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的生命同样值得敬畏

时间:2022-07-24 10:27:15

摘要:《鸟奴》中的鹩哥夫妇是弱小但绝不向命运低头的抗争者形象。这一形象有独具一格的美学价值和震慑人心的艺术力量,而且还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从生命的本质意义角度来看,弱者的生命同样值得敬畏。人类同类中的弱势群体,就更需要社会的关爱。

关键词:动物小说 鸟奴 形象分析

短短的20多年,沈石溪的动物小说获得了几十项儿童文学奖和其他各种荣誉,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之王”。他以敏锐的感悟力,带着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灵气和厚重的生活积淀,借助艺术化了的动物形象,诗意盎然地展开了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的精神对话,给大自然动物王国中的芸芸众生赋予了社会学、美学的意义。沈石溪以极为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广袤的丛林里动物们的情爱和生存奋斗史,尽显了千姿百态的动物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社会的种种境遇,以一种立于苍穹之上的高度俯瞰的视角,思考生命、观照生命、体味生命的本质内涵。本文就以沈石溪的《鸟奴》为例,试图通过“鹩哥形象”的分析,来探讨沈石溪动物小说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

沈石溪总是选择那些勇猛、强悍、凶狠甚至残忍的狼、豹、熊、雕、野猪等动物作为刻画对象,通过这些充满野性的动物形象,展现了动物界的生存状态和新陈代谢,演绎着汰劣留良的自然法则。他众多的作品都着眼于对强者的颂扬,对力与勇的讴歌,弘扬自强不息的英雄主义精神。《狼王梦》中的主人公母狼紫岚为了实现自己要从子女中培养出一个家族狼王的梦想而呕心沥血、赴汤蹈火;《云豹布哈依》中的主人公布哈依为了救自己的妻子,冒着生命危险,把狂怒的象群引离自己的洞口;就连《疯羊血顶儿》的主人公血顶儿也具有非凡的性格,它勤练格斗,改变羊角形状,直面狼的威胁,用它那直直的羊角挑死了狼。沈石溪动物小说的这些主角都有一股硬汉精神,都有一种英雄本色。它们在残酷无情的命运面前,毫不畏惧,以英雄气概战胜了困境逆境,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然而,我们在《鸟奴》中看到,作家把关注的目光投在了一对弱小的鹩哥夫妇身上。鹩哥既没有豺狼虎豹的强壮身躯,也没有鹰雕的凶猛,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天生就是一个弱者。这对鹩哥夫妇的卵总是被蛇吃掉,为了躲避蛇的袭击,它们来到了蛇的天敌――两只蛇雕所居住的大青树上筑巢,主动要求给蛇雕当奴隶。鹩哥夫妇每天起早贪黑、毕恭毕敬、鞠躬尽瘁地照顾幼雕,清理雕巢。但是,四只小鹩哥却先后死于它们的主子的利爪之下。而这对鹩哥夫妇最终也被主子们冷酷无情地逐出了巢穴。

但这对鹩哥夫妇虽弱小却伟大!在它们弱小的身躯下隐藏着巨大的精神能量,带给人们强烈的心灵震撼,使人不由得产生一股敬畏之情。这种精神力量来源于它们对子女的强烈而深沉的爱。动物是奉生存为第一原则的,在鹩哥夫妇眼中,血脉相连的子女就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为了保住自己生命的延续,哪怕“卖身为奴”,也在所不惜。为了子女的安全成长,哪怕“累死累活”也愿意。正是心怀对子女的深深的爱,才会有失子的切肤之痛。在失子的悲痛打击下,雌鹩哥精神失常,不停地向空巢做喂食动作;不停地啄自己的伴侣,发泄自己的苦闷。正因为有爱,雄鹩哥才任由老伴发泄,直到被啄得“双翅耷拉,站立不稳,蹲了下来”;回过神来后,鹩哥夫妇相对饮泣,“交颈相拥,你一声我一声,发出如泣如诉的声音”。这一幕真是感动天地!自诩比动物高尚得多、伟大得多的人类的爱却在失落或变质,甚至卖婴、弃婴事件也屡见不鲜。鹩哥夫妇就像一面明镜,照出人性的沉沦,促使人类深深反省自己人性的泯灭。

另外,这种精神力量还来源于鹩哥夫妇的“抗争精神”。尽管弱小,但鹩哥夫妇绝不轻易向命运屈服,而是在为生存而竭尽全力地“抗争”着。鹩哥夫妇由于先天不足,无法保全卵躲过蛇的攻击而完成繁衍后代的使命,它们就调整“生存抗争”策略,转向借助它们天敌的天敌的力量,寻求延续生命的机会。即使美梦再次破裂了,但鹩哥夫妇依然没有被残酷的现实打倒,它们再次调整“生存抗争”策略,投靠更有力量的观察者……也许它们还得继续努力,直到探索出一条活路来。鹩哥夫妇虽然“屡战屡败”,但绝不言败,而是“屡败屡战”,这是多么令人敬畏的抗争者!

