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理教学中的思维能力

时间:2022-07-24 02:11:50

论地理教学中的思维能力

摘 要:地理思维是指人脑对地理事物和现象所进行的由表及里本质属性的概括。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地理教学过程中能力培养的核心任务。思维能力是所有智能的核心。在教学中通过利用典型的教学案例,从过程、方法、素材的积累等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地理应用能力。

关键词:地理思维;逆向思维;综合分析

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调整自身学习习惯,独立自主地学习地理,提高自己的地理应用能力,是学好地理的关键。在深刻理解人地关系、认识当前环境问题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教学改革地理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地理学科以其本身所具有的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基础性、实用性等特点,在能力培养过程中具备一定优势。地理知识涵盖内容广阔,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综合,在适应解决应用性和能力型的命题设计中,具有潜在功能;在分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发展的问题中,都离不开有关的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思维和地理方法。在教学中要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对生产、生活、社会、科技等方面的联系,这是当前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地理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早在70年代末已提出,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曾在1983年于洛阳召开过有关培养能力的学术年会,在促进地理教学功能的转变,从传授知识到知识、能力、思想教育三者并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991年《中国考试》第三期曾发表当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同志的一个批示:“高考应注意考查能力”,后来《中国考试》还出了增刊,谈各学科能力培养的有关问题。可惜在1993年后地理学科在高考中取消了,在学科内培养能力的问题受到一定影响,当然也有很多教师在探索教学改革中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今天地理学科在高考改革中恢复了应有的地位,有了发挥自己优势与潜能的机会,如何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以适应新的需要,就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了。

二、地理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现代地理教学与传统地理教学的重要差别之一,就在于现代地理教学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近几年高考文综卷主要注重对地理基础和主干知识的考察,尤其突出对地理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可见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然而在现实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欠缺,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呢?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做法:

(一)情景教学,设置疑问,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由于地理教学内容时空广远,各种尺度的地理空间内差异都很大,推理能力对地理学科十分重要,培养难度也较大,容易出现错误。这就要求教师善于结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提问要有层次、难易适度、有趣味性,要提示学生如何去想,指出解题思路。提问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把所学知识转化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中,进而引入问题,以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问题”本身所包含的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地理教学中用到的图像类型非常多,在各学科教学中是最突出的。地图是地理学科独特的图像,是学好地理的最有效办法。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懂得看图的方法,从地图上发掘并获得信息,从而去直接或间接地解决问题,还要教给学生把学到的地理知识转换成图形的技能,使学生养成图文互换的习惯。要形成熟练准确的图文转换技能。根据实际需要,宜图则图,宜文则文,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三)注重课堂讨论交流,培养地理判断性思维的能力

针对学习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可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可以邻座、分组、全班讨论,共同探讨,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在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时应注意,准确地选用地理概念,正确把握概念之间的关系,要辩证地看待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判断避免判断的绝对化,在地理教学中也可以用错误判断案例,来提高正确的判断能力,增强对判断失误的免疫力。

(四)组织校外活动,拓展活动空间,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空间能力的培养是地理教学过程中具有优势的智能培养任务,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多尽量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地理空间能力所依赖的不是空无一物的几何空间,而是大千世界多姿多彩的地理空间,充满各种地理事物和空间关系,是人类生活的环境。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应始终与周围空间相联系,使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大自然,把课本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在实践中的用处,从而增强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五)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怎样的正逆向思维?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依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从而揭示事物的不同特征。通过多向启发,使学生思路开阔,学会多层次多角度的思维方式,从而真正抓住问题的实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达到提升思维的目的。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河南省温县一中分校)

上一篇:提高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 下一篇:精心设问 激趣引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