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类绿色建筑设计探讨

时间:2022-07-24 04:55:37

办公类绿色建筑设计探讨

摘要:近日,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印发了《关于积极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意见》。政府投资的项目全部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规、设计、建设、使用;城市新区、新批经济开发区等内的新建建筑全部满足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对绿色建筑的设计探讨。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V5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12.01.10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印发了《关于积极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十二五”期间,建立完善绿色建筑建设及评价的监管体系、政策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咨询服务体系,形成完备有效的绿色建筑发展推广机制;政府投资的项目全部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规划、设计、建设、使用;城市新区、新批经济开发区等内的新建建筑全部满足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创建一批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绿色建筑区域示范;加强社会宣传和知识普及,使绿色建筑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意见》中指出要充分认识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建筑标准指明了方向,也向相关人员提出了要求。作为一名建筑设计人员,现以办公类建筑为例,试探讨一下类似工程的绿色建筑设计内容。

绿色建筑的设计应满足《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有关公共建筑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

表3.2.2-2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

本文以二星为例。其一般项需满足下表

下面分别按各项逐一说明:

1. 节地与室外环境

《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除5.1.7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5.1.10场地交通组织合理,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因用地的影响而不易由建设方人为来控制,其余4项5.1.6场地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的规定。

5.1.8合理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

5.1·9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且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

5.1.11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均容易达到。

优选项中第5.1.12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标准及5.1.13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并纳入规划项目因对土地及旧建筑非建设方单方确定而存在实现不了的可能,5.1.14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大于等于40%,要实现这项,只要室外有绿地或透水砖铺地也易实现。

2. 《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节能与能源利用

5.2.9合理采用蓄冷蓄热技术。

5·2·14选用余热或废热利用等方式提供建筑所需蒸汽或生活热水。

5·2·15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优选项

5·2·17采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技术,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5.2.18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量不低于建筑生活热水消耗量的lo%,或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低于建筑用电量的2%。

这五项因所在地区和经济能力的限制或可不可能实现,其余九项因部分已有设计规范规定必需要达到而能满足二星对一般项数的要求。

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中

《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因5.3.6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雨水积蓄、处理及利用方案可能因工程规模小而放弃不设,其余五项若考虑了中水循环系统及计量系统也易达到。优选项5.3.12办公楼、商场类建筑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40%,旅馆类建筑不低于25%相应也易实现。

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5.4.3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60%以上(利于就地取材),5.4.4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大多数工程已基本普及),5.4.5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强度高,用量相应有所减少,对造价影响不大)。5.4.8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不破坏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构件及设施,避免重复装修,5.4.9办公、商场类建筑室内采用灵活隔断,减少重新装修时的材料浪费和垃圾产生(这两项均要求房间功能在施工图完成过程中一定要明确,竣工后最好不要随意改动,建设方控制好也易达到),5.4.6、5.4.7、5.4.10均是废物再利用、可循环材料的应用,较容易做到。优选项中5.4.1l采用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5.4.12可再利用建筑材料的使用率大于5%。一般也易达到。

5. 室内环境控制

《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5.5.9宾馆类建筑围护结构构件隔声性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 118中的一级要求,指宾馆类建筑,办公建筑不用管。其余五项因有设计规范的规定也易满足。优选项中5.5.13采用可调节外遮阳,因与建筑物外观有重大影响只有在方案阶段开始考虑才可实现,其余两项亦好满足。

6. 运营管理

《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5.6.10办公、商场类建筑耗电、冷热量等实行计量收费因与实际需求有联系不考虑外,只要满足了5.6.9项要求的智能化控制其余四项也好实现。优选项5.6.11具有并实施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管理业绩与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挂钩,属一般奖励措施可满足。此时优选项已达到五项,正好满足二星的要求。

当然绿色建筑设计远非本文所述似的机械累加,它需以一定高新技术为核心,主要包括围护结构的保温系统、地源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空气热泵热水系统、家用燃气空调、相变储能材料、节水综合技术等。这将在以后的工程实践中继续探讨。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绿色建筑就在你我周围,让我们为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吧!

上一篇:浅谈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组织与协调 下一篇:改革开放后广州住区规划布局形态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