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女作家罗洪:长寿得益于心境平静

时间:2022-07-24 11:23:28

百岁女作家罗洪:长寿得益于心境平静

罗洪是成名于上世纪30年代的著名作家。1910年11月,她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县一个普通职员的家庭。父亲是一所工业专科学校的化学教员,家境虽然拮据,但特别喜欢买书和订阅期刊,这一切,对原本就爱好文艺的罗洪都有着一定的影响。1929年,罗洪从苏州女子中学毕业后,就开始在《真美善》杂志发表散文和短篇小说,此后就一直笔耕不辍。1996年,罗洪在走廊摔了一跤,医生诊断为右肩胛骨开裂,右手吊了几个月。骨头愈合后,手臂和手背肌肉肿成了两个硬块,写字也受到了影响,但她硬是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夹住笔,再让左手的两个指头顶住笔,然后站着写,她的《孤岛岁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适时,她已是87岁。如今,已百岁高龄的她,依然笔耕不止。去年6月,《上海文学》又刊发了她的新作《磨砺》。百岁作家坚持创作并推出新作,在中国的文坛可谓史无前例。

罗洪身材不高,头发有些花白,虽然年近百岁,但精神矍铄,行动自如。当有人问起她的长寿之道时,她说:我的长寿得益于心境平静,宠辱不惊。这句话对生活中的罗洪来说,并不是过谦之辞。她曾在《我的养生经》一文中写道:“现在养生这个话题,对中老年颇有吸引力。只是我谈不出。我觉得自己的处世很平淡,日常起居亦平常,更以平静的心态面对生活,以宽以待人的态度来与人交往。”晚年的罗洪过着平静而有序的生活。每天早晨,她5点起床,漱洗完毕后,就准时收听6时的早新闻。上午读报、看书。她订有《文汇报》、《参考消息》等5份报刊,书大多是现代小说。午饭后,躺在床上翻翻报纸,然后小睡几十分钟,一般不会超过一个小时。起床后就构思写作。她晚年的作品《孤岛岁月》、《罗洪散文》就是这样问世的。

罗洪认为:要长寿,就得多动脑子多运动。由于职业的习惯,平时坐着看书写作的时间较多,这当然是一种脑力活动。但她也认为生命在于运动,长寿在于多动。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脑子要多用,手脚要多动。她一生坚持劳逸结合,动静配合,看书写作后,必然下楼走动走动。散步是她常用的一种活动方式,平时格子爬多了,就到住宅周围走上一走,每次大约半个小时。她家住在二楼,上下楼梯都是自己“解决”。在八九十岁时,她还能从地处淮海中路的家里一直散步到徐家汇。

在饮食上,罗洪奉行的是以清淡为主,不宜过饱。她认为,吃东西宁可三分饥,不可十分饱。不能看到好的东西就馋心上来,吃个饱透,这是伤身之举,不是养生之道。平时,她的早餐以泡饭为主,半碗足矣,佐之酱菜,油氽花生。中饭则是二荤一素一汤,或者二素一汤,米饭半碗,晚餐也是如此。她没有挑食的习惯,排骨、红烧肉、五花肉都吃,但油腻不能太重。她说:“吃得清淡,活得自在。” 她有早晚喝酸奶的习惯,为了养胃,也是为了睡眠,却没有吃各种保健品的习惯。她平时常以枸杞泡茶饮用,这是因为她平时一直注意用眼卫生,不至于使眼睛过度疲劳,以致她到了老年依然可以不戴眼镜看书写作。这也算得上是老人健康的一个原因所在吧。

罗洪姓姚,原名自珍,罗洪只是她的笔名。其实,“罗洪”这个笔名并无多大含义。只是因为当时她喜欢看罗曼•罗兰的小说,就取了一个“罗”字,又因为当时桌上正放着一本画家洪荒的画册,就又取了一个“洪”字。她的丈夫朱雯是著名作家和翻译家,其书斋名为“陟岵草堂”,罗洪曾向笔者谈起这个斋名的典故。原来朱雯年轻时离家外出求学,1927年,他父亲不幸去世,隔了几年,母亲又离他而去,这对年轻的朱雯打击很大,为纪念双亲,他把书斋命名为“陟岵草堂”。“陟岵草堂”典出《诗经•魏风》中的篇名,蕴含思念父母之意。当年,朱雯写过不少读书札记,后结集为《陟岵草堂诗话》。与罗洪结婚以后,“陟岵草堂”就成了他们共同的斋名。罗洪就是在这里,将自己的爱和恨、歌颂和鞭挞写成了作品,为二十世纪中国的新文学,留下了自己那颗赤诚的心。

上一篇:古琴演奏家龚一:养生需平心静气 下一篇:雾霾污染,如何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