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和探究

时间:2022-07-24 11:01:20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和探究

摘要:阐述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实验的目的、要求,对分离实验的创新与改进,实验的方法、器材准备等工作进行解析,并提出要求。

关键词:绿叶;色素;实验;方法;改进

一、本实验的地位和作用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而光合作用又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因此做好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光合作用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加强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2、探究绿叶中含有几种色素。

三、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1、原实验选材用菠菜,但菠菜有很强的季节性,难于取材。

2、进行色素分离时要用层析液含有苯,苯有毒且挥发性很强,易对学生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3、分离色素研磨液用漏斗过滤较慢,并且需要的仪器多,较复杂。

4、画滤液细线工具用毛细吸管易断,画出的线不均匀。

四、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一)实验材料的改进:

对校园多种常绿植物进行实验比较,选用小叶女贞、迎春叶代替菠菜叶,所得到的实验效果较好,又可以克服菠菜的季节性,便于取材。

(二)提取液的改进

用无水乙醇代替有毒易挥发的苯来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易取材、安全、环保。

(三)色素提取的改进

课本中是将色素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中进行过滤。改进为取尼龙布折叠2层盖在研钵上,直接用吸管吸取研磨液,简化步骤,节省了仪器。

(四)划滤液细线的改进

用干净的盖玻片,在滴有研磨液的载玻片沾取,再印在滤纸条上,色素液晾干后再重复4-5次,印出的色素滤液线又细又齐又匀,比用毛细吸管省时省力。

(五)层析液的改进

方案一、石油醚:丙酮(10∶1)配制而成的层析液代替有石油醚:丙酮:苯(20:2:1)配置的层析液,分离色素需要的时间缩短,同时也省去了有毒的苯试剂,分离效果明显。

方案二、用93号汽油代替有石油醚、丙酮和苯配置成的层析液,避免学生接触有毒物质,且易取材、安全、及环保。

(六)层析方法的改进:

方案一、将干燥的条形定性滤纸的一端剪去两角,并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用干净的盖玻片划滤液细线后放到由石油醚:丙酮(10∶1)配制而成的层析液中层析,能清楚看到四条色素带分离开来,分离效果非常明显。

方案二、取平面培养皿1只,将一干燥的圆形定性滤纸盖在培养皿中,用吸管在圆形滤纸(直径为9cm)中央滴一滴色素提取液,晾干后重复2-3次,滤纸中央形成小圆形的色素斑。再用吸管缓慢在色素斑上滴93号汽油,会观察到渐渐分离开的三个色素环,由内而外分别是黄绿色、蓝绿色、黄色,现象明显、美观、操作易掌握。

实验原型与实验改进对比图表

项目实验原型实验改进

实验选材菠菜小叶女贞、迎春叶

提取液丙酮无水乙醇

色素提取研磨液玻璃漏斗过滤尼龙布盖在研钵上,直接用吸管吸取

划滤液细线毛细吸管盖玻片

层析液石油醚:丙酮:苯(20∶2∶1)方案一、石油醚:丙酮(10∶1)

方案二、用93号汽油

层析方法条形定性滤纸放入石油醚:丙酮:苯(20∶2:1)层析液方案一、条形定性滤纸放到由石油醚:丙酮(10∶1)层析

方案二、圆形定性滤纸中央滴一滴色素提取液,再用93号汽油推开

五、实验器材

新鲜的绿色叶片(小叶女贞、迎春花叶、菠菜叶等)

干燥的定性滤纸(圆形定性滤纸、条形定性滤纸)、烧杯、研钵、尼龙布、培养皿盖、药勺、量筒(10ml)、剪刀、吸管、载玻片、盖玻片

无水乙醇、层析液(石油醚:丙酮=10:1)、汽油、二氧化硅、碳酸钙

六、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

绿叶中的色素溶于有机溶剂、故可用无水乙醇将色素提取出来。利用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以将四种色素分离。

装置如下:

七、实验过程

(一)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取适量(5g)小叶女贞叶片、迎春花叶、菠菜叶等剪碎后,放入研钵中。向研钵中放入少量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加入10mL无水乙醇,迅速、充分地研磨。等待色素充分溶解后,在研钵口部放折叠2层尼龙布,直接用吸管隔着纱布吸取研磨液。

(二)制备滤纸条

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长6cm、宽1cm的滤纸条,将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在此端距顶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横线。

(三)画滤液细线

滴2-3滴于载玻片上,手拿另一盖玻片,将色素刮抹均匀。净值半分钟,此时酒精大部分会挥发,接用盖玻片蘸取色素提取液在滤纸条铅笔画细线处盖印划线,重复3-4次。

(四)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方案一:

将滤纸条画线一端朝下,轻轻插入由石油醚:丙酮(10∶1)配制而成的层析液层析,盖上培养皿盖。(注意:不要让层析液触及滤液线。)

方案二:

取平面培养皿1只,将一干燥的圆形定性滤纸盖在培养皿中,用滴管在圆形滤纸(直径为9cm)中央滴一滴色素提取液,晾干后重复2-3次,滤纸中央形成小圆形的色素斑,再用滴管缓慢在色素斑上滴93号汽油推开。

(五)观察与记录:

待色素分离开来时,将滤纸条取出,风干。观察滤纸条上所出现的几条色素带及其颜色,并做好记录,将结果展示出来。

八、实验效果

放在石油醚:丙酮(10∶1)配制而成的层析液中的条形滤纸条上呈现有四条色素带,特别是胡萝卜素与叶黄素分离明显。

用93号汽油层析出的圆形定性滤纸有四个同心圆,很清楚观察到叶黄素、叶绿素a与叶绿素b分离开来。

九、自我评价

本实验在材料选择上结合我校实际,来源广泛,容易取材;用93号汽油代替有石油醚、丙酮和苯配置成的层析液,避免学生接触有毒物质,达到安全、降低成本及环保。把层析液的配制改为石油醚:丙酮=10:1的比例后耗时短、毒性小。两种层析液分离色素优势各不相同;用直接蘸取法画滤液细线,能满足“细、直、齐”的要求,但等酒精挥发到什么程度在画不好把握,时间太短则画出的线很粗,挥发时间太长了再画则滤液已干,难以吸附到滤纸上。

参考文献:

[1]左开俊.“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些实验步骤的改进,现代阅读[J],2010第6期.

[2]杨文斌.谈对《叶绿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改进,中学生物[J],2012第3期。

[3]唐玉梅.对高中生物必修教材部分实验的改进和创新[J]考试周刊,2012年第12期

上一篇:音乐教学“导”法摭谈 下一篇: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