氤氲乡愁,弥漫课堂

时间:2022-07-24 07:09:45

氤氲乡愁,弥漫课堂

在浩如烟海的经典诗词中,乡愁诗总是那么引人注目,那浓浓的思乡之情萦绕在游子的心头,又借着他们的笔端穿越千年时光流淌到我们的心中。《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也是如此,王维的乡愁溢于笔端。故事是古诗的扩展和阐释,古诗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话对照,情景同现,能够深深打动我们的心。在教学中我以诗为核心,以情为主线,带领学生品味诗文,感悟诗境。

片段一:品字析文悟诗情

师:多么令人向往的重阳节呀,可是我们发现诗人却正思念家乡呢,他把这份思念就藏进了他写的这首诗里,那么你觉得他藏到哪些字里面去了?默读这首诗,用铅笔把你找到的字圈出来。

(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圈画后交流。)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我觉得藏到“思”字里去了。

(相机出示并学习这段话: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师:如果你就在这里过这个重阳节,心情怎样?

(学生纷纷表达自己快乐的心情并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可是,王维呢?

生: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师:从“更加”这个词你品出了什么?

生:我品出了王维原来就很思念亲人,现在比平时更思念。

师:是的,王维独自一人来到长安,人生地不熟,本来就很思念家乡和亲人。可能平时他将这份思念藏在了心底,到了节日触景生情,思念之情就无法抑制了。王维把这份思念写进诗句就是————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诗中的哪个字表达了这份更加的思念?

生:倍。

师:(点红“倍”和“思”)的确如此,其实除了“思”,“倍”字也表达了王维的这份思念。

【评析】《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神思,即心之思,在吟咏中放飞想象。“读读这段文字,你的眼前反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就是让学生将所读的文字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完成读书、内化、表达的过程。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他们看到了大街上的人们扶老携幼、登高远眺、兴高采烈、饮酒赏菊、品尝糕点的画面,在“采”字中看到人们的笑容,在“扶、携”中看到一家人的其乐融融,充分感受人们的兴奋、节日的美好。就在大家沉浸在这欢乐的气氛中时,教师话锋一转:“可是,王维呢?”由此让学生自然体会出节日越热闹王维越孤独,思念之情喷薄而出!“不是平时不思念,而是节日更思念。”那一个“倍”字也嵌入了学生心底。

师:你觉得诗人将他的思念还藏到哪个字里去了?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我觉得藏到“独”字里了。

师:是呀,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随即出示这句话)从这个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了,15岁比我大不了多少,还是个孩子呢。

生:我知道他来到长安已经两年了。

师:两年了,按理说应该已经适应这个地方的生活了,为什么他还是思念亲人呢?是不是给他的时间不够,如果给他四年、八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他是不是就不思念亲人了呢?

生:不,还是会思念!

师:说说你的感受。

生:这里不是他的家乡,生活的时间再长也不会变成他的家乡。

生:生活一辈子也不行,也是别人的家乡。

生:这里没有他的亲人,他在这里生活的时间越长,只会越思念自己的家乡。

生:他永远也不会忘了自己的家。

师:是的,同学们可能听过,一些生活在海外的老华侨,哪怕在外面生活了一辈子,哪怕离家千里万里他们也要回到自己的家,因为那儿才是他的根,因为中国人都希望自己能叶落归根。那对王维来说他的根在哪里?

生:在蒲州。

师:是呀!哪怕在长安住得再久,这里也只能是他的——

生:异乡。

师:他也只能是这里的——

生:异客。

师:除了“独”,现在你发现他还将这份思念藏到哪个字里去了?

生:异。

师:说得对,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将王维思念家乡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评析】叶落归根,这是中国人的思乡情结,是中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思乡情怀。看上去这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有点遥远,可事实证明他们是完全可以感悟到的。就从那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入手,“两年了,按理说应该已经适应这个地方的生活了,为什么他还是思念亲人呢?是不是给他的时间不够,如果给他四年、八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他就不思念亲人了呢?”“不,还是会思念!”学生脱口而出。在引导他们充分发表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观点之后,教师再进一步深化,以生活在海外的老华侨念念不忘始终惦记着自己的家乡为例,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魅力,“根”的魅力,从而理解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情怀,感受两个“异”字的妙处所在。

片段二:拓展吟诵感诗境

师:今天,我们通过推敲诗中的一些关键字眼感受到了诗人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其实,思乡是游子心中永远的歌。(教师出示并满怀激情地引读)就在王维写下这首诗的八年后,因为思乡,大诗人李白这样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四十一年后,因为思乡,大诗人杜甫这样写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三百多年后,因为思乡,王安石这样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一千多年后,因为思乡,台湾诗人余光中在1971年这样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继续动情地描述):现在你们还小,可多年以后,你们总要离开自己的父母,独自一人在外求学、工作,这时,你们孤单在外,每逢佳节就会想起亲人,还会想起唐代曾经有个跟你一样经历的人,他就是——

生(异口同声地高声答道):王维!

师:于是,你看着窗外人们在欢度节日,渐渐地,你一定会忍不住充满深情地吟诵一首诗,那就是——(生一起充满深情地在音乐声中吟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评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而乡愁是游子心中永远的歌。吟咏唐诗宋词之际,就会发现写乡愁的名诗不胜枚举,这种对故土的眷念之情贯穿着中国的诗坛。于是,我精心选择了一些思乡名句,以时间为线索出示,充满深情地带着学生引读,让学生在动情的吟诵中初步感受中国人的思乡情结,中国诗词中的思乡文化。这样的教学带来的好处是学生的视野不仅仅局限于我们的课堂,还可以把目光投向更远处!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上一篇:寻求多元教学策略,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下一篇:自制物理实验仪器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