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走,引导抑郁儿子重新走进阳光地带

时间:2022-07-24 02:34:25

三步走,引导抑郁儿子重新走进阳光地带

新学期伊始,刚过完14岁生日的儿子信心满满地踏入全市重点高中,开始他人生的第二次拼搏。与家人亲友团聚时,他侃侃而谈,妙语连珠,一点也看不出曾经患过抑郁症。

抑郁折断天使奋飞的翅膀

儿子自幼聪明伶俐,小脑袋瓜里装满了各种新奇的想法,想象力丰富得时常让我吃惊。他天生顽皮,好说好动,不愿意受约束。上幼儿园时,他根本不懂得遵守课堂纪律。老师正讲课,他却悄悄地跑到餐厅对那里的员工说:“炊事员爸爸,炊事员妈妈,我肚子饿了,给我点好吃的吧!”员工们都被他逗笑了。儿子给我带来无与伦比的快乐,他渐渐成长为一个有个性、有思想、有创造力的阳光少年。我每天都被他的乐观向上和朝气蓬勃所鼓舞,对生活和工作充满激情。

在整个小学阶段,儿子都过得非常开心。他6岁入小学,8岁从二年级跳到四年级,10岁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初中。

然而,初一下半学期时,儿子的成绩急转直下,性格也渐渐地发生了变化,一回家就把自己的房门反锁,怎么喊也不开。吃饭时,他不再开心地和我聊天,而是胡乱吃两口就走,或者两眼茫然地望着饭菜发呆。而且,他还经常一脸忧郁,无精打采的,问他什么话,他都是摇头叹气。更有甚者,他晚上连书包都不带回家,也不做作业,第二天早上喊他几次他才磨磨蹭蹭地起床。我每次问他的学习情况,他都是一脸不耐烦的样子。

第一次月考之后,我问他得多少分,在班上排第几名,他沉默不语。我把他的书包拿过来,找出试卷,刺眼的分数让我触目惊心:数学68分,英语53分。我拿试卷的手颤抖得不能自抑,厉声呵斥他。儿子仍不理不睬,用被子蒙住头。我一把扯开被子,让他说说是怎么回事。他起来拿起试卷,嚓嚓几下撕个粉碎,再用脚使劲地踩,边踩边愤怒地说:“让考试见鬼去吧,见鬼去,见鬼去……”我被儿子的异常举动吓傻了,赶快给老公打电话,和他商量对策。

老公让我先联系班主任,全面了解情况之后,再做商议。儿子的班主任是个年轻的男教师,刚直严厉,责任心强。我刚打通电话,他就急切地说:“我正想打电话通知你到学校呢,这个孩子近期问题较严重,上课几乎不听课,不是睡觉就是看课外书,课间操时还和同学打架,故意把同学的书扔到楼下……”听完班主任的介绍,我心如刀绞,但决定对儿子做充分了解之后,再采取挽救措施。

次日,儿子照样若无其事地去上学。我没上班,打开他的房间,希望能找到蛛丝马迹了解儿子的内心世界。终于在抽屉的最底层,我发现一个黑色硬皮日记本,这里面藏着儿子的所有秘密。对于一个10岁的孩子,我只能用这种不光彩的方式窥探他的内心。儿子的文笔灵动优美,但文字中却透露出深深的忧郁。从上初一开始,儿子就连连遭遇挫折。活泼爱动的他,因为上自习课和后桌同学说话,被班主任请到教室外面,罚站一节课;因为上课走神,被班主任拧着耳朵站起来;因为和同学讨论问题而意见不一,遭到同学的无情攻击;因第一次考试没考好,受到老师的白眼,并且座位从第二排被调到第六排;自己以为得意的作文,因为没有按照应试作文的要求写,只得了28分……儿子曾经做过积极的调整,但是屡受打击,让他渐渐丧失了自信。他沉浸在网络小说里寻找安慰,成绩每况愈下,不敢面对父母的目光,他知道父母对他的希望和殷切期待,他在梦想与现实之间苦苦挣扎着,迷失了自我。日记的最后一页是昨晚刚写的,有的字迹被泪水浸湿而变得模糊。他说,当攒够100片安眠药时,他就要告别这个世界了,他无力改变现实,活得太累了,只能悄悄地走开,只当不曾来过这个世界……事态严重,我发信息给正在外地出差的老公,让他立即回家。

