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强国外交与中俄关系

时间:2022-07-24 08:11:54

俄罗斯的强国外交与中俄关系

[摘要]2008年5月普京卸任俄罗斯总统,在他执政的8年时间里,俄罗斯从乱到治、从衰落走向复兴。俄罗斯的重新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世界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俄罗斯追求大国地位的强国外交在国际社会引起了不同反响。中俄关系持续稳定发展,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关键词]俄罗斯; 强国外交; 多极化; 中俄关系

[中图分类号]D83.5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8)03-0107-06

一、俄罗斯的实力增强,为强国外交提供了坚强后盾

普京执政8年,创造了俄罗斯奇迹。俄罗斯政治上结束了混乱局面,打击了车臣分裂分子,使国家走上了有序发展之路;经济上不仅走出了危机,还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从2000年到2007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年均达7.8%,增长了72%,如果能够保持这一速度,到2009年底俄罗斯GDP将实现翻一番。2006年俄罗斯经济总量超过了苏联解体前的水平,考虑到俄罗斯现在的经济结构比苏联时期合理,国家财力增强,其实际经济水平应该超过了苏联时期。2007年俄罗斯GDP同比增长率高达8.1%,达到32.99万亿卢布,约合1.35万亿美元,人均GDP接近9 500美元。苏联时期长期进口粮食,从2002年开始。俄罗斯恢复了粮食出口,2006―2007农业年度,俄罗斯的粮食出口量为1 300万吨。俄罗斯不仅提前偿还了外债,还成为仅次于中国和日本的外汇储备大国,至2007年底,外汇储备已达到4 763.91亿美元。2000年时,俄罗斯有2 000亿美元外债,到2008年1月1日只剩449亿美元。卢布实现了可自由兑换,2007年卢布对主要贸易国货币的实际有效汇率与前一年相比升值5.3%,对美元的实际汇率上升14.8%。对欧元升值5.7%。按经济总量排名,2007年俄罗斯在世界上是第7位。

俄罗斯人从国家的经济增长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俄罗斯居民收入的增长超过了GDP的增长率,从2000年开始,俄罗斯居民实际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0%,2003年俄罗斯的GDP比前一年增长了7.3%,居民实际货币收入增长了13.5%;2007年GDP同比增长率达到了8.1%,人均月收入达到1.25万卢布。扣除通胀因素后的实际收入同比增长10.4%,实际工资增长了16.2%,实际退休金增长了3.8%。据俄罗斯统计局2007年8月提供的数据,莫斯科人的平均月工资比2001年上涨了3倍,而物价上涨幅度则不到1倍。如果说2000年俄罗斯有30%的居民处于贫困状态,那么2005年这一数字是17.7%,2006年下降至15.3%,2007年减至14%。俄罗斯政府在改善居民的医疗条件、增加对多子女家庭的补贴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得到了民众的认同。俄罗斯的民族凝聚力和对政策的认同感有了很大提高,民众对国家和政府的信心增强,俄罗斯实现对外战略目标根基扎实。

俄罗斯在全球能源问题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正有意打造能源超级大国。俄罗斯是唯一不需要进口能源并拥有丰富能源的大国。“俄罗斯的天然气、石油、煤和铀分别占世界储量的1/3、1/10、1/5和14%。”国际社会的估计则一般认为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13%和35%。俄罗斯的石油出口量与沙特阿拉伯不相上下。天然气储量和出口量更稳居全球第一,其周边邻国乃至西欧国家都高度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供应。俄罗斯正利用石油、天然气及其运输管线等杠杆,提升其国际地位。未来俄罗斯在世界上将起到能源基地的重要作用。能源已成为俄罗斯对国际社会施加影响的重要手段。