也许有人会骂鹩哥夫妇有一股奴性,但这恰恰是鹩哥夫妇智慧的表现。“适者生存”,强者们可以凭借尖牙利爪在与天敌的PK中赢得生存的机会,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中更好地生存下去。但弱者们由于生理上的先天不足,狼式的生存方式,直面天敌,然后一决高下的生存策略肯定是行不通的。鹩哥夫妇的爱子水晶球年轻气盛,忍受不了小蛇雕的欺辱,奋起反抗,虽英雄了一把,但最终也只落得个命丧雕爪的命运。这种结局再次证明了这种硬拼的抗争策略肯定不是弱者的理智选择,并且充满危险的大自然怎么能容许动物丢弃生存第一的要素,去进行这种慷慨却毫无意义的把戏呢?这种策略只能逞一时之勇,无疑等于自杀,会使物种走上灭绝的道路。种族延续才是森林第一法则,弱者只能用智慧来与强者周旋,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在强者的夹缝中寻找生存机会。这是弱者无奈的选择,哪怕“卖身为奴”,也是弱者务实选择,是无奈而最优的生存策略。这就是丛林中的残酷生存现实。鹩哥夫妇正是在运用它们的智慧,四处寻找能使生命得以延续的机会。

在这篇作品中,沈石溪依然采用动物而非人类视角来审视鹩哥的生存状况。写鹩哥夫妇的爱其实也是写生存竞争,因为激发爱的就是生存竞争。作为强者尚且需要“生死搏斗”去赢得生存机会,就更不用说作为弱者的鹩哥夫妇了,它们对生存竞争有更为深刻的体验,最能体会生存竞争的酷烈和频繁。作者通过鹩哥夫妇这一艺术形象,展现了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中弱者的生存竞争,与强者的生存竞争一起构成了动物世界完整的生存景观。

总之,鹩哥夫妇是弱小但绝不向命运低头的抗争者形象,鹩哥夫妇就像我们人类夫妇一样,竭尽全力地生活着、奋斗着,直到走完自己的一生。这一形象与沈石溪过去那种精明、勇猛、强悍、激昂的动物形象相比,有独具一格的美学价值和震慑人心的艺术力量。

作品中鹩哥夫妇的形象还有着极强的社会现实意义。这篇动物小说同作者的其他动物小说一样 ,融进了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单纯地以物写人,而是“从生命本质意义的角度加以诠释,考察生命的存在、发展,生命的现实、未来,个体生命的死亡和物种繁衍的使命”。从生命的本质意义角度来看,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敬畏,弱者也是活生生的生命,弱者的生命同样值得敬畏。这样,就更不用说人类同类中的弱势群体,他们还是活生生的高贵的人的生命,他们的生存现状就更应该受到人类社会关注。人类社会似乎充满着公平的竞争机会,但弱势群体由于先天不足或其他各种原因,致使生活举步维艰,如果人类社会也像动物世界那样,任由他们“自生自灭”,那人类高贵的地方在哪儿?与禽兽何异!

沈石溪在《鸟奴》中站在上帝的视角,怀着对动物的深深敬畏之情来描写动物,没有把鹩哥的生活世界跟人类社会进行简单的拟人对照,而是有意识地对鹩哥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活灵活现的描绘,通过述说它们的骨肉亲情、喜怒哀乐,展示了鹩哥这类弱小野生动物严峻艰辛的生活景观,渗透着作者对生命伟大而平凡的理性思考。作品写的是“生活本身”,作品本身并不直接训诲什么,而是让动物们置身不同的场景,上演一幕又一幕“生存抗争”,让读者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去感受。把作者对生活的入骨的认识和感受通过笔端汩汩地流淌出来,融动物性、社会性、人性于一体,富于思维性、艺术性、哲理性,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1.王金禾:《扼住生命的咽喉 做命运的主人》,《湖北社会科学》,2002(10)。

2.张玉玲:《敬畏生命――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研究综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2009(1)。

3.沈石溪:《鸟奴》,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年版。

4.徐萍:《略论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学术探索》,2003(12)。

5.施文青:《沈石溪动物小说的审美价值》,《语文学刊》,2001(6)。

6.马亮静:《论沈石溪动物小说中野性的呼唤》,《龙岩学院学报》,2005(4)。

7.马亮静:《试析沈石溪笔下狼形象的母爱》,《龙岩师专学报》,2005(2)。

8.马亮静:《照出人类的灵魂――沈石溪笔下狼形象的象征意蕴探析》,《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4)。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文学部)

编校:董方晓

上一篇:《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审美价值 下一篇:浅析电视文学的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