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师学做大师

时间:2022-07-24 09:40:03

笔者一向瞧不起编出来的书,总觉得那是为了赚钱而将一些资料拼凑而成的“垃圾”。今年寒假,学校就给每位老师发了一本这样的“垃圾”,要求看后写一篇读后感。为完成作业,笔者只得捧起了赵国忠院长主编的《优秀是教出来的》这本书。可是,笔者渐渐读进去,与一位位大师、名家接触后,笔者才发现,每一位大师的成长之路都布满了荆棘,充满了坎坷,而大师之所以能成为大师,无不是在这样的道路上“炼”出来的。在他们身上,有着无穷无尽值得笔者学习的“宝藏”。

余映潮便是其中的一位。这位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研究丰富细致,见微知著,被誉为“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的领军人物”,号称语文教育界的“课堂教学设计之王”。这样高的称呼,来源于他对教育的执着追求,更来源于他那艰苦的磨砺。

一、多读

余老师为了上好只有37个字的文言文《夸父追日》这一课,从研究词典开始,查阅了十万字的资料,从而展示了一节四十分钟的精彩课堂。如果说这仅仅是他为了一节公开课所做的准备,那就错了,余老师平日都是这样做的。他曾经花了三年的时间跟踪、精读陈钟畔壬在《中学语文》上发表的一组文章,这不是我们平时读书看报的一般性浏览,而是长期的跟踪式研读。由于他研读了大量名师的著作,因此,他对每一位大师的教学方法和精彩之处都如数家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他,自然能较普通老师更容易成功了。

笔者平时也经常读书,但在量上不能保证,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读起书来走马观花,更不用说研读了。因此,很多书看是看过了,可是没有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读过一段时间也就忘了。这样的读书,可以说是毫无意义!

二、多记

余老师不仅书读得多,做的笔记也多得惊人。他的读书卡片划分得极为精细,仅仅阅读教学类就分为综论、记叙、说明、议论、小说等十八小类,每一小类都拥有大量的资料。在研讨课文的时候,他记下需要深入品析、斟酌的内容;在研习名师著作的时候,他做好细致的旁批;阅读专业杂志的时候,他随手摘录自己珍爱的材料;听课之后,他将优秀的课例浓缩为资料卡片;参加培训之后,他将最有学术价值的内容整理到专门的文件夹中;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之后,他提炼出能够启迪自己的思想内容……余老师就是凭着这样日积月累的教研资料库,独创了“余氏教学设计36字诀”和“阅读教学设计的8大关键词”。

笔者在惊叹余老师的笔记庞大精细之余,不禁羞愧于自己的笔记实在是“简陋”――只简单地摘录从报刊杂志上看来的资料,且内容稀少。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有一句名言:“笔记使人准确。”善做笔记的人,可以利用笔记梳理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系统更有条理。看来,笔者还得向余老师学习,扩大笔记的范围,向一切可学的事物学习,充实自己的教研资料库。

三、多写

多读书多做笔记的余老师,也是一位“写作高手”。由于有了大量阅读和笔记作基础,仅2009年一年,余老师就写了130篇文章,还不包括10多个新课的教学设计。平均下来,一星期要写两篇半文章!更令人敬佩的是,他的写作不是为了发表评职称,而是实实在在的自我磨炼,是一种研究和反思――这既是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也是对自我的重新审视。

反观当今一线教师,会上课又能写的教师实在是少之又少。其实,这两方面是相互促进的。研究了一节课,可以从多个角度把它写出来,可以写对教材的文本解读,可以写教学设计,可以就某一片段写案例分析,可以写课后札记……而写的过程,是对课文的再认识,对课堂的再反思,下次再教这一课或类似的一课时,肯定会有更好的设计。而笔者总是以“忙”为借口,除了写总结,几乎不动笔,身子忙忙碌碌,而不用心思考,又怎能有所进步呢?

总结余映潮老师成功的方法,只有四个字――坚持研究。他是用最简单、最笨拙、时间最长、最需要耐力的方法:多读、多记、多写,在自设的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如果我们也能像他这样做,那么,我们离大师也就不远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上一篇:先锋新材豪赌澳洲乳业 下一篇:广汽2016,恰似长安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