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铁路企业财务工资管理工作的探究

时间:2022-07-24 01:52:43

做好铁路企业财务工资管理工作的探究

摘要:铁路企业工资管理工作在近年来铁路经济改革进程中越来越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工资成本在总支出中的比重不断攀升,做好铁路企业财务工资管理工作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对企业的安全稳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针对在铁路改革的关键时期,对如何做好企业财务工资管理工作做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铁路企业 财务工资管理

中图分类号:X731文献标识码: A

一、铁路企业工资的发展

随着经济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工资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和延展,它所承载的责任也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工资的概念由原来只是单纯的对职工劳动报酬的回报,到现在新的“薪酬准则”对工资的诠释: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随着铁路企业工资成本在总支出中的比重不断攀升,迫使铁路企业把工资管理放在成本管理的首位。

工资无论从发放方式、表现形式、内涵外延都在发生着实质上的改变。工资条内容由原来需手工抄写到80年代末简单计算打印,再历经二十多年的演变到现在由越来越完善的工资操作系统进行整齐美观的打印,它是工资发展的最好的见证。

工资的变迁,在为财务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非常大的挑战。大量的与个人有关的现金支出全部通过工资系统进行转账支付,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金支付风险、加强现金管理的同时也给工资人员带来繁重的工作量,在职工多、项目多的单位就更是如此。近年来随着铁路工资改革步伐越来越大新文件陆续出台,对工资规范管理不断加强,如何适应发展的需要给财务工资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大的课题。

二、企业工资具有的功能

工资的发展使工资的功能日臻完善,具体来说,工资具有以下功能:

(一)补偿功能

职工的工资水平决定着他们的生存、营养和文化教育的条件,是保证企业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基本因素。

(二)激励功能。

工资制度制定得公平与否,直接影响职工工积极性的调动。工资的激励功能的典型表现是奖金的运用,奖金是对工作表现好的职工的一种奖励,也是对有效超额劳动的报偿,对职工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三)企业文化展现功能。

工资的分配理念是企业文化的缩影,根植于不同企业文化的工资分配制度会呈现出企业的管理特色、文化氛围、价值取向。一个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环境也是工资制度的载体,它可以培养职工工对组织的归属感。影响员工归属感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员工的地位和作用的认可和重视,而企业给予员工的工资分配则是这一重要内容的体现。

(四)人力资源调节功能。

工资分配的调节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和劳动力素质结构的合理调整。不同分工的工作技能、工作风险、劳动强度、艰苦程度是大相径庭的,应配备与之相匹配的工资待遇从而吸引适宜的人力资源。

工资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功能,做好铁路企业财务工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紧迫。

三、做好铁路财务工资管理的前提

财务工资管理工作是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担负这项工作的会计人员来说要想胜任这项分工应具备下面的前提条件:

(一)会计专业知识的储备

会计法规、制度、准则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修订与完善的,学习新知识是长久的事,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有利于在工作中形成积极的、整体思维意识,减少盲从的、狭隘的受限思路。

(二)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准备

与工资紧密相关的知识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两者休戚与共,平时积累些这方面的东西,无论从实践上还是从书本里得到的都会对更好的作好工资管理工作有推进的作用,也使财务会计工资工作的全面性得到加强,从而对工资各单元有了更为理性的领会。

(三)税务知识的掌握

财务会计工作离不开税务知识的把握,在工资中对个税的理解的偏差会造成工作中的计算失误,从而造成个人或政府的损失,为此对税法的掌握是对工资会计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势所趋。

(四)信息系统知识的运用

现行铁路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是V5.0系统,并且其处于不断的升级过程中,这个系统应该说是比较先进的,容纳信息量大,功能也比较强大,如何运用好这项工资管理系统,需要耐心研究与揣摩。

(五)本行业、本企业的了解

对本部门的生产运营要具备基本的了解,唯有如此才能把会计工作做得更好,少出一些低级错误,还会起到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六)财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

作为一名合格的财务工资管理人员除了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与经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道德品质符合工作需要,否则再好的企业管理规章都会形同虚设;最完备的内控制度,也会在舞弊的行为下毫无效用。

在以上均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好工资管理信息系统这个平台,把工资数据维护好、运用好、分析好,尽可能发挥其在企业管理中的效用,对工资会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现在组成工资的每个单元都有着丰富的含义,其或是在以往工资项目汇总、撤并中形成的或是适应新形势需要应运而生的;其或属于工资总额中的项目,或属于工资扣款的项目,还有的属于工资外的返还项目等等。如何把握好这些项目,使工资系统真正能发挥效用最大化,对企业成本管理起到看似无用实则大用的功能,对财务工资人员来说是很大的考验。

