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第17课

时间:2022-07-24 03:35:32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第17课

一、课标分析: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标》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

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注重对学生中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的实践活动,为信息技术教学营造“宽松、主动、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用word进行文稿编辑处理中,关于图像图片插入处理为主题的一课,围绕古诗配画讨论展开,要求学生能用WORD制作图文并茂的文稿。本节课是在已经学习了网络应用以及word的简单操作基础上,引领学生经历创作作品的实践活动过程,逐步掌握利用word进行文稿编辑处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思维和审美能力。这过程包含了对图片处理相关知识和操作,如:插入图片的方法、设置图片格式、调整环绕方式等 ,其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拓展性。

三、学情分析:

受学校条件所限,上课时2个学生一台电脑,机房配有一台服务器,装有多媒体教学系统,提供广播教学,监视监听、转播示范等功能,对课堂组织有利。

三年级学生正处在信息技术学习的最初阶段,动手实践能力及信息技术知识较差,但对信息技术有浓厚的兴趣以及好奇心,能根据教师的演示做模仿,部分同学能在教师的提示下进行操作。这些情况就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中来,本人采用了小组互助式学习模式,新授这一节课内容。

四、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

(一)学会在Word插入图片、编辑图片,编辑图文并茂的文稿。

(二)了解设置图片格式不同,能根据需要自主选择。

过程与方法:

本课通过“古诗配画”活动,让学生体会图、文结合形象直观,能更清楚表达主题信息的特点,学会在Word插入图片、编辑图片,编辑图文并茂的文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操作在形成作品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学习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团结互助的精神及古文化底蕴, 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对美的体验和欣赏,让学生学会创作美。

教学重点:

学会在Word插入图片、编辑图片,编辑图文并茂的文稿。

教学难点:

图形缩放和图形环绕方式的操作和设置

教具准备:

(一)多媒体网络教室;

(二)大屏幕投影;

(三)教学演示课件;

(四)资源库。

五、教学方法分析:

采用“分层―协作”的模式进行教学

多种方法来激励学生,使其充分体验到帮助其他学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六、说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1、古诗小游戏

2、出示各种配图古诗作品

师:你们看了有什么感想?

(从学生回答中,教师作针对性的评述,多从鼓励的角度出发。)

1、参与游戏

2、学生欣赏各种配图古诗作品,让学生观察图文内容、色彩搭配情况、位置排布情况等,对照诗意,研究一下所配的画不是符合诗意,让学生思考回答如果自己来配画将怎样处理?

本环节以学生小游戏方式开始,使孩子们能轻松进入学习氛围,欣赏各种配图古诗作品时激发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引导学生广开思路,激发学生给古诗配画的兴趣。

(二)分层导学

1、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1)找工具(找到word)

(2)试一试:(输入古诗,编辑格式)

(3)找一找:(寻找适合的图片)

A、从网上下载。

B、……

(4)做一做:(插入图片)

(5)图形缩放单击图形,A、用鼠标拖动图形控制柄直至需要的尺寸大小后释放鼠标。

B、……

(6)图形环绕方式

A、右击图片,在菜单中选择“设置图片格式”

B、 ……

(7)画中写古诗

A、“视图――工具栏――绘图”调出绘图工具栏

……

2、引导学生看书,理解教材

1、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本课学习内容及操作工程。(由学生充当小教师演示讲解)

2、在理解学习内容的基础上,仔细看教材。

首先通过理解学习内容,再经过课件讲解和看书夯实基础,然后通过操作练习巩固,为以下教学做铺垫。学生结合教材,通过自主探究,从而学到新知,更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教师在课堂中采用“放”的过程。

(三)协作学习:

1、分配任务

2、提示学生查阅教材小提示或观看自动教学课件演示片断

3、组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1、倾听教师布置的任务,后本小组内完成分工工作。

2、学生查阅教材小提示或观看自动教学课件演示片断

3、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课堂上安排“小组活动”使每个学生互帮互学,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学间的交流更容易理解掌握,从而更快的学到新知。通过学生的不同探索,发现更多的问题和方法,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充分体验到帮助其他学生的成就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四)创作作品: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学生学会基本操作,小组协作完成作品

通过前面一系列活动在掌握本课操作及知识要点的情况下,学生小组合作更易形成作品,取得成功。

(五)互评提高:

1、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广播系统展示学生的作品

2指导让学生从版面设计、色彩作用等方面互相评价

1、观看作品

2、听取意见、互相评价、借鉴启发。

3、再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 通过自评、互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说出自己今天所学的收获,使知识更条理化,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六)课后交流小结:

1、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2、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出今天的学习收获等。 1、学生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解释所选古诗的含义,选取该图画的原因,以及图画在哪些方面表达了古诗的哪些意境等

2、请学生充当小老师,汇报学习的成果,演示讲解主要操作步骤。

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教学反思

本课先从激发学生兴趣开始,用学生感兴趣的古诗小游戏创设了课堂教学情景,并通过对比的古诗图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让其形成学习动机,这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和前提。从学生反应来看,效果很好,导入很成功。

当学习问题呈现后,并不是由教师给出答案,而是放开学生,先让其凭自己现有的能力去解决。学生的思维被一再的调动,情绪时而轻松愉悦,时而紧张激烈。当部分学生有能力解决,或者部分解决问题后,再利用学生们争强好胜,喜欢受到表扬和羡慕的心理,让学生去做演示,让学生去教学生,这样做学生的关注程度会更高,比由教师讲授得到的效果好得多。从课堂情况看,达到了预定的目的。

还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并不是不知道方法,而是因为着急或者打字速度方面的原因操作比较慢,所以对于这样的学生,应该再注意单独给他们一些发言的机会,为他们提供了需要的舞台。

上一篇:小议美术教学方法 下一篇:几何变换在立体几何解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