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唑安定-芬太尼辅助高位硬膜外麻醉用于甲状腺机能亢进手术效果观察

时间:2022-08-11 06:43:39

咪唑安定-芬太尼辅助高位硬膜外麻醉用于甲状腺机能亢进手术效果观察

【关键词】 咪唑安定;芬太尼;高位硬膜外麻醉;甲亢手术

甲状腺功能亢进采用颈部硬膜外阻滞能提供最完善的镇痛效果,同时因阻滞心脏交感神经使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较为平稳,可用于防止甲状腺危象,更适用于手术前准备不充分的病人。但高位硬膜外麻醉仍无法解决术中牵拉痛等给病人带来的不适感[1]。为消除病人的此种不良反应,我们在高位硬膜外麻醉下的双侧甲次全切手术中静脉辅以咪唑安定-芬太尼,观察其效果,麻醉过程更为平稳顺利,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择期行双侧甲次全切手术病人50例,ASA I~II级,体质量43~65 kg,年龄16~66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A组为单纯硬膜外麻醉组,B组为硬膜外麻醉复合咪唑安定-芬太尼组,对既往有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疾病及麻醉效果不完全的患者,不纳入本研究。

1.1 麻醉方法 术前30 min肌内注射东莨菪碱0.3 mg,苯巴比妥0.1 g,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实施无创血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心率(HR)、呼吸监测。两组病人均取右侧卧位,选择C6~7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以阻力骤减法判断穿刺成功,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 cm,注入试验剂量1%利多卡因3~5 ml,于注入试验剂量5 min后,测试阻滞平面,平面出现后,硬膜外腔追加1%利多卡因+0.15%布比卡因3~4 ml,使平面固定满意;常规面罩吸氧,B组于手术开始前静脉推注咪唑安定0.05 mg/kg,芬太尼1 μg/kg,并于注药后1、5、10、15 min记录病人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变化。

1.2 观察指标 镇静效果评分采用Ramsay改良分级法:Ⅰ-无睡意,Ⅱ-清醒但有睡意,Ⅲ-入睡但轻呼其名即有反应,Ⅳ-入睡摇肩、呼名有反应。手术结束后询问患者对手术的记忆及感受,记忆缺失分为无记忆(不记得手术)和有记忆(对术者间的谈话清晰记得);感受情况分为不适和无不适,不适感受指术中的手术刺激和对的不适应。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结果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 两组间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用药后镇静评分 A组始终无睡意,B组用药后Ⅲ级16例,Ⅳ级有9例,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有17例未记得术中情况,遗忘率为68%,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两组病人血液动力学变化,见表1。

3 讨论

双侧甲状腺次切病人,采取高位硬膜外阻滞麻醉,而用于术中病人镇静的药物应对心血管、呼吸系统影响小,同时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有利于镇静效果的维持和停药后快速苏醒,同时病人应能维持自主呼吸及呼吸道通畅,各种保护性反射完整,对生理刺激和言语命令有相应的自主反应[2]。

咪唑安定是一种水溶性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清除速率快、安全系数大等特点,并有较好的镇静、记忆缺失作用,有明显顺行性遗忘的特点[3];芬太尼是强效阿片类镇痛药物,镇痛作用强。咪唑安定-芬太尼符合完善的硬膜外阻滞,弥补了硬膜外阻滞作为一种不完善阻滞所带来的麻醉管理上的种种不足,使麻醉过程更为顺利。

本研究中,血压、心率的变化均在正常生理范围之内,脉搏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提示咪唑安定-芬太尼可抑制应激反应,对血液动力学影响轻微,但也应该注意病人短暂的血压和心率的变化。部分病人因镇静过深,可发生舌后坠,影响通气,故应缓慢注药,严密观察呼吸,防止气道阻塞,常规经鼻导管吸氧,准备好麻醉机、插管设备及急救药物,以防不测,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97

2 安刚,薛富善.现代麻醉学技术.科学技术文献出社,1999:298.

3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经宫腔镜注射纤维蛋白胶治疗早产胎膜早破的临... 下一篇:缩宫素在产程中最佳应用时机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