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乡爱”进行下去

时间:2022-07-24 05:15:03

虽然被命名为“变奏曲”,但发展到第六部的“乡村爱情”系列呈现出来的东西依然和前几部大差不离。没有一以贯之的故事情节,也没有不断更新的人物列表,有的只是象牙村里几组固定人物的性格展现,再配合偶尔发生的几起“突发事件”,构成了一幅色彩艳丽又不易褪色的中国乡村画卷。

“乡爱”的成功似乎在彰显一个道理:对于肥皂剧而言,故事并不是重点,人物的塑造就能解决一切。洋洋洒洒上百集下来,我们在这部剧中记住了说话磕巴的刘能、好面子心眼多的谢广坤、没事老抽抽嘴的赵四、泼辣爽直的谢大脚,以及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农村青年王小蒙、谢永强……而当我们回忆起每一部具体的情节时,脑子里往往一片空白。这是一种完全松散的文艺表现,创作者用一种类似流水账的方式①来呈现生活百态,只要我们熟悉这些人物,在任何段落都能轻易进入剧情,跟随他们一起欢笑,并可以做到随时抽离,毫不沉溺。

从另一个方面讲,“乡爱”系列的的确确是一部正宗的电视剧,而非小品拼凑。虽说它没有相当明确的故事线索,但毕竟有一根长长的时间线贯穿其间。从2005年的第一部到今年的第六部,八年时间,六部作品②,编剧在小心编排剧情的同时,并没有轻易打乱时间先后顺序,每一部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前部的续集,其中的固定人物性格也会相应存在轻微的渐进成长,以吻合长期关注本系列剧的忠实粉丝收看心理。这是短平快的小品无法达到的。再者,在讲笑话和抖包袱的方式上,本剧也没有像小品那样包袱的密集度和刻意度,而多是以一种自然玩笑的语调来搞笑,恰当的散落在人物对话当中,就像东北人的幽默感都是与生俱来的一般。

因此,对于“乡爱”迷们来说,变不变化并不是最关心,大家在意的地方在于这帮演员是否能长此以往地聚在一起,拧成一股绳将“乡爱”进行下去。在这个问题上,赵本山本人的健康状况十分关键。只有他的存在,这帮徒子徒孙才能如此不计得失功利凑在一块每年整一部作品以飨观众。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本山大叔对本山传媒的精神意义甚至比乔布斯对苹果还要重要得多。随着年事渐高,大叔应该减少活动和应酬,哪怕把所有的小品和二人转技巧全部锁进抽屉,往镜头前一坐,动几下嘴皮子也是一种境界。在本季的“乡爱”中,王大拿终于摆脱了打酱油的处境,加大戏份,成为整季中的重要人物。

与春晚完全不同的是③,“乡爱”不需要革新,不需要提携新人,更不会成为文艺暴发户们的专属舞台。“乡爱”只需要守住这个团队,就守住了延续的可能,这样下去,即便拍出十部二十部也没什么让人吃惊的。到时候,刘能赵四们都老得掉牙,却在剧中见面时仍会相互挤兑,说些不痛不痒的笑话,我敢断言,那番场景一定看得资深“乡爱”迷们内心温暖、热泪盈眶。

注 解

①很多人可能觉得“流水账似的叙事手法”并不高级,事实上《红楼梦》就是这方面的代表,网上甚至还有网友将“乡爱”与《红》做过比较呢。

②六部作品分别为:《乡村爱情》、《乡村爱情2》、《乡村爱情故事》、《乡村爱情交响曲》、《乡村爱情小夜曲》、《乡村爱情变奏曲》,不知道下一部会不会叫协奏曲或者奏鸣曲?

③提“春晚”是希望赵本山永远别再上了,别问我为什么。

上一篇:李安:我在洛杉矶也有了一点人缘 下一篇:中国经纪之十宗“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