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主题阅读中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2-07-24 02:42:35

例析主题阅读中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大量阅读对于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而主题阅读正是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生的行动研究。近年来,我校探索主题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建构“1+2”的主题阅读课程体系,打破传统,探索一种新型的、多元化的教与学的模式,努力打造四种课型,即精读、略读、美文阅读、经典诵读,旨在培养学生在立体多维的大语文生活中,沐浴母语文化的光辉,通过体验、理解、鉴赏,丰富积累,拓展实践,扩大视野,从而夯实语言文化根基,使语文素养在量的累积中获得质的提升。笔者在略读课文教学观摩中,受益匪浅,感触颇多,试以课例的形式叙述略读课文的几种教学策略。

一、围绕要点,品味语言

【案例】苏教版国标本《月光启蒙》教学片段

师:仅仅是民间文学启蒙了“我”吗?

生:还有母亲的爱。

师: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母亲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母亲?

生: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师:音韵怎么会是芳香的呢?

生:是因为嗓音甜甜的,犹如花的“芳香”,使人迷醉。

生:还因为那一首首歌谣散发出的美好感受犹如“芳香”。

师:能否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得更透彻呢?出示: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生:因为“洗完澡”,母亲有干净的体香。

生:又因为“搂着我”,让我感受到母亲怀抱的温馨,犹如芳香。

师:从这两句话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母亲?

生:勤劳的母亲。

生:善于唱歌的母亲。

生:和蔼慈爱的母亲。

评析: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略读的略字,一半系就教师的指导而言,只需提纲挈领的指导,一半系就学生的功夫而言,还是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对于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要不断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在教学这一语段时,教师巧妙地抓住文章重点,紧扣“芳香”这一通感,让学生由嗅觉的体验转移至听觉的体验,感受歌谣的动听,自然流畅地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体验到那浓浓的母爱、质朴的启蒙,充分体现出了教学的智慧。

二、感知写法,迁移运用

【案例】苏教版国标版《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片段

师:围绕课文开篇第一句话,课文选择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叙述?自读课文,画出相关词句。

生:它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有著名的歌剧院、音乐厅。

师:如果课文仅仅就这几句话,你有什么想法?还能让你感受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吗?

生:不能,太不具体了。

师: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具体描写的呢?选择感兴趣的段落读一读,想想作者的表达顺序与方法,圈画出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词语。

生:我找的是文章第二自然段。例如“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大部分音乐生涯、许多优美的乐章”表明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发源地。

师:是的,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维也纳给予音乐家们创作的灵感与激情,他们创作出许多优美的乐章。

生:文章第三自然段讲了许多与音乐有关的装饰品。

师:围绕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这样的表达顺序能否调整、改变?

生:不能。从“到处……许多、多……就连、也……”等字眼中我们发现了语义的递进。

师:你真会用心读书。

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这种“抓住特点,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或角度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有重点描写”的方法,介绍我们的校园。你能用一个词语概括介绍校园的特点吗?

生:仁爱求真。

生:历史悠久。

生:生机勃勃。

……

师:那你能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或角度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有重点地描写吗?

生:……

评析:读为写服务,读能促进写,所以略读教学应挖掘其自身的语言特色、结构等特点,进行读写结合,为学生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师在执教本课时,围绕“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这句,让学生感悟作者不仅从多角度选择素材,而且组织材料时心思缜密,从城市的寻常建筑,到王室的花园,语义层层递进,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维也纳的一切都深深烙上音乐的印记。随后,教师迁移规律,顺应学生写作的心理,指导他们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从读到写,读写结合,分析校园的布局,可以抓重点建筑:育才楼—砺志楼—仁爱楼—求真楼;也可以按方位顺序:香樟大道—运动场—构骨操场。这样有针对性的练习可以有效地巩固并运用从文中习得的表达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三、搭建桥梁,延伸阅读

【案例】苏教版国标本《小露珠》教学片段

师:露珠是一种自然现象,你还知道哪些自然现象?

生:有风、雨。

生:雷、电

生:还有冰雹。

师:其实每一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独特的形成过程,有自己有趣的故事,你们想了解吗?

生:想!

师:好,请同学们把《美文阅读》资料翻开,读一读《雨》和《我是什么》这两篇文章,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评析: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搭建课内外阅读的桥梁。在教学中,为了教会学生读书,丰富和深化学习内容,教师要根据所教课文的特点,适当向课外延伸。教学《小露珠》一文时,教师以一篇带多篇,以读促读,增加对同类现象的了解,扩大知识量,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其实,拓展方式丰富多彩,只要我们依据文本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真挖掘文章的空白,开发学生的潜能,就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学语文、用语文的目的。拓展阅读的关键是学生兴趣的激发。如果学生连课文都不感兴趣,你还让他拓展阅读,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进行拓展阅读前要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产生课外阅读欲望。同时还要注意难易适度与跟踪反馈,从而真正达到“扎根课内,拓展课外,大量阅读”的目的。

四、理清文脉,重视复述

【案例】苏教版国标本《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片段

师:爸爸是在什么情况下怎么说这句话的?汤姆听了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前后横线上各加上一句话。出示:____,

爸爸________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生:汤姆钓到了一条大鲈鱼,爸爸斩钉截铁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汤姆很不情愿地放了鱼。

师:真聪明,这么快就理清了文章的思路,那么课文又是怎么具体来讲的呢?

(生饶有兴趣地读课文。)

师:课文用了一串四字词语来写钓到大鲈鱼,来读读这些词好吗?出示四字词语。

生:套上鱼钩 甩起鱼竿 抛向远处 划破水面 沉入水中 泛起涟漪 恢复平静 觉察动静 一阵惊喜 小心翼翼

师:抓住关键词就可以很好地复述钓鱼过程了,谁来试试?

生:汤姆套上鱼钩,甩起鱼竿,抛向远处。鱼钩划破水面,沉入水中。水面泛起涟漪,湖面渐渐恢复了平静。突然,汤姆觉察到水下有动静,一阵惊喜,小心翼翼地把鱼竿拖出水面。

师:不错,讲得流畅。谁能讲得再生动些?听众注意:你最喜欢谁的复述?为什么?你觉得自己还有哪些不足?

生:汤姆把鱼饵套上鱼钩,然后甩起鱼竿,把钓线抛向远处。(做动作)鱼钩划破水面,沉入水中,湖面泛起一圈圈银色的涟漪。湖面渐渐恢复了平静。突然,汤姆觉察到水下有动静。汤姆一阵惊喜,一定有大家伙上钩了!他小心翼翼地把鱼竿拖出水面。

……

评析:关于复述课文,《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阅读目标明确指出:“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作为一节略读课,教师以指导学生复述的方式理清课文脉络,复述钓鱼过程是学生借助书本内容进行的说话训练。学生在表达时注重语调、表情,适当运用一些动作,使内容的复述更有感染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发挥引领作用,指导学生在聆听中关注复述者的每一个细节,以评促述,提高质量。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安排复述环节,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巩固和积累,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系统、连贯的言语能力。

上一篇:如何让美术新课程能够体现课程的“新” 下一篇:“练”出阅读教学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