军事实力是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普京重视加强军队建设,他强调:“坦率地说。我国的武装力量越强大,无论以什么借口对我国施加压力的诱惑就越小。”“不仅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而且有效地防止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的扩散,作为世界上拥有核武器和强大军事政治影响的大国。俄罗斯应当承担起制止当前的地区冲突。消除其他的新挑战和保障全球稳定的关键责任”。美国在伊拉克的行动使俄罗斯看到。使用武力解决冲突的趋势在上升,军事力量对保障各国安全的作用明显提高了,必须重新定位本国军事政策和军事手段的地位与作用。2003年10月,在俄罗斯国防部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军事会议上,公布了名为《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发展的紧迫任务》的构想文件,2005年制定了《2006―2010年俄联邦武装力量建设计划》和《2007―2015年国家武器纲要》。俄罗斯军队建设走的是质量建军之路。优化武装力量结构,加强军队的机动性,保证其能在世界性冲突和地区性冲突中作战。俄罗斯军队员额在1992年(不包括边防军、内卫部队和其他不属于陆海空三军的部队)有275万人。到2003年8月1日还剩116万人。到2006年有113.5人,到2010年年底还要再精减3.5万人,减少到110万人,最终目标是将俄武装力量的人数减少到100万。与此同时。俄罗斯提高了军人的社会保障水平,以增加军人职业的吸引力。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俄罗斯的国防预算也在快速增加,为普京的军事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06年10月普京在与网民对话时骄傲地说:“从2000年到2005/2006年度,国家对军队的财政投入增加了2.5倍。”军费中越来越多的资金被用于提高武装力量的质量。2001年,俄军的维持费与发展费之比是7:3,2005年达到了6.1:3.9,2006年将达到6:4。俄军计划到2011年前使这个比例数达到5:5。俄罗斯正加紧研制和部署能突破任何防御体系的新型洲际导弹,建造超级航母和新一代核潜艇,更新战机。

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增强,使俄罗斯不再受制于西方,有了更多影响国际事务的能力;俄罗斯国内政局稳定。车臣分裂主义基本被肃清,国家不再有解体的危险;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增强了,俄罗斯民众的大国意识复苏。在这一背景下,从2005年起普京对对外政策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其核心是追求俄罗斯的强国地位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大国作用。

二、争当强国,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

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的力量对比出现严重失衡。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实力与影响增强,俄罗斯也曾努力与美国搞好关系,认同美国起主导作用的国际体系。但是,随着俄罗斯实力的增强和美国“遏俄”、“弱俄”政策对俄罗斯利益的损害,俄罗斯改变了对世界格局的看法并调整了外交政策。俄罗斯外交的主动性与独立性提高,国际影响力增大,成为制约美国建立单极世界,推动建立多极世界的重要力量。

俄罗斯领导人强调冷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许多积极的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失衡的状况正在得到改变,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基础已经形成。2007年2月

普京在慕尼黑公开表示,美国的单极世界是行不通的,当今世界是一个多极化的世界。2007年3月发表的《俄罗斯对外政策概论》强调:“最近几年国际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不断发展的全球化进程虽然造成一些自相矛盾的结果。但仍然使影响力和经济增长的资源得到了比较平均的分配,从而为国际关系的多极结构奠定了客观基础。在承认安全问题是当代世界不可割裂的一个整体的基础上,国际关系中的集体原则和法律原则继续得到加强。能源因素,即对能源的获取和占有。在国际政治中的意义更加重要了。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大大加强。强大和更加自信的俄罗斯已成为世界上积极变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由于‘冷战’结束而失去的国际平衡及竞争环境正在逐渐得到恢复。”也就是说,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俄罗斯的能源大国地位,为国际关系的多极结构奠定了客观基础,使世界的多极化发展更有保障。世界发展的多样性日益得到尊重。冷战结束初期世界的失衡状况正在改变,俄罗斯的地位与影响增强了,正在成为促使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因素。