正值春寒料峭,清冷的空气里凝结着我们的忧伤。老公静静地抽烟,我默然流泪。我们都忙碌着自己的事业,以为儿子仍然会像以前那样快乐健康地成长,却忽略了对他刚升入初中适应新环境的心理关怀。我们反思着对儿子教育的失误,都感到无限自责。

把爱的阳光洒满他的心房

我和老公首先找心理专家进行了咨询。专家指出我儿子有明显的抑郁症特征。原因有三:一是生理方面,儿子才10岁,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阶段,而初中突然增加许多学科,需要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这使他忽然感到力不从心,产生了自卑感。二是初中管理比小学严格,加之班主任管理方式有些生硬,让不喜欢受约束的儿子难以适应。三是对老师多次批评产生的恶劣情绪,没有及时得到疏导和发泄,使他故意与老师和与他持不同意见的同学作对,因此人际关系紧张,不被接纳的自卑感越来越强。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儿子被沉闷、空虚、孤独等负面情绪包围,很容易抑郁。

根据心理咨询师的指导,加上对儿子的了解,一套“拯救儿子”的方案在我和老公的再三讨论下酝酿成熟。我们准备分三步走,用爱心把抑郁的儿子重新带到阳光地带。

第一步,改变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沟通方式,走进他的内心。孩子得病,需要吃药的首先是家长。以前我们过度关注他的成绩,很少关心他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及情绪,沟通方式也不符合青春期孩子的特点。我报了心理咨询师学习班,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规律;参加亲子沟通讲座,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技巧。我告诉儿子,不论他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爸妈永远愿意替他分担,永远爱他。此后,儿子受了委屈愿意向我倾诉,我不再像以前那样还没听完就开始指责他,而是静静地听他说,然后帮他分析哪点做得不对,下步怎么改正。我还及时和班主任联系,让他改变对儿子的方式,尽量避免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儿子,多给他肯定和鼓励。渐渐地我发现,儿子吃饭香了,话也多了,学习也用功了。一次我发现儿子情绪不对,回到家不理我也不吃饭,躺在床上流泪。我婉言相劝,问明原因。原来这次数学测验他考了80分,可是当他拿着卷子和同桌分享进步的快乐时,同桌却说:“有啥可骄傲的?没看见我得了103分吗?咱班第一名还得满分呢,你这点分说不定还是抄的呢!”周围的同学跟着起哄,故意说他的成绩是抄的。儿子哭着说:“他们都不相信我,我不上学了!”我搂住儿子,轻轻地拍打着他的背,让他尽情地哭泣和倾诉。等他的情绪平静下来后,我真诚地告诉他:“不管别人信不信,妈妈相信这分数是你用努力换来的,相信你不会放弃学习,而是会继续努力,用更好的成绩证明你自己!”儿子紧紧地拥抱了我,郑重地点点头,打开作业本开始做题。有问题,不可怕,怕的是发现不了问题。我已经掌握了打开儿子心灵大门的钥匙,相信能够帮儿子渡过难关。

第二步,让儿子学会接纳自己。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我知道儿子当前的心理状况源于对自己的不接纳。他上小学时一直是别人羡慕和夸奖的对象,而到初中却成了被惩罚的对象,成绩的不断下滑更让他焦虑不安,他时常陷入怀疑自己、自卑、自悔、无奈等复杂的情感旋涡中不能自拔。我必须尽快让他学会接纳自己、相信自己、欣赏自己。春暖花开,我和老公趁周末带儿子郊游,让他感受万物复苏的蓬勃生机。整个行程,由儿子和老公打理,老公负责开车,儿子负责照相。去哪个景点、到哪儿吃饭,都由儿子决定。儿子拿着景区地图,指指画画,像个军事指挥家。儿子参加过小记者班,接受过新闻摄影培训,一路上他跑前跑后,照得非常认真。我们不时给儿子赞赏的语言和目光。这样的出游,不仅加深了亲子沟通,让儿子在大自然中陶冶了性情,在实践中找回了自信,更重要的是让他明白了:一个人的心态决定其命运,自我绝望、自我忧愁、自我放弃、自我悲观,比别人仇视、轻视自己的任何手段都更可怕,因此要学会自我接纳、自信自强,坦然面对各种打击和生活中的不如意。从此,儿子不再纠结于外因的干扰,学会了自我反省和自我修正。看到他写的作文《给自己一个拥抱》《幸福在于超越》,我知道儿子已经开始走出抑郁的沼泽,向阳光地带迈进了。

