用每一寸空间。

3 小户型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措施

3.1 对于建筑进深问题的控制

套型建筑面积通常都认为是建筑进深与建筑面宽的乘积,小户型建筑由于其面积的限制,如果设计的进深太大,那么建筑面宽就会相应缩小,这就容易造成房间采光、通风效果不理想。一般的住宅都将建筑的进深控制在十二到十四米之间,那么小户型肯定就要适当的减少。比如一般的小户型两居室来说,如果将进深控制在十二米,扣除外墙、保温及公共空间后,建筑面宽则仅剩七米左右,正好可以容下一个三米多的起居室和一个开间三米多的卧室,倘若建筑进深再大一些,那么起居室和我是的空间就会大大减少,采光也将会受到影响。

3.2 加强功能空间的复合利用

如何更好的进行小户型建筑空间的设计,满足住宅建筑功能的完备性,这不仅仅是靠压缩各功能空间的面积所能表现出来的,这需要更为合理的方式进行空间设计,复合利用各功能空间则就成了解决此问题的好办法。为了在尽量不降低各功能空间的使用面积上又保证建筑功能的齐全性,可将功能相似或者使用时间有差异的功能区进行复合利用,以此来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又不降低各空间的占有面积。

在空间的复合使用中,卫生间和厨房两个功能区的复合利用是灵活设计的关键。譬如可以讲厨房设计成开放式,与餐厅进行复合利用;卫生间前走道与洗衣间复合利用等。此外,还可以将起居室与餐厅进行复合利用,起居室与多功能室合用;阳台与洗衣空间合用等等。

3.3 合理控制公共面积的使用

一般的套型建筑面积都是包括公共空间面积的,如何合理有效利用这部分面积也是提高小户型建筑使用面积的重要方法之一。要想在小户型建筑的有效面积中创造更多的使用空间,就要缩小使用的公共空间,但是对于走道、楼梯平台以及电梯候梯厅宽度都必须满足国家规范进行,切不可因为追求面积的最大化而造成使用的危险性。对于公共空间的使用,在确保公共电梯厅及住宅大堂面积合理性的前提下,可对交通面积和管井面积进行减缩,同时合并楼梯平台与电梯候梯厅,以此获得较高的使用率。

3.4 尽量减少建筑外形的凸凹

如果建筑外形中有较多的凸凹,在无形中就会增大外墙面积以及外保温面积,如果将这一部分面积节省下来,在同样的条件下,就会有更大的建筑面积投入到套型空间当中,增加有效使用空间的面积。同时,这样的建筑形态也可减少建筑材料使用,是社会以及小户型建筑的总体发展要求。

3.5 灵活使用建筑空间

小户型建筑的使用者多为生活还未定型的青年一族,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变迁,居住的格局也会随之改变,而原来的居住格局则不再使用。为此,如果建筑的空间格局可以灵活改变就可以很好的适用于人们的生活习惯,为人们的生活居住提供更高的舒适度,而小户型建筑也能视使用者的不同有更大、更宽的发展空间与市场。

4 结语

经济的增长增加了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工薪阶层和普通收入人群,高价位的住房是可望不可即的。而小户型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大部分中低收入人群有了自己的安身之所,增加了社会的稳定性,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土地的使用面积,增加了土地的使用效率。然而,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关注,则要求设计师们要以高水平的设计来提高小户型居住的舒适度,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邢巍,李霜.小户型建筑设计之我见[J].四川建筑,2009(02).

上一篇:房屋建筑施工质量讨论 下一篇:有关建筑钢结构制作成本管控要点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