普京上任之初,俄罗斯对世界格局所做出的一个基本判断是:“正在建立的既不是‘单极’世界,也不是传统的‘多极’世界,而是多层次、快速变化的国际和国家间体系。”“在美国保持经济和实力优势的情况下,建立单极世界的趋势正在加强。在解决重大的国际安全问题时。指靠西方机构和一些成员有限的论坛或会议。使联合国安理会的作用受到削弱”。在这样的判断下,当时俄罗斯实行的是尽力与美国保持良好关系,对外进行战略收缩的政策,在诸如北约东扩以及波黑和科索沃战争等问题上,俄罗斯不得不节节退让。俄罗斯不充当美国的挑战者,“在制定今后(至少20年)的政策时,需要持这样的出发点:我们未必能够大大改变国际关系的现有结构,未必能够动摇美国的霸权。美国目前在拉开同发达国家的距离。更不用说俄罗斯了,……我们的目的不是改变世界(我们不承担无法胜任的任务,只是深入解决自己的危机),而是要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最低限度),为俄罗斯争取到应有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最大限度)”。但是,俄罗斯的让步并没有换来想要的东西,北约东扩、美国驻军中亚长期化、西方加速向独联体地区渗透等损害了俄罗斯的利益。

从2005年以来,俄罗斯的对外战略从原来主要为实现国内目标服务,调整为侧重追求大国地位,加强军事实力,推动建立多极世界,反对西方国家对其内政的干涉与指责,其外交的独立性、进取性、强国性特点日益突出。用俄罗斯政论家德米特里・特列宁的话说:“俄罗斯领导人已经放弃了俄罗斯成为西方一部分的希望,开始建立围绕莫斯科的体系。”在2007年3月发表的《俄罗斯对外政策概论》中明确提出:“单极世界的神话在伊拉克彻底破灭了。这种模式本身无法发挥作用,因为它没有,也不可能有当代文明社会的道德基础。利用强大的军事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作后盾来谋求世界唯一领导地位的失败。也证明了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需要客观上对国际事务承担特殊责任的主要国家一起发挥集体领导作用。”“我们已经到了必须要考虑建立新的全球安全结构的时候了。这种结构应以国际交往的各个主体的利益,合理地保持平衡为基础”。俄罗斯明确反对单极世界。俄罗斯政府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伊万诺夫表示:“我们认为不能允许这样一种国际秩序的存在,即一个力量中心企图称霸世界,把以军事优势和经济优势为基础的游戏规则强加给其他所有国家。”这表明,俄罗斯不仅希望建立一个多极世界,还要成为这一多极世界的构建者。

与此相适应,普京等俄罗斯领导人越来越尖锐地批评美国的政策,批评美国在人权、民主等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批评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普京强调:“我认为,对于当代世界而言,单极模式不仅是不可接受的,而且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他点名批评美国的行为:“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几乎毫无节制地肆意在国际事务中使用武力的现象。这种武力使世界陷入了一个又一个冲突的深渊……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无视国际法基本准则的现象。不仅如此,某些准则,实际上几乎是一个国家的整个法律体系,当然首先是美国的整个法律体系,全面超出了本国边界,并在经济上、政治上、人道主义方面强加给其他国家。”俄罗斯反对西方国家强调的北约、欧盟和联合国都有权做出使用武力的决定,强调只有联合国才有权做出动用武力的决定。

俄罗斯要作为一个大国在构建未来的世界秩序中发挥作用,所以其特别强调对外政策的独立性,认为“俄罗斯重新获得外交上的独立性是最近几年来的主要成果”。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声明:“俄罗斯的外交独立性是绝对的行为准则,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上,远非所有国家都能这样做。而对我们来说,这是个关键性问题,是涉及的问题。我国不会让外部势力来控制自己或自己的对外政策。我们不会尝试让所有的人都喜欢自己,我们的出发点只是自己合理的和实实在在的利益。我们记得。我国在尼古拉一世时期和苏联末期曾经特别努力地去博取别人的欢心。我们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这表明,俄罗斯不会再做损害自身利益的妥协,可以为捍卫自己的利益采取行动。

