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与对应策略探究

时间:2022-07-25 12:23:15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与对应策略探究

摘要:事业单位是指和企业单位相对而言,不以盈利作为目的的国家机构分支,一般是作为增加社会福利,满足科学、文化、教育和卫生等方面需求,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为目的的组织。而国有资产定义是在法律上确定属于国家所有并为国家带来经济与社会效益各种的经济资源总和,即为国家所有一切的财产及财产权利总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作为我国市场经济重要部分之一,加强对其管理可有效促进国家资产提升,本文现就强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意义出发,就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进行论述。

关键词: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 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变革推进,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比重呈逐步上升趋势,事业单位进行国有资产强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1]。传统管理方式弊端逐渐显露,为了保证事业单位稳定持续发展,需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保障国有资产合理和科学利用,从而推动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

一、强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意义

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强化管理首先可促进我国事业单位分配和收入管理协调,政府为提高人们生活舒适度及品质,大力推动事业单位建设,而其建立需要国家财政支持,事业单位规模的扩展的同时国家财政投入也在增加。由于事业单位不具盈利目的,其收益无法和投入成正比,加强其管理能有效避免资产投入的扩大,从而使收入和分配协调[2]。其次,有助于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有利于政府理财能力的拓展,更好的服务于市场,实现管理向服务的转变。此外,加强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还能减少事业单位运行的成本,管理过程严格申请手续能够减少资源浪费,转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错误思想观念,从而使运行成本降低。

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仍处在不断发展改革当中,尚未形成协调统一管理体系,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资产流失较为严重

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存在资产流失现象,首先表现在一些非经营性资产通过廉价的承包或租赁形式给私人或集体使用,而这些单位因资源来源较为廉价,缺乏对资产进行增值动力和压力,从而导致使用过程大量浪费,造成资产流失[3]。其次表现为流动资产不规范管理,单位存货及流动资金因管理漏洞,大量借款长期未收回。此外,事业单位有些对闲置资产以及淘汰设备处理不规范,有些评价过低或未进行评估,甚至对部分有使用价值设备随意报废,从而也导致事业单位资产流失。

(二)资源配置不够合理

资源配置不合理首先体现在配置体系不完整,由于同一配置标准的缺乏,相关单位在进行部门预算及配置资产方面无科学依据参考,使得资产配置效率受到影响。其次配置管理者对资产存量了解不清,资产管理者则不清楚配置方面情况,资产管理与配置管理之间脱节,从而降低工作有效性和整体性。此外,重复购置和随意购置现象存在普遍,一些事业单位过分追求高标准和高性能,使得购置资产超标,增加了使用以及维护成本;还存在一些单位购置资产时盲目和随意,形成不合适或重复购置现象,事业单位缺乏资产审批制度,造成资源浪费严重。

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强化管理对策

由于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国有资产浪费现象较为严重,不利于我国社会以及经济发展,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需针对出现问题进行相应改革。

(一)加强资产监管力度

为了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充分发挥管理效益,事业单位需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力度,按照单位行业及自身特点,全方位、有计划、有步骤的对资产的投入、使用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对单位财产进行及时清查,便于全面掌握资产信息[4]。如对单位资产预算、重点建设项目花费等进行年度检查,并跟踪检查其执行情况,从源头减少资产浪费,提高资源配置率和使用率。

(二)引入绩效管理体制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引进绩效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资产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绩效管理,首先需进行合理评价标准及方法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手段,从而便于对单位资产进行综合且有效评价,提高资源配置率。绩效评价原则应以资产贡献、效率及质量作为核心指标,侧重考查资产配置和利用的合理性,单位资产提供的社会公共产品质量和数量以及公共服务的质量。其次,根据制定标准和方法展开考评及检查工作时要注意绩效指标的合理性,开展工作时可对单位预算项目资产的使用安全性、规范性及有效性进行考察。此外,将考核结果与相关管理人员综合业绩挂钩,从而增强单位管理人员执行积极性及力度,有利于绩效管理体制的全面实行,进而促进国有资产增长。

四、结束语

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于国有资产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大,资产管理在实际运行中弊端逐渐显露,如单位资产流失现象严重、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影响着我国经济增长进程。为实现国有资产合理科学应用,加强资源管理手段成为重要方式,对单位国有资产进行监管强化和引入绩效管理机制,能够有效减少资产浪费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从而推动事业单位以及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邹红志.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J].财会学习,2016(16):192-193

[2]黄玲.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解析[J].管理观察,2015(33):61-63

[3]郑娟.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问题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8):115-116

[4]吴晓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与改革假想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16):94,155

上一篇:新形势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策略的优化建议 下一篇:基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融资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