第三步,让他在提高学习成绩中增强自信。学习是学生的主业,学生的自信来源于成绩的提升。在当前应试教育环境中,如果成绩不好,势必会遭到老师的冷落和同学的孤立,甚至还会被贴上“坏学生”的标签,很难抬头做人。发现儿子抑郁之后,我不谈学习,因为那时他已经对学习有厌烦的情绪,说学习只能加重他的自卑和对生活的悲观失望。此时,儿子已经恢复了上进的强烈意愿,还必须配之以有效的学习方式,让他在短时间内成绩有较大提升。我给他请了家教,主要辅导英语和数学这两门他最差的学科,从梳理基础知识做起,进而让他整理典型命题,归纳知识结构,一步步走得扎扎实实。五月份中段考试时,儿子的数学成绩提高到95分,英语提高至101分。儿子向我展示战果时说:“我真的不是抄别人的!”我向他竖起大拇指,并给了他一个温暖的拥抱。我说:“你无需让别人承认,考上重点高中就是最好的证明!”儿子沉默一会儿说:“妈妈,感谢你的信任!我离考取重点高中还有很大差距,我会努力的!”听到这句话,我的泪水模糊了眼睛。这次好成绩给了他很大的鼓舞,老师说他上课注意力集中了,作业也完成得比以前好了。

让快乐天使在蓝天中翱翔

我知道,赶走抑郁、重树自信是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也是儿子长大、成熟的过程。为了巩固成果,我继续关注儿子细微的情绪变化,发现问题苗头及时和他沟通交流。有一次,我在给儿子整理房间时,发现他枕头下面有两本网络小说。我没有像以前那样斥责他,而是留下一个纸条说:“如果你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将这些书暂时收起来;如果你想用知识充实和愉悦自己的心灵,请你阅读以下书籍。”接着,我给他开了一串长长的书目,《读史悟人生》《文明的碎片》《自己就是一座宝藏》《为成功改变环境》等,有文史类的,有艺术类的,有励志类的。儿子非常喜欢读书,抑郁时他用玄幻、穿越类的小说填补空虚的心灵,如果现在让他继续读这些小说,他很可能又会沉迷其中,重蹈覆辙。我把有益的书放到儿子的书桌上,便于他学习疲劳时翻阅。这些书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他、激励着他,让他在增长智慧、获得知识的快乐中,对自身、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老公在陪伴儿子走出抑郁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把握着教育儿子的大方向,很少像我一样唠叨说教。他空闲时陪儿子一起打球、请儿子吃西餐,借机和他沟通。在儿子犯错时,他三言两语就点到儿子的死穴,让儿子无可辩驳。

有我贴心的关爱,有老公智慧的点拨,有书香的陪伴,儿子逐渐走出了抑郁的阴霾。在初三那年,儿子已经完全走出抑郁,以备战的状态投入学习。他说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转折,他必须放手一搏,用实力证明自己。

中考过后,我整理儿子的作文时,发现他写的《失落的骄傲》《坚持,为了信念》《带着快乐出发》《每天都是一首诗》《因为你,我会努力走下去》《挫折,也是一种美》,那些文字记录着儿子与抑郁做斗争的心路历程,同时,也让我确信,儿子真正走出了抑郁的阴影,重新恢复了自信和乐观。

高中竞争更加激烈。我们会继续给儿子强大的心理支持,相信儿子经历了挫折的磨炼,一定会振作奋飞的翅膀,依然像快乐天使一样在蓝天中自由翱翔。

上一篇: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策略的四个“优化” 下一篇:别用“生气”制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