强调俄罗斯外交的独立性,意在向世界表明:第一,俄罗斯的实力已得到恢复和发展,国际社会必须承认俄罗斯的实力与地位。由于力量衰弱而不得不受制于西方的俄罗斯已经被强大的不容小视的俄罗斯所取代,不得不做出妥协、退让的俄罗斯外交已经成了过去。第二,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在国际社会具有独特的优势。拉夫罗夫强调:“新的全球影响和发展中心的形成,更均衡地分配发展资源和自然财富的控制权,正在为多极世界奠定物质基础。”在俄罗斯看来,多极世界秩序的物质基础是对能源和资源的控制权,俄罗斯具有其他大国所不具备的条件。俄罗斯要利用能源优势在全球恢复大国地位,世界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第三,俄罗斯的外交要完全从自身实际利益出发,不管其他国家的态度如何,是不是接受,俄罗斯将只从自身利益出发确定政策。苏联末期和叶利钦时代曾努力取悦西方的外交退却已经结束,俄罗斯已经有能力参与世界大国竞争。更确切地说是与美国的竞争。

今后,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主动性与进取性将增强,俄罗斯不仅不会屈从于西方的压力而改变自己的内外政策,还要以一个世界性大国的积极态度对世界施加影响。如果说以前俄罗斯试图通过外交收缩换取与西方关系的改善,以保证俄罗斯国内发展的话,现在俄罗斯则强调只有实行积极的大国政策,才能有效地维护自身利益。“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内改革的成功越来越受到我国边界之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且很明显的是,俄罗斯要想在自己目前的边界范围内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作为一个有活力的世界大国,必须在量力而行的基础上就各种迫切的国际问题采取主动的政策”。俄罗斯开始积极参与世界事务,发挥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作用。

三、影响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新因素

俄罗斯是中国的近邻,中俄两国又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俄罗斯的大国外交不仅影响着世界格局,也影响着中俄关系。近年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两国已经达成了永做好朋友、好邻居、好伙伴的共识,双方领导人都把现今的中俄关系看成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在俄罗斯推行强国外交的背景下,中俄关系在近期内还会保持目前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

首先,共同推进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中俄战略协作的基础增强。

为了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挥俄罗斯的大国作用,俄罗斯比以往更重视东方外交,以增强对西方强国外交的回旋余地。俄罗斯注意加强与中国的战略协作关系。比以往更积极地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与完善。这有利于加强中俄的战略协作基础。

在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问题上。俄罗斯与中国有共同利益。2005年7月,主席访俄期间,与普京总统共同发表了《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文件,双方向国际社会声明推动世界多极化,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公正、民主、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双方表示愿意本着上述联合声明的精神,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战略协作。共同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目标明确的努力。中俄声明重申联合国是世界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在保障全球安全的国际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双方强调,《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必须严格遵守。安理会作为联合国主要负责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其权威必须得到切实维护。这一声明的发表表明。中俄在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问题上立场基本一致。“这是发展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的新步骤。它不仅证明俄中两国间信任的加深,而且还证明就全球和地区安全问题经常磋商机制的出台和启动”。中国和俄罗斯都是正在崛起的大国,中俄合作有利于捍卫各自的利益。

俄罗斯把上海合作组织看成是俄罗斯发挥世界影响的重要平台,在2006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立5周年之际,普京专门写了名为《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成功合作的新模式》的文章,详细谈了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历程。强调指出:“2001年诞生的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有影响的地区性组织。今天‘上海合作组织因素’是欧亚广大区域稳定的重要因素,这是现在地区和全球政治的现实。因此,其他国家和多边合作组织对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工作和论坛兴趣的提高不是偶然的。”“五年前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时提出的任务已经在实现。已经建立了使上海合作组织不仅作为合作的新形式。而且使其对解决当代全球性问题作出贡献的坚实基础。上海合作组织所有参加者致力于一道工作和团结是其可靠保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也说:“实质上,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新型组织,它不是联盟,而是解决共同任务的利益共同体。它致力于共同对局势施加影响以实现稳定和繁荣。其原则基础是公开、协商、互利、相互尊重多样文明和传统。”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与完善也符合中国的利益。近年来。上海合作组织从一个地区性安全组织逐步发展成一个综合性的组织。涵盖军事合作、情报共享、反恐、经济合作、政治协调等各个方面。在2007年比什凯克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通过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进一步巩固了上海合作组织的政治与法律基础,该组织框架内的经济合作日益发展,组织的吸引力增强,也提高了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中俄两国加强在上海合作组织内的合作,无疑有助于维护两国在欧亚大陆的利益,增加对世界发挥影响的砝码。

其次。中俄经济关系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充实了中俄关系的经济基础。

2007年中俄贸易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一二是中国逆差的状况正在改变。中国在中俄贸易中首次出现顺差;二是中俄间的贸易结构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2007年中俄双边贸易累计达到48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3%,中国对俄出口284.9亿美元,自俄进口196.8亿美元,全年累计贸易顺差达88.1亿美元。2007年中国对俄出口机电产品103.7亿美元,增长85.2%,占对俄出口总额的36.4%。其中汽车成为出口新增亮点,全年对俄共出口汽车及底盘10.7万辆,增长1.8倍,价值14.4亿美元。中国已跃升为俄罗斯第三大贸易伙伴。尽管中俄贸易总额不高,但双方经济合作的空间和潜力非常大,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强。这些年也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合作机制,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合作领域。加上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推动。相信两国贸易合作今后会越来越密切,对两国政治关系的促进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

中俄能源公司加强了合作。使两国的能源合作不仅限于油气贸易,而且扩展到勘探、开发、加工、销售等领域。2005年7月俄罗斯石油公司与中石化签署协议,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在萨哈林地区进行油气开发。2006年11月。俄罗斯石油公司与中石油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中俄东方石化公司,在中国建炼油厂和300个左右的加油站;在俄罗斯成立合资公司――中俄东方能源有限公司,在俄罗斯勘探开发石油,计划3―5年内开采1 000万吨石油。

再次,中俄关系中结构性的矛盾与问题仍将存在。

中俄两国同是正崛起的大国,都有各自不同的国家利益,双方关系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随着俄罗斯实力的增强和对华借重的降低。双方的矛盾和磨擦可能还会增多。尽管这些问题的存在有一定的客观性,但为了中俄关系的长远发展。也需要重视和解决。这些问题包括:领土与移民问题,能源合作与开发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等。

以能源合作与开发问题为例,由于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居高不下,中国进口石油、天然气的需求日益增强,中俄能源合作对中国显得尤为迫切,但是双方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实际进展有限。俄罗斯利用自己在能源上的强势地位,过分追求自己的利益。2007年俄对华出口石油下降,由于中俄两国石油公司未能就价格问题达成协议,2008年俄还将减少对华原油出口。在俄罗斯对外贸易中能源、原料所占比重在上升,这种趋势短期内很难改变。俄罗斯希望把机器设备推向中国市场,特别是俄方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包括核能设备、常用动力设备及矿山机械设备等。但从实际情况看,效果并不明显,矿物燃料、石油和石油制品仍占俄罗斯对华出口的一半以上。这种情况使许多俄罗斯人担心成为中国的原料供给者。随着中国在中亚影响的扩大和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的加强,俄罗斯担心中国挤占俄罗斯在中亚的政治经济空间,如何消除俄罗斯的疑虑也是我们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研究显示,在梅德维杰夫接任总统后。俄罗斯强国外交的势头将保持下去,俄罗斯对世界的影响力还会增强,世界格局严重失衡的状况正在改变。有利于世界的多极化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新型的国家关系,这种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关系,保障了两国既有各自的行动自由,又能在共同关心的问题上进行协调,符合两国的国家利益,两国间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会在发展中得到解决,中俄关系还会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

上一篇:论争中的中国医改 下一篇:当代世界经济趋势与中国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