四、对铁路现行工资管理系统功能的挖掘与运用

欲善其事,必利其器。只有把工资系统的各个功能运用娴熟,才能起到既提高工作效率,又提升工作质量的作用。

(一)系统的基本功能

V5.0工资管理系统是现行铁路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子系统,可以进行工资核算、工资发放、工资查询分析、工资打印、并可以与账务系统集成使用,将工资传递到账务中。工资系统主要分两大部分:基础设置和业务处理。基础设置主要包括工资分类项、工资类别、工资项目的设置和工资公式模板、工资编辑模板、工资凭证模板的定义。业务处理则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数据的编辑、导入导出、查询、分析、打印、月末结转等。

(二)基础设置的工作流程

首先是分类项的设置,其次是工资类别的设置,然后是工资项目的设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工资公式和其他类模板的定义。其中工资项目设置是尤为重要的,其设置应遵循以下规则:遵循路局每年的有关工资的文件中关于工资项目设置的统一规范要求;在整体要求的工资单元项下,根据单位自身所处的具体工作环境,设置科学合理能提高工作准确性和工作效率的工资项目;如有必要修正,做最少量的工资项目变动和调整,以保持项目的连续性;在项目的设置上还应综合考量效率提高与时间成本的关系。

例如:在存在大量人员轮班制的情况下,对夜班工资、加班工资可采取通过设置夜班天数与加班天数的办法通过公式进行计算。又如:企业现在都非常重视安全生产,“安全稳定”方面的奖项比例就会比较大,发放次数比较多,为方便核对,就可以设置安全1-安全n,来分别录入,作为“安全稳定”的包含项,方便单据核对与整理。

工资项目可以从以下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而加深日常工作中对工资项目的理解与运用:工资项目可按性质分为四类即枚举型、字符型、金额型、日期型;

可按结构分两类即复合型、单一型;可按状态分两类:静态型、动态型。如图1所示:

图1 工资项目示意图

工资类别名称 工资项目编码 工资项目名称 精度 数据类型

(性质) 分类项来源

职工 C101 部门 枚举型 WAbe740eee

C103 开户银行 枚举型 WA6036a272

C115 岗位分类 字符型

C37 部门代码 枚举型 WAbe740eee

C39 开户银行编码 枚举型 WA6036a272

ENABLEFLAG 启用标志 字符型

N117 安全1 2 金额型

N118 安全2 2 金额型

N119 安全3 2 金额型

N133 安全稳定 2 金额型

N206 养老 2 金额型

N149 岗位标准 2 金额型

N163 加班天数 2 金额型

其中:“岗位标准”为静态项目,“安全稳定”为复合项目,“养老”为单一项目,“加班天数”为动态项目等。根据项目的分类,就可对工资原始数据进行合理的加工和编辑。

(三)工资业务工作流程:根据设置好的模板对工资各项目数据进行导入或者录入,通过批量修改、工资数据稽核功能对数据进行编辑和校正,再通过公式计算将全部工资数据提交数据库后,可以进行工资查询分析、工资条打印及月末工资结转等。

工资数据编辑是这一过程中的重心,要善于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对每一细节的把握,尽可能的发掘系统的潜能,提高效率和准确性。由于工资内容庞杂,工资工作会涉及到单位内部、外部的多方提供数据源,同时工资工作还具有要求严、标准高、时效性的特点。在职工人数多的大中型企业,工资会计面对多如牛毛的数据,如果得不到其他方的配合,工作会很艰难,所以争取到对方给你的支持,使他们提供的纸质版、电子版的数据能够符合工资系统的要求也是很有必要的。

只有通过以上两个流程的工作,完整的工资数据库才能得以形成,大数据分析也才能得以进行。可以为各级决策者提供最基本的信息资源,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平台。

财务工资管理工作要想健康有序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监督体制,离不开一个公平合理的相对稳定的绩效评价办法,这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是必要的。工资奖惩可能会导致相反的结果:消极怠工与激发潜力。许多的事实让我们警醒,究其根源工资机制的制约不能不说是其中的因素之一。如何增加企业的凝聚力、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发挥员工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工作起来更安心、更投入、更机智,真正提高职工的素质是一个企业需要多方思考的。国家需要长治久安,企业也是如此,“不患寡而患不均”更多的强调的是分配中的均等的机会、公平的理念,果真如此每个人自然心定神闲,麻烦自然也会退避开三舍了,日常工资管理中遇到的那些让管理者纠结的问题也会化解了。可见财务工资管理工作单单依靠会计人员的技能与经验做好的只是必须的,而只有做到前面所述才能真正使做好工资成为必然!

参考文献:

[1]童真.铁路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年第4期.

[2]丁向阳,《中国企业的薪酬问题和薪酬设计》,《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年第3期.

[3]陈卓.《企业人才激励与薪酬管理》,《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4]《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财会[2014]8号.

上一篇:综掘巷道长压短抽式通风除尘效果数值模拟 下一篇:安徽阜阳某中学食堂设计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