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县萍溪林场生物防火林带的功能及营建技术

时间:2022-07-24 05:05:05

仙居县萍溪林场生物防火林带的功能及营建技术

摘要 根据萍溪林场在生物防火方面所作的努力和探讨,阐述了生物防火林带的抗林火功能,从生土带防火线改建生物防火林带、新建和加宽生物防火林带等方面总结了生物防火林带的营建技术,同时对木荷防火林带的管理性间伐抚育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生物防火林带;功能;营建;萍溪林场;浙江仙居

中图分类号 S76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192-01

萍溪林场建于1957年,拥有林业用地面积0.36万hm2。建场初在主要山脊线开辟生土带防火线宽4~8 m。在当时森林植被几乎不存在,林场接管的均是荒山,生土带防火线对阻隔地表火入侵也具有一定的成效。到1980年左右大批杉木、柳杉、松木人工林相继成林,有的达到中、近成熟林,森林火灾发生的频度也大幅度增加,给林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生土带防火线无法阻隔林冠火、飞火的入侵。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的惨重教训引起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萍溪林场十分注重森林火灾的预防。1991年春开始营建生物防火带,已建成生物防火林带80 km,部分已达到阻隔地表火、林冠火、飞火的防火功能。现就生物防火技术作初步的小结,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供同行借鉴。

1 生物防火林带抗林火功能

生物防火林带平均高、郁闭度、宽度与抗林火功能关系较紧密,1997年4月上旬在田塘林区进行生物防火林带抗林火测试,林带宽12 m,林带木荷平均高6 m,郁闭度0.8,死可燃物厚0.4 m。4月6日晴,在相对湿度30%、西南风风速2.5 m/s、死可燃物含水量11%的条件下,自下方点火,火焰平均高2.5 m,林带1~2 m范围内木荷树冠被烧焦,部分小枝条起燃,林火未能烧穿林带,起到较好的阻隔林火作用。翌年春烧焦的木荷枝条恢复较好的生长势。

2 生物防火林带营建技术

2.1 生物防火林带配置与树种选择

(1)林带配置。根据萍溪林场地形地貌结合区块面积及相邻乡村林地实际情况进行林带设置,主林带宽20 m,布设于主山脉的山脊线及相邻村林地的交界处,以阻隔外来火源的蔓延入侵,保证萍溪林场森林的安全。副林带宽15 m,按内部区块火灾的发生频度进行林带配置,一般按200 ~400 hm2进行林带设置,副林带且必须与主林带相接形成生物防火网络结构。

(2)林带树种选择。根据乡土树种中的常绿阔叶树的抗燃时间测定,从中筛选出木荷、红花油茶、白花油茶、青冈、茶叶等几个品种。又按其育苗造林容易、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优等树种生物学特性进行筛选,萍溪林场以木荷为林带主要造林树种。在改建、新建生物防火林带时保留常绿阔叶树和常绿灌木树种,从而形成异龄复层林冠结构,达到增强阻隔林火的设计要求。

2.2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

(1)生土带改建生物防火林带。生土带防火线改建生物防火林带也是一种可行办法,因其地形地势特定的自然条件不可能在其他地方再新建生物防火林带,但由于以往每年的铲草维修水土流失严重,木荷林带生长缓慢,可通过施肥措施加快木荷的生长、缩短防火林带的建设期,同样能达到生物防火的作用。由生土带防火线改建而成的防火林带,由于生土带经约30年的全面铲草维修其水土流失严重,局部地段几乎成了不毛之地,该地段的木荷长势很差[1]。垂直的山脊地带木荷上部生长差,下部生长较好。与相邻乡村接界的横向走向的木荷林带长势较好,但也有上部差下部生长好的情况。局部地段木荷生长量与相近地段的杉木生长量几乎相当[2-3]。横向走向的山脊木荷林带生长也相差较大,立地条件好的地方木荷生长势较好。1992—1997年在大头坑、黄石背、田塘、里林、莲台山、上辽、乌梯林区的生土带防火线栽植以木荷为主的抗林火树种,改建长度为60 km。结合生土带防火线维修同时也给木荷幼树进行抚育,清除铲下的杂草,以生土带起到阻隔地表火的蔓延。

(2)茶叶林地的改建。茶叶具有较好的阻隔地表火蔓延功能,茶叶地边缘农事活动频繁,也是森林火灾的起源地。每年秋冬季节在茶叶地清理出1条宽10 m防火林带,即在10 m宽的范围内清除可燃物,就可达到阻隔地表火的蔓延入侵。

(3)新建、加宽生物防火林带。新建生物防火林带木荷生长势较好,局部地段木荷年生长量优于相同地段的杉木。但由于新建生物防火林带水土流失较少,木荷生长量较大。至今由于未能及时间伐抚育,局部地段出现了较严重的自然枯枝形成“蔴杆林”,对阻隔林火产生了负效应。一般来说,生物防火林带宽度要到20 m以上才能具有较好的阻隔林冠火、飞火的蔓延入侵,新建防火林带其宽度应达到20 m。新建、加宽防火林带时保留建设地阔叶乔木树种和常绿灌木树种,使之形成防火林带多树种、异龄复层式林冠结构,提高防火林带的稳定性和抗林火功能。1992—1993年在田塘、上辽林区新建生物防火林带8 km,宽12 m,栽植配置为1.5 m×2.0 m。栽植树种以木荷为主。栽植后前3年块状松土、全面松土抚育各1次。第1次在6月底进行块状松土除草抚育,第2次在10—11月进行全面松土除草抚育,同时清除可燃物。2006—2008年根据县林业局的安排在大头坑、石背、里林林区加宽生物防火林带20 km,由于原来的生物防火林带宽度只有8~12 m,难以满足抵御林冠火、飞火的入侵。在不足20 m宽的地方栽植木荷等树种。采用全面清理植被,保留常绿阔叶灌木树种和阔叶乔木树种。块状整地规格为60 cm×60 cm×20 cm,栽植配置为2.0 m×1.5 m。栽植后前3年每年块状松土除草抚育1次。

3 防火林带的管护性间伐抚育可行性建议

以木荷为主的生物防火林带实则上是一种带状常绿阔叶林,郁闭度超过0.9则产生自然稀疏现象,也就是“蔴杆林”的出现。此时应进行间伐抚育,伐除细弱木、劣等木和过密处的部分中等木,使林带保留木具有较好的生长空间,形成良好的树冠,保持适当的郁闭度,使之达到阻隔林火的最佳状态。木荷生物防火林带最佳的郁闭度应保持在0.80~0.85 [4]。

4 参考文献

[1] 吴道圣,王于荣,杨含呈,等.生土带防火线改建生物防火林带初报[J].浙江林业科技,1997,17(4):57-60.

[2] 吴道圣,王于荣,杨含呈,等.生物防火工程阶段调查报告[J].浙江林业科技,1997,17(2):41-44.

[3] 陈志红,陈必和.森林火灾的危害及防火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1):236.

[4] 潘世钏.福安市乡办林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规划[J].现代农业科技,2012(12):165.

上一篇:昆山湿地公园景观提升中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下一篇:岐山县安乐镇平原绿化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