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围城的你,其实也很阳光

时间:2022-07-24 02:38:30

走出围城的你,其实也很阳光

摘 要: 本文是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真实事件,讲述如何引导一位有自我封闭症和孤独忧郁症的学生走出自我封闭的围城,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关键词: 围城; 阳光; 对症下药; 走出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0-0094-01

在作者的教学实践中有这样一个素质教育个案:

一、个案现象

W,男,今年19岁,复读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常常远离集体,形单影孤。开学已半,该生虽已经选择了复读,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但还没有走出高考挫败的阴影,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突然间逃学,达一天一夜未归,我及时与家长联系。也没有任何消息。返校后,我找其谈心,问其原因,可他拒绝回答,不愿跟老师沟通。由于他是复读生,对于他以前的情况,其他学生也不知详情,与同学相处半个月了,他不知道班长是谁,除了同桌外,其余同学都不认识,班上大多数学生也忽略了他。高考的沉重打击和固步自封的内向性格,严重的影响和制约着该生的学习和生活。作为一个班主任,我心急如焚,想该生既然选择了复读,说明他还是想通过一年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可他这样下去,如何面对明年的高考,我决心用爱心打开他封闭的内心,让他走出自我封闭的围城,感受班集体的温暖。

二、诊断结果

根据W的表现,初步诊断为:自我封闭症,孤独郁闷症。这些特征在W身上反映明显,由于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往,也拒绝别人关心;因为自我封闭,因而孤独,;因为孤独,因而郁闷;因为郁闷,因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对生活失去信心。

三、原因分析

有了诊断结果,我着手从不同渠道,通过多方面了解。分析,发现导致W思想病症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家庭原因

W在家里独子,父亲常年在外工作,母亲性格暴躁,要求严厉,工作的繁忙和家务让母亲无暇关心儿子的成长。迫于母亲的严厉,儿子又拒绝跟母亲交流沟通,进入高中后,虽与母亲同处一室,可很少交流,因而本来就内向的他更加自封了。就整个家族而言,在兄弟姐妹中,W是最小的,W的母亲多么希望自己的儿子争光啊,可高考的失败让W无言以对。面对妈妈的唠叨和爸爸阴沉的脸,想想自己的处境,他本来单薄的身躯已无法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漫长的暑假中,在难以自拔的自我折磨中,他竟有了轻生的念头,(后来他告诉我的)无奈中,他走进了网吧,曾经为了高考,他决心远离的地方,如今却成了他自我解脱的场所,他让网络游戏麻痹自己的神经,让他忘记一切,让他也逃避了一切。开学后,他一天一夜的失踪,是他又一次的“出轨”。

(二)自身原因

性格内向的W,在小学时由于听话还常常受到老师表扬,进入中学后,表样称赞的几乎已不再光顾他了,学习任务的繁重,缺乏关爱的他成绩一直平平,中考也榜上无名,重新复读一年的他在当年的中考中,总分也只是四百分出头他无奈走进了一所民办高中,三年过去了也付出了很多,可一直很普通,成绩一般的他,又不善言谈,所以,在班上就很少被关注,自己也认为自己成了“多余”的人。

四、对症下药

该生开学初的那次逃课,我当时问及原因,他拒绝回答,可两天后,他突然主动地找到我,说他想给我说实话,我问为什么,他说,是前一天下午我对他们复读生的谈话打动了他,他决心相信我一次,看着他终于开口了,我以一个母亲般慈祥的眼光望着他,含笑问道:“你去哪儿?”他说:“在网吧呆了一天一夜。”那天,他说了很多,我知道,他是理转文的复习生,今年要背水一战,也了解了他的家庭,他的过去。

(一)与家长沟通

将孩子的情况和担忧,真实地告诉家长,让家长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和孩子沟通,如果一味的冷落了孩子,其后果极为严重,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孩子。在沉重的打击下,什么事也做得出来,要求母亲端正教育观,恳请父亲定期打电话和孩子交流,只要学校,家长共同努力,爱会温暖孩子那颗伤痕累累的心。

(二)保护自尊心

尊重人格,保护自尊心,是信任与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重要前提。在教育的过程中,我坚信“人是可以改变的”。对此我满怀期望,倾注爱心,耐心尊重他的人格,用平等关心的态度对待他,成绩差,不当众揭丑;速度慢,不厌恶歧视,偶犯错误,不粗暴训斥,在课堂上,多提问一次,在课外多关心一次,作业本上常常鼓励加油,用人格的力量去看待他的心灵,用爱心去融化他的“心理防线”让互相信任成为师生间情感交流的桥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他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关爱、尊重和期待,从而渐渐消除了自身的抵触情绪,愿意接受帮助和教育,进而引导他对自我问题的分析,建议其改进学习的方法、试图和周围其他同学共同学习,让他自己去尝试和感受进步带来的成就感,变消极状态为主动积极状态。

(三)树立自信心

树立自信心,是信任和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关键。为了及时了解掌握他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常常找他谈心。第一次月考后,虽然他的总分不高,在班上排名也靠后,但我发现他的政、历、地成绩居班级中流,我及时鼓励“你一年多没学习政史,可成绩并不差,看来你在文科方面有潜力,你决定理转文的想发是正确的,不要有太多的担心,老师相信你行!”经过他本人同意,我也在班会课上,就他的政、史成绩作了表扬,在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中,我让他读他写的作文,他那 含羞的脸通红通红的,不像男子汉,倒像个大姑娘。我及时向学生解释,他的文章其实很好只是朗读还不到位。他笑着摇了摇头,看得出这不是自卑,是满足。在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帮助下,在这点点滴滴的成绩中,他看到了希望,有了不断进步的信心,我又及时给他提出了新目标,激发他进步的内在潜力。

(四)感受班级温暖

本班成份比较复杂,有复习生,应届生,城市的孩子、农村的孩子。成绩也参差不齐。有来自市重点学校的,也有高考只有200多分的,刚开学,W面对这些学生,无所适从,压力很大,但这样一个复杂的集体经过两次主题班会后,同学们都已经彼此认识,互相了解,无论是复习生,还是应届生,集体观念都逐渐增强,在我的倡导下,也都愿意帮助和关心像W这样的学生,记得一位学生说过,被高考击垮的我们,其实都很脆弱,都需要帮助,帮别人其实是帮自己,送人玫瑰,手留余香。W在这样的集体中,逐渐打开了心扉,融入了集体,曾经孤单的他,现在也和同学一起学习、讨论,从前沉默寡言的他,现在也露出了笑脸,有了笑声。

五、教育效果

通过近一学期的具体工作,W各方面都有了较明显的转变。由于学习任务重,他家离学校远,我又动员他住校,多创造与同学接触的机会,学会自强自立,也减轻了他母亲的负担。他住校后严格守纪,再也没有去过网吧,与同宿舍同学相处融洽,周末回家和母亲也亲近了许多,他的妈妈很高兴。更重要的是,该生不再孤独,对学习和生活有了信心。期中考试,区一模考试,成绩稳步提高。现在W在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状态良好。通过对对这一个案例的赏识教育分析,我深深感到转化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苦的教育系统工程、但我相信:爱心,会开启心灵;耐心,会收获惊喜。既然我们投身教育,甘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要无怨无悔,终身奉献。

上一篇:浅谈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教育熏陶作用 下一篇:是欣赏而非嘲弄