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县安乐镇平原绿化工作经验

时间:2022-07-07 03:44:16

岐山县安乐镇平原绿化工作经验

摘要 介绍了岐山县安乐镇平原绿化工作的经验,以期为促进平原绿化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平原绿化;经验;陕西岐山;安乐镇

中图分类号 S7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196-01

1997年,陕西省岐山县安乐镇被当时的国家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部评为全国森林乡镇。笔者自1997年开始在该乡镇从事林业管护站工作,主管该乡镇的林业各项工作,通过对该乡镇的平原绿化工作长期的观察和思考,从中总结出了该乡镇在平原绿化工作方面的一些做法和经验。现总结如下,以更好地推动全国森林绿化工作。

1 提高植树经济效益

在安乐镇,群众都知道栽杨树比种庄稼经济效益高,栽树是一条很好的致富路。因此,不用各级政府的发动,群众很自觉地投入资金与劳力搞好平原绿化工作。因此,提高植树的经济效益非常重要。良好的经济效益既是群众造林的目的,也是群众造林绿化的动力[1]。

2 以适地适树为原则

群众有了造林的积极性,如何提高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就成了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在生产实践中,群众总结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即造林要适地适树,根据当地的土壤情况确定造林树种,以显著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充分发挥土壤的潜力[2]。另外,在所有适宜的树种中,速生丰产林是农民的首选,这是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方面来考虑的。

3 发挥农村致富能手的带动作用

部分农民带头植树,并产生一定的效益后,将会对当地的群众产生很大的示范带动作用[3],比各级政府的大力倡导更具有号召力。让一部分有头脑、有经验的农民带头做好植树造林工作,并给予林业技术支持,使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会大大提高群众造林的积极性,促进林业的大发展。总之,群众相信与自己各种情况相当的普通群众和眼前的现实,这是基层工作的一条经验。

4 实现平原绿化林木的私有化,提高全民造林意识

在安乐镇,各级政府部门率先推行了林木的私有化进程,这符合森林法中的谁栽谁有的政策,该政策对调动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谁能抢先栽植树木,谁就能得到林木的所有权。因此,农民争先恐后地进行植树造林。各级政府部门对农民栽植的树木从来不纳入集体权属中去,农民只要交一定的承包费就可以实现林木私有化,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都予以认可。这样农民通过植树造林取得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他人的认可,使其没有了后顾之忧,这也是提高群众植树造林积极性的一项有力的措施。

5 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对于安乐镇群众出现的植树造林的热情,各级政府都予以充分的肯定。近年来,结合国家的有关林业优惠政策,除对群众植树造林的收入予以保护外,还给予政策上的扶持[4]。首先,对能纳入退耕还林面积的造林地予以认可,还对有造林积极性的村组和造林户实行苗木无偿援助,这样更进一步地调动了群众的造林积极性。同时,政府还鼓励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的造林大户走出乡镇,到外地去承包造林。现在,已有几个造林大户通过外出承包地块造林,取到了非常好的效益,并且带动了一批群众向林业投资,拓宽了林业发展的融资渠道,这对发展岐山县的林业事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岐山县林业事业的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 与时俱进,满足群众美化环境的新要求

随着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群众除了通过植树致富外,还有了美化自己家园的新要求。对此,各级政府无偿提供绿化美化树种,实现速生丰产林与美化树种的合理搭配,使安乐镇植树向效益型、美化型发展。为安乐镇的广大群众营造出一个既有经济效益,又美似公园的生活生产环境,使其绿化结构更加科学合理,生活环境更加优美。

7 推广先进林业技术

在安乐镇,农民不但积极植树造林,还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林业技术。在有关林业技术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安乐镇成立了以林业技术为支撑的林业专业户,主要以培育优良树种和品种,以先进的林木培育技术为指导内容,从事以各种优良品种苗木的培育和集体承包苗木嫁接、苗木栽植和苗木管护为内容的各种技术服务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安乐镇的造林技术处于全县先进的行列,而且不断地促进该镇的林业质量迈上新台阶。

8 形成完整的林业产业链

安乐镇的林业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发展,主要是因为该地区形成了林业产业链,即以经济效益和群众的环境美化需求为出发点,形成了以林业先进技术为支撑,林木培育为载体的实体产业,林业木材市场、苗木市场、林业技术发展方向为向导的完整的体系,该体系是林业发展的根本。

9 参考文献

[1] 贺敬敏.北方平原地区高速公路绿化树木养护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07(13):56.

[2] 胡祥林,李安康,徐卫城,等.东阳市平原绿化现状及发展规划[J].绿色科技,2012(7):11-13.

[3] 喻光耀.对绍兴县平原绿化的一些思考[J].浙江林业,2012(2):39.

[4] 杨凡,戴寒英,刘足良,等.江南水乡平原绿化树种选择探讨[J].华东森林经理,2011(4):66-68.

上一篇:仙居县萍溪林场生物防火林带的功能及营建技术 下一篇:提高森林生产力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