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伍用吗啡、曲马多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7-24 06:15:28

罗哌卡因伍用吗啡、曲马多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PCEA(持续硬膜外镇痛)和术后无镇痛下产妇的各种情况。方法 剖宫产术者100例,分两组:I组50例,剖宫产术后行PCEA;II组50例,剖宫产术后拔除硬膜外导管。结果 I组产妇术后无明显疼痛及腹胀,各生命体征平稳,能积极配合医生早哺乳、翻身及下床活动;II组产妇、2 h后诉伤口痛和腹胀逐渐加重,且难以忍受,测血压、心率明显上升,术后不愿早期哺乳、翻身及下床活动。结论 剖宫产术后疼痛会促使人体生理、心理及行为上出现一系列应激反应,使用PCEA后产妇可安全、舒适地渡过术后恢复期。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持续硬膜外镇痛

近年来,术后镇痛经媒体、网络传播后,在社会影响广泛,很多患者主动要求使用术后镇痛,我院积极开展了PCEA,并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产科剖宫产的足月产妇,年龄22~34岁,均为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I~II级妊娠后无镇静镇痛药用药史者,在自愿使用术后镇痛者中随机抽取50例产妇编为I组,不愿使用术后镇痛者中随机抽取50例产妇编为II组。

1.2 方法 常规术前禁饮、禁食,签麻醉知情同意书,告知术后镇痛的目的、意义及不良反应。I组产妇及家属签术后镇痛同意书,并告知术后硬膜外管保护方法,I、II 两组病人均选T12-L1行硬膜外隙穿刺,成功后,向上置管留置3.5 cm,术中麻醉满意,缝皮前均追加0.75%布比卡因5 ml。I组从硬膜外管追加地塞米松10 mg,胃复安20 mg后接一次性输注泵(2 ml/h),泵内罗哌卡因75 mg、吗啡4 mg、曲马多200 mg混合生理盐水共84 ml。II组手术结束后拔除硬膜外导管,术后使用同等数量的缩宫素,同等时间行翻身及下床活动,并记录两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体质重、孕周。

1.3 观察项目 分别于术后2、4、8、16、24 h和42 h观察,并记录以下项目:①术后恢复指标:子宫收缩、宫底高度、恶露量、泌乳时间;②无创血压、心率(均以产妇术前平静时血压、心率为参照);③静态(安静卧床)及动态(宫缩、翻身、坐起和下床活动等)的疼痛程度,采用10 cm常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间接评估;④不良反应:恶心、呕吐、术后低血压、瘙痒、尿潴留、胃肠功能恢复及运动阻滞(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使用SAS3.0软件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体质量和孕周比较,见表1。

2.2 两组产妇的产后恢复指标 胃肠功能恢复、泌乳时间及运动阻滞改良Bromage评分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II 两组产妇均无恶心、呕吐、术后低血压。24 h后拔除尿管后,均能自己下床活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产妇有1例出现皮肤瘙痒,II组无。

2.3 I、II 两组产妇术后2、4、8、16、24 h及42 h的疼痛VAS评分 见表2。

2.4 两组产妇术后42 h内血压、心率波动 I组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II组血压上升>10 mm Hg 20例(40%),心率增快>10次/min 15例(30%)。

3 讨论

术后疼痛是机体受手术创伤刺激后的一种反应,它促使人体心理、生理和行为出现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心率、血压上升,严重可致心肌缺血甚至心力衰竭;激素紊乱,导致高血糖及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加强,延缓康复;引起腹胀恶心、呕吐、尿潴留;使抵抗力下降,易感染,并发症增多;使手术部位肌张力增加不利于早期下床活动,使患者焦虑、失眠延缓术后康复。

0.09%罗哌卡因伍用吗啡、曲马多混合液用于PCEA,既可消除病人痛苦和不适感,又不产生任何运动阻滞。因此可消除术后疼痛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让剖宫产病人安全、舒适地渡过术后恢复期。兼顾了医疗技术和人道主义精神。

应注意皮肤瘙痒时,静脉推注10 mg地塞米松即可解除这一不良反应。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缩宫素在产程中最佳应用时机的探讨 下一篇:通心络、氨